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娱乐八卦

女人的战争普法栏目剧(《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娱乐八卦 发布日期: 2023-04-24 浏览: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最近迷雾剧场出了一部新剧——《回响》。


由冯小刚执导,改编自作家东西的同名小说。


讲述了女警冉咚咚在侦查一桩情感凶案“大坑案”的同时,陷入自身婚姻的迷局,在逆境中与谜案、伴侣、个人心理展开多重博弈的故事。


案件中名叫夏冰清的受害者的故事引人深思。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网剧《回响》剧照


夏冰清为了逃离窒息的家庭,一心急于北上工作,结果面试时被家大业大、有权有势的徐山川强奸。


事发后,她甚至与之周旋、取证、想要报警。但对方以金钱为由,替她父母清了债务,又以包养的名义掩盖强奸罪行。


女孩便陷入了深渊,成了小三,开始无休无止地对强奸犯逼婚,发展成既要钱又要爱的俗套故事。


很多人不理解夏冰清的行为。


她看清对方的渣男面目,本可以彻底离开,开始新生活,但她偏不;她非要嫁给徐山川,哪怕结婚后立马离婚也要嫁。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网剧《回响》剧照


冯小刚曾在一些相关的采访里形容夏冰清和徐山川的人物关系:


“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恨和报复,而是形成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式的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关系。”


因为受虐而爱上了罪犯,因为她只能用“爱”来让自己好过一些。原生家庭的痛苦,让她迫切想要抓取一个出口,徐山川恰好就是。


那么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呢?这种受虐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X酱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01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syndrome)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主要指犯罪受害人对犯罪人产生情感、同情或认同犯罪人的某些观点和想法,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反过来帮助犯罪人的一种情结。


要注意的是,德哥尔摩综合征并不是一个正式记录在DSM-5中的精神疾病的名字。


它是1973年被命名,源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镇发生的一起银行抢劫案。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电影《热天午后》剧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绑匪劫持人质与警察对峙多时,人质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两名有前科的罪犯在抢劫银行的过程中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长达130个小时,在这六天警匪双方的僵持后,营救出的4位职员却拒绝出庭指证。


他们甚至为绑匪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完全站在了警察的对立面。


他们声称绑匪在挟持期间没有伤害他们,反而很照顾他们,甚至其中一名女性受害者爱上了其中一位绑匪,并在他服刑期间与之订婚。


经历过这一桩难以费解的案件之后,心理学家确定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随将之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为“人质情结”。


犯罪学家汉斯·冯·亨蒂认为,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勾结是犯罪学的一个基本事实。此处‘勾结’并非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或故意犯罪和被害,而是指彼此存在着互动关系,互为诱因


而斯德哥尔摩模式是其中极其特别的一种。


这种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者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者,而加害者对被害者也可能抱有同样的喜爱而形成同盟。



02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如何产生的?


(1)人类本能的应激反应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关键词是受虐、人质情结以及不对等关系等。


有研究分析,这种不对等关系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本质关系,在人类本能的应激反应下产生。


人类自身的大脑结构促使遇到强烈威胁的紧急情况时,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下丘脑将发出应激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即防御和挣扎或逃跑的准备。


心理学家ShelleyTaylor指出男女性应激源的不同不会使女性体会到战斗或逃跑反应,她们更会产生照料和结盟反应,即首先以孩子的安全为首要,并和拥有相同目的的成员结盟。


这使得女性在受到威胁时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屈服,而男性在战斗或逃跑失败后同样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当受害人相信犯罪人时,就会觉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胁。


所以,在人类本能的反应下,不论男女都有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可能性。



(2)一种创伤产生的情感连接


和我们平常的认知可能不太一样,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一定只发生在劫持或绑架这类案件中,只要犯罪人对被害者实施一定程度的骚扰,都可能使被害者对犯罪人产生强烈的情感。


比如,假如有个人拿望远镜窥伺你的生活,被你发现了,你很生气。但对方解释“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太爱你了”,你可能会尝试慢慢理解对方,甚至对对方产生情感。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关键词是受虐、人质情结以及不对等关系等,可以被看作一种创伤产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链接


比如,夏冰清畸形的恋爱观,正是受到原生家庭创伤的影响。父母对女儿心安理得的索取和漠不关在心的态度是杀死夏冰清的第一把刀!夏冰清能成为徐山川的猎物,除了她的涉世未深之外,更与她迫切想获得父母认可有关。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03

迫害者和受害者的心理特征?


人类的本质是充满矛盾的集合体,不论是迫害者还是受害者,身上都聚集着人性的矛盾、挣扎和性格的冲突等等。


作为一种病态的依恋心理现象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心理学中最频繁地被运用在影视作品中的代表。


(1)“迫害者”:释放与克制


凡是有斯德哥尔摩情结的影视作品,“受害人”对“绑匪”而言,都是可以弥补以及救赎自己的。


比如电影《无名之辈》中的人物关系,不论是马嘉琪之于胡广生抑或是胡广生之于马嘉琪,他们都是彼此的绑架者与被害人。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电影《无名之辈》剧照


胡广生作为“绑架者”,对人质产生共情心理,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面对生活的绝望和无助,他想要通过治愈马嘉琪来治愈自己,让自己毫无希望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丝光亮。


一开始时,胡广生随时用“老子一枪崩了你”的话语吓唬马嘉琪,毫不顾忌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后续在对马嘉琪产生依恋心理后,立刻克制自己粗俗的行为,转变为淋过雨后要帮她吹头发、帮她自杀要为她戴上耳机的痴憨温暖的男人。


而马嘉祺作为“被绑”一方,她的刻薄不仅仅是对胡广生,更是对自己。从讽刺胡广生是个傻里傻气的“哈皮”,到后来对胡产生依恋心理,泪如雨下的释放着自己的情绪,坐着轮椅克制地对胡广生说“抱一下”。


两人都在情感上完成了释放和克制。



(2)“受害者”:反抗与屈服


受害者/被绑架者的处境相比绑架者更加复杂,这种绑架不单单指身体上,同样包括情感上。


一方面,受害者面临着受到强烈威胁的紧急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又与迫害者在情感上共通,面临着类似的绝望和难处而进行相互救赎。


比如夏冰清跟徐山川纠缠不清的时候,爱恨交加,恨他是个渣男,把自己拉入深渊,爱他是因为和他在一起,才能缓解自己的痛苦,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其间受害者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十分坎坷:


第一阶段表现为表面屈服实则伺机逃跑,

第二阶段表现为情感与心理道德的挣扎,

第三阶段表现为彻底臣服接受。


比如电影《色,戒》,王佳芝作为被绑架者的心理斗争十分明显。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电影《色,戒》剧照


最开始,她以贞操为代价接近易先生,在外界支配和自我丧失中愈走愈远,最初对易先生是假意顺从;接着她逐渐沦陷,有意识地想为自己寻找出路,在情感和任务之间挣扎;最后阶段的王佳芝彻底放弃,迷失在对易先生的依赖中,与同样被人操控的易先生产生共情,哪怕自己被杀,也要给易先生通风报信。


此时的王佳芝已经完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所有历程。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在投射关系上也从不仅仅局限于两性爱情之间,在亲子、职场等一切不对等关系之中都可能出现。


比如经典电影《完美的世界》,罪犯布奇越狱成功后,劫持了8岁的菲利普作为人质向边界逃窜。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电影《完美的世界》剧照


布奇在小菲利普身上寻找自己童年的影子,他对小菲利普代入父亲的角色,完全是为了弥补童年的自己。布奇在旅程中所有看似亦正亦邪的英雄行为,都源于他童年时期父亲家暴造成的影响,甚至包括他入狱都与他父亲的家暴倾向息息相关。


而小菲利普将布奇代入自己父亲的角色,源于单亲家庭出身的他对父亲的渴望,长时间只有妈妈陪伴的小菲利普在性格上有些女性向。


两人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下衍生出来的亲情依恋,追根溯源是两人都缺失父爱。


写在最后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帮助受害者认识自己,给与心理上的支持。


如果你已经发觉自己处在一段“斯德哥尔摩”式的关系里,不要害怕,要积极调整,寻找身边有力的支持。


无论如何,当自己身处险境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看清伪装~


References:

——————

[1]Zhao Chen alizarin, Liu Ziqi. Analyze the Stockholm syndrom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lm and the shaping of image [J]. Journal of audio-visual, 2019, 0 (11) : 82-83


作者:KK

排版:KK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解X心理】


《回响》夏冰清:被性侵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解X心理凡事都有解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