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社会事件

河朔三镇的后果是什么 河朔三镇让子民承受了怎样的灾难

社会事件 发布日期: 2021-04-06 浏览:

河朔三镇的后果是什么 河朔三镇让子民承受了怎样的灾难

唐宪宗时期三镇曾短暂向中央表示归顺:田弘正反正,李师道被灭;王承宗死,弟王承元归顺中央。

但宪宗死后三镇又开始反叛,原因是中央接收河朔,长官多昏庸骄矜,长庆元年(821年)卢龙发生兵变,将士囚禁节度使张弘靖,尽杀其幕僚;长庆二年,魏博又复作乱,成德军将杀自魏博移镇成德的节度使田弘正,朝廷命裴度统兵讨伐,又命魏博节度使田布出兵助讨成德,魏博士兵要求田布实行“河朔故事”(恢复独立状态),最后田布自杀。

至此三镇出现的新的割据领袖:朱克融、王庭凑、史宪诚。而该三镇内部也反覆哗变,相继沦胥,如史宪诚兵变不久后即死于乱兵之手。至此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至唐朝灭亡,朝廷再无能力征服。

乱兵是唐朝藩镇割据一方的特色,所谓“长安天子,魏府牙军。”,张国刚在《唐代藩镇研究》一书中提到藩镇动乱的四个特点:封闭性、凌上性、反暴性、嗜利性。赵翼更表示:“秦汉六朝以来,有叛将无叛兵。

至唐中叶以后,则方镇兵变比比而是。”不过河朔三镇至唐代灭亡前夕,仍奉唐朝为正朔,成德镇节度使王元逵“岁时贡献如职”,唐文宗将绛王李悟之女寿安公主嫁给他,正如李德裕所言:“河朔兵力虽强,不能自立,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

文宗时,宰相牛僧孺曾说:“范阳自安、史以来,非国所有,刘总暂献其地,朝廷费钱八十万缗而无丝毫所获。今日志诚得之,犹前日载义得之也。因而抚之,使捍北狄,不必计其逆顺。”

意思是只要这些藩镇能捍御北边,他们对朝廷的逆顺,已不是重点之所在。故宋人尹源评说:“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