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社会事件

司马昭与五等制

社会事件 发布日期: 2021-04-15 浏览:

司马昭与五等制

东汉末年战乱中,复古观念盛行,不仅恢复了农奴制,甚至要复古肉刑等制度,在这种风气中,中小地主阶级士族也打着复古的旗号,要求恢复五等制,施行帝王公侯伯子男七级世袭制度,改变东汉四级世袭制度,提高自身的地位。要求恢复五等制的领导人主要是出身士族中小地主阶级家庭的董昭和司马朗。中小地主阶级都希望世袭不仅只局限皇家和豪强贵族,能有所推广。

司马昭在执政时期成为施行五等制的主要领导者,东汉帝王公侯四级世袭强调宗法,皇族独占了前三席,异姓贵族仅能封侯,强化皇权专制。曹魏建立后主要沿袭异姓只能封侯的政策,曹操恢复了名号爵笼络中小贵族,但是依然限制异姓封公爵,维护封建皇权优势。

广大中小地主阶级自然不满足虚封,要求世袭实封,恢复五等制,这也成为要推翻曹魏政权的重要原因。五等制早期领导人司马朗甚至想在恢复井田制名义下,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他是中小贵族中的左派,政治主张比提升中小贵族地位更激进。

随着司马昭的执政,恢复五等制成为主流,但是也分裂为复古五等制和封建五等制两个派系,复古五等制希望保留农奴制屯田,恢复肉刑,夏侯玄派系等很多都支持复古肉刑,他们倡导的五等制代表豪强贵族立场,本质是落后反动制度。司马昭派系主张封建五等制的核心是废除屯田制,建立有利于中小地主的五等制。曹操时代的屯田制是战争条件下的奴役制度,百姓被强制限定在屯田营,缴纳一半的收获供豪强挥霍,还要负担兵役和杂役,没有人身自由,只差被买卖,就是农奴性质。

曹操为人俭朴,官员多数清廉,阶级矛盾还不激烈,但是到曹魏后期对屯田民的剥削加重,豪强贵族骄奢挥霍、奴役压迫,都使这种制度被人民痛恨,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司马昭在废除屯田的农奴制度,建立封建五等制过程中,也是同复古五等派经过斗争,最终在曹魏末期建立了封建五等制。在延续到清末长达一千多年的封建五等制中,司马昭让裴秀制定的五等制是最早的七级制,能保障中小地主的利益。

主要特点是废除了王爵千里、公爵数百里的旧五等制封地限制,改为郡县封地基础,公爵仅七十五里,侯爵七十里,伯子男依次分两级递减,这样既保障了中央政府的集权,也保障了中小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让大量中小地主阶级获得世袭贵族地位的七级制度从此一直延续到封建制度灭亡。

司马昭在执行封建五等制时还能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周朝五等爵一千八百人左右相比,司马昭限制五等爵人数仅六百人左右,加上公爵也仅有七十五里,比公爵数百里少很多,避免土地兼并,保障了平民的土地权利。司马昭建立的五等制是地主阶级民主运动,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维护了中小地主阶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