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社会事件

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前后

社会事件 发布日期: 2021-04-14 浏览:

在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各种专门领导机构中,中央专委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主任,由领导原子能事业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尖端科技和国防科技的中央级专门领导机构,具有极高的权威。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指出:“我国两弹一星能够在时间短、困难大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中央专委的统一领导起了决定性作用。”在发展中国尖端科技和国防科技的过程中,作为中央专委主任的周恩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少奇说:中央专委主任的重担,非周恩来莫属

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到来。这时,周恩来就敏锐地察觉到,“科学技术新发展中的最高峰是原子能的利用。原子能给人类提供了无比强大的动力源泉,给科学的各个部门开辟了革新的远大前途”,“我们必须要掌握原子能”。1954年10月,周恩来、毛泽东先后得知在广西富钟县发现了铀矿,分别召见负责这一工作的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刘杰,听取他的汇报,要求加强找矿工作。根据周恩来的建议,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专门听取李四光、钱三强、刘杰关于原子能的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导弹原子弹方面所主持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次会议。中国制造原子弹,就在这个时刻拍了板。这次会议作出了创建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从此进入“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周恩来在协助中共中央作出创建核工业的战略决策之后,立即开始繁重而又细致的组织和具体决策工作。1月31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在会上专就发展原子能一事发表长篇讲话,提出“我们必须要掌握原子能”。

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国务院第三办公室成立了原子能小组。1956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成立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作为国务院对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归口管理部门。1958年5月31日,周恩来又批示同意把核武器试验靶场、仓库由二机部负责设计,勘察施工由军队负责,建成后由军队管理。这样,就初步形成全国分工协作进行核工业建设的大好局面。后来,为了加强集中统一管理,经国务院同意,建工部的第三设计院和4个建筑安装公司、冶金部三司成建制划归二机部,原子能保卫保密和辐射防护医疗卫生也移交到二机部直接领导,从而加快了核工业建设的步伐。

1958年8月,二机部明确提出“军事利用为主,和平利用为辅”,“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得到周恩来和党中央的首肯。1960年8月,苏联撤退全部在华专家,停供所有设备材料。其中有专家甚至断言,过不了几年机器会成为破铜烂铁,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面对苏共中央的背信弃义,周恩来指示:不理他那一套,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1961年7月,针对二机部党组的请示,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决定,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随着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到1962年秋,在国民经济进入全面调整之际,成立更高一级的领导机构以加强原子能和尖端科技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9月,二机部党组向中共中央递交了《关于自力更生建设原子武器工业建设情况的报告》(即两年规划),详细汇报了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攻关的进展情况,以及请求中央解决的问题,提出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央常委会对此进行了讨论。总参谋长、国防工办主任罗瑞卿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原子弹研制的情况。会上罗瑞卿汇报说,原子弹技术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靠一个部门很难完成任务,需要全国各方面的配合,中央应有专门机构抓。刘少奇同意,并说:你们提出个方案和名单,报中央批准。

10月30日,罗瑞卿向党中央、毛泽东递交报告,明确提出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建议中央成立15人专门委员会,提出“最好是总理抓总”。11月2日,邓小平在报告上批示:“拟同意,送刘、周、朱、彭核阅。”11月3日,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毛泽东的批示是动员令,调动了全国各方面的力量支援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攻关试验。11月17日,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宣布,中央决定由15人组成中央专门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委员,全面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2月14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成立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

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前后

点击原文,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