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社会事件

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社会事件 发布日期: 2021-04-05 浏览:

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一些词语的原本含义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干爹”一词,在传统上,干爹只是“义父”的俗称。非本生之父而拜认为父者名者,叫做干爹。而现在,原本单纯的拟制血亲关系现在却有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越发泛滥的“干爹文化”

从早年港澳娱乐圈的潜规则,到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干爹文化”迅速自娱乐界向社会蔓延,甚至很多女人为了需要,会不止一个干爹。而这种年轻女性攀干亲的风潮,自古就有。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古时候的宫廷,刚进宫的宫女除了靠漂亮之外,还要拼家世背景。如果只有漂亮娘家没有人,那一旦失宠,那下场会很惨。这时候,聪明的宫女就会认干爹,认有权势的人为干爹,上至大臣下至得宠太监,都可认作干爹。以拟制血亲的方式稳固双方的关系,拉来强势的“干爹”做后盾,在宫廷斗争中也就更有把握。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以一点个人尊严为代价就可以换得很多现实好处,认干爹也不是女性的专利。拜干爹是清代官场中拉拢关系、攀附权贵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拜干亲者当中,品行低下、长于钻营的所谓“十钻千拜之流”尤多。在古代官场,为了博取上位的机会,极尽厚黑之学使出浑身解数,认干爹反而成为一门本事,一般人能认到一个牛逼哄哄的“干爹”吗?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干爹文化”的早期记载

历史上有关干爹的最早记载,就是西周早年很有传奇色彩的周文王和他的义子,比如《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当然这些是无法考证的不靠谱说法。然而之后东周时期成书的《诗经》,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极为露骨地揭露了早期“干爹文化”的实质内涵。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诗经·小雅·小苑》有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并以此为典故,“螟蛉”在古代汉语里成为干儿子的代称,这也从反面说明,收养者正如同蜾蠃,并不纯粹出于慈悲心肠。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认干爹“的习俗并不完全是负面的,有很多无子女者出于养老方面的考虑,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也有很多为了现实利益之争而收干儿子或者认干爹,这种关系其中到底有多少真情,也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认个义子做打手

认干爹、收义子,其实并不完全是干儿子捡便宜,从功利的角度讲,更多的是一种互利互惠、各取所需的好买卖,干儿子因干爹而得势,干爹也有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好打手。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比如武圣关羽,在今天祭拜关羽的关帝庙中,为关羽塑造的金身背后一般都有两员大将,一个是贴身保镖周仓,一个是他最器重的儿子关平。这关平就是关羽收养的义子,其父子情谊至今被传为佳话。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收义子也是古代军队中常见的拉帮结派的手段。《隋唐演义》中描绘出的第八条好汉、忠心耿耿保大隋江山的靠山王杨林,历史上麾下义子何其多。他一旦看到哪个年轻将领武艺、智谋出众,是可造之材,就将他收为义子。连后来大唐功臣秦琼也做过他的十三太保。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把收义子的方法玩得登峰造极的就是引发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安禄山也是干儿子出身,他曾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自己发达了之后,建立了一支被称为“曳落河”的“义儿军”,高达八千人之众。干儿子数量多到性格严谨的司马光都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步。这种成建制的“干儿子”群体可谓是开历史之先河。

1234567891011下一页揭古代社会盛行的“干爹”文化

当然,在那些利益熏心之徒眼中,这点薄薄的道德谴责又算的了什么呢?当别人的干儿子,本身就和赘婿一样,在社会上没什么好名声,还在乎这些?于是坑“干爹”的事情,古今都不鲜见,指望道德来约束追名逐利之心,徒增笑尔。

123456789101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