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敦煌莫高窟的考古研究价值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价值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20 浏览:

一、敦煌莫高窟北窟及其考古发掘概况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位于大泉沟西岸,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悬崖上。石窟依南北走向的崖体而建,东西向,石窟的崖面保存了一千七百多米。石窟分南北两区:以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号的第一窟为界,第一窟南面的石窟为南区,北面的石窟为北区。南部地区有1000多米长,有487个石窟。北区长700多米,有248个石窟。

莫高窟北区的石窟上下相邻,密度最高可达五六层。遗憾的是,千百年来,莫高窟北区不仅遭到洪水、河流冲刷、地震灾害等自然的破坏,还遭到外国探险家的肆意掠夺和中国人民的人为破坏。只是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方丈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后,1944年国家敦煌艺术研究院成立时,许多外国探险家和中国人在北区进行了发掘工作。其中包括:

1907年5月,斯坦因来到莫高窟,诱骗王道士购买了24箱藏经文献和5箱绘画、编织、刺绣品。此外,我还得到了一部用维吾尔语书写的佛经,上面刻有“郑铮十年(1350年)虎年六月四日”1。这部佛经的手稿现藏于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8212/109(Ch.xix.003)。经学者考证,确定该文书并非出自藏经洞,而是出自元代石窟或莫高窟北方石窟。

1908年2月,伯希和来到敦煌莫高窟。在对石窟进行编号、绘制石窟平面图、拍摄壁画和造像、抄录汉文和其他民族文字铭文的同时,骗取王道士信任,进入藏经洞,翻找藏在洞中的文献和艺术品,低价购买文献6000余件、绘画200余幅、木雕20余件和大量锦旗。此外,伯希和还对莫高窟北区的12个洞窟进行了编号和发掘。获得的大部分文物现在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书写总部和集美博物馆,少数文物流失到日本和美国。

1914年,俄国欧登堡也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在其发掘中,获得了130件回鹘木活字。虽然后人不知道这些木活字是出土于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但根据彭等人的推测,欧登堡的发掘应该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到目前为止,莫高窟出土的回鹘木活字只有北方地区有。

1920-1921年,数百具沙俄遗骨被放置在莫高窟长达半年。在此期间,这些士兵不仅对南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为破坏,还对北部地区的石窟进行了抢劫,并抢劫了埋在464号窟西北侧的含有元朝公主的随葬品。

1941年至1943年,著名画家张大千也对莫高窟北区进行了发掘,所获文物大多流失国外。其中一些现藏于日本天立大学附属田丽图书馆,一些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格赛德图书馆。

1944年,莫高窟成立国家敦煌艺术研究院后,阎石先生将分布在1700多米崖面上的石窟从南到北分为11段,每段从下到上依次从南到北编号。其中,9-11段

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更名为敦煌研究院。为了加强对北区洞窟的保护,464、465号洞窟安装了铝合金洞门,461、462、463、464、465号洞窟安装了报警系统。此外,在北部石窟前修建了长数百米、高1.5-1.8米、宽4米的防洪堤,并沿防洪堤内侧进行了绿化。2002-2003年,国家投入巨资将北区石窟前的大堤加高至2.30平方米。

1988年以前,人们不仅不知道莫高窟北区洞窟的性质、文物保存情况,甚至不知道洞窟的确切数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了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北区考古计划。1988年至1995年,以彭研究员为首的敦煌研究院考古队,在莫高窟北区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通过六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得知莫高窟北区现存洞窟248个,从而使莫高窟洞窟总数增加到735个。大量的考古遗物和新的洞窟形制进一步证明,北区是莫高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发掘大量文物的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回鹘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文字和实物资料。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回鹘文献及其学术价值。维吾尔语是源于粟特语的音素文字,主要流行于9-15世纪。因为这种文字已经被维吾尔人广泛使用,所以一般称为回鹘文字。事实上,回鹘语一直被包括维吾尔人在内的突厥民族和一些非突厥民族使用,是一种跨语言、超方言的文字。它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对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保持突厥语的一致性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周围的其他民族语言也有很大影响。历史上的“契丹小字”是从回鹘抄来的;元朝时,回鹘语被蒙古人采用,经过一些变化,形成了现代蒙古语。16世纪以后,满人接受了蒙古人的这封信,就成了满人。

据统计,在莫高窟北区,36个洞窟中的回鹘残片不少于676件;48个回鹘木活字;对着1块木骨许愿;五洞铭文。

现存的回鹘文献大多是零碎的,每一篇回鹘文献的发现和解读都会为学术界提供重要的价值。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回鹘文献,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自然的风风雨雨和人为的劫掠破坏,只有极少数幸免于难,但这些碎片仍然包含着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信息。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献的学术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语言价值。维吾尔文献记载的语言是维吾尔语。维吾尔语在突厥语族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继承了古代突厥语,开辟了察合台语(现代突厥语)和现代突厥语族。因此,古代突厥语和现代突厥语的许多现象在维吾尔语中都有保留和反映。通过回鹘文学,我们可以了解突厥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追溯突厥语的变化轨迹。对每一个维吾尔语片段的解读,都可能为维吾尔语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大多数维文文档都是从中文和其他语言翻译过来的。这些文献中有许多古代汉语借词,成为研究维吾尔语和汉语对偶的重要材料。

2.文献学的价值。维吾尔语是一种音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改革。早期的回鹘语和粟特语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缺少必要的元音,很多字母分不清。后来又加了一些点来区分不同的字母。此外,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同的字体,形成了独特的维吾尔书法艺术。维吾尔字体可分为印刷字体和手写字体两大类。版画包括木刻版画和活字版画。书法包括楷书、行书和草书。另外,笔迹按书写工具可分为软笔体和硬笔体。在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回鹘文献中,可以看到回鹘的各种字体。特别是464: 139-2残片上的镂空回鹘文字,为回鹘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a7d499681e52d329a1239b758e0d968f.jpg图1 464: 139-2莫高窟北区回鹘残片

历史上,回鹘文字对其他民族文字的创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回鹘文字的研究对相关文字也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文字的发展变化也有助于探索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文献学价值。

维吾尔文学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写汉字。这些汉字可以分为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先写汉字,再用维吾尔语翻译。另一方面,夹在中间的汉字与维吾尔语融为一体,根据维吾尔语发生各种语法变化,是维吾尔语翻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种情况是译者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对汉字进行补充和放大。第一种情况,读者不认识汉字也能看懂文献;第二种情况,如果读者看不懂这些汉字,无论如何也看不懂这些文献;在第三种情况下,剪辑写的汉字只是作为一个提醒。这说明不仅回鹘佛教受到中原佛教的强烈影响,而且作为文化交流重要媒介的回鹘语言也受到汉语文献的巨大影响。下图为B52号窟B窟回鹘文字《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第41叶残片,编号B52 (B): 17。呈扇形,黄色,纤维均匀交织,纸厚而硬。叶宽25.3厘米,高9厘米,面高7.3厘米。上下有一个单一的线框。双面书写,正面29行维文,一行中文(标明名称和页码),背面28行维文。双面回鹘文字中有大量的汉字,是从汉文翻译过来的,抄于元代。与国外同类经典的收藏相比,属于不同的版本5。

214e0334d1dbe1a5df3e02010ce7bf5d.jpg图2-1 B52 (b): 17(前)维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片段

d83128e9b57af72a71ad24967b0c3917.jpg图2-2 B52 (b): 17(回)维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片段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了48件回鹘木活字。这是一件值得学术界欢欣鼓舞的大事,因为目前发现的维吾尔活字大多存在于国外。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清朝(1041-1048)的毕升发明的。活字一开始有泥活字、木活字,后来有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毕升虽然用木活字印刷书籍,但是失败了。1298年,王镇尝试用木制活字印刷他的书《旌德县志》,成为正式使用木制活字印刷书籍的第一人。但是,关于回鹘活字是什么时候使用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是在蒙古元朝初年,也就是公元1300年左右。

至今未发现用木活字印刷的回鹘文献,仅在敦煌发现的回鹘木活字6就有千余种。这些回鹘木活字是用锯子把硬木锯成等高、宽但长短不一的方块,然后用刀在表面刻字而成。

维吾尔活字虽然受到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但与汉语并不完全相同。它充分考虑了维吾尔语作为黏着语的特点:汉字是方块字,其活字可以大小相同,一个活字就是一个汉字,但维吾尔语中的一个字(或词干)可以用不同的构词法或附加成分拼接。所以,活字有时候是一个字,有时候只是一个动词词干,有时候是一个字母,有时候是几个字母组成的音组。可见,活字在回鹘文字中的应用,也是回鹘人对活字印刷术的再创造、再发明,凝聚了回鹘人的智慧,是回鹘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因为这一进步为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印刷提供了有利条件。回鹘活字的再创造极大地促进了活字印刷术向西方的传播,在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19f493a1d4455c96401c1302ce7e7ec.jpg图3维吾尔木型

a786c23423578e4aeef55a1394c50593.jpg图4维吾尔木活字印章

3.宗教的价值。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回鹘文献多为佛教文献。它不仅为回鹘大藏经的复原提供了新的回鹘佛教经典,而且使全面了解回鹘佛教成为可能。回鹘佛教文献是研究回鹘佛教的重要资料。不同语言结合的回鹘佛教文献或铭文也反映了当时回鹘佛教徒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0763673fbb3ebe5e093b8333a853741d.jpg图5b138: 10婆罗洲字母和维吾尔语片段

376883f2973e47afb5251e5b4cfbb209.jpg图6第464窟北壁四件作品铭文

c6bcc260cfabc5735aed7da6d293ceaf.jpg图7-1b172: 3(正面)西夏文字

94ffa8ed33e57aec24c7323509c14715.jpg图7-2 B172:3(回)维吾尔语

72d786a9f16794d60c580d3b8fb5674c.jpg图8 B53:14第一页叙利亚语和维吾尔语片段

4.历史地理学的价值。中国各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学术界用汉文文献研究各民族历史做出了很多贡献。但由于少数民族分布在广大偏远地区,许多民族文献保存了汉文典籍无法提供的人类历史第一手资料。有些民族文献可以弥补汉语文献的不足,有些文献可以与汉语文献相互印证。挖掘和整理民族文献中的史料,是正确认识中国民族史、边疆史、地方史和中外关系史,进一步提高中国历史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回鹘文献没有专门的历史典籍,但每一个片段都透露着历史的气息。据学者考证,464窟的下限时间为元代。洞内有壁画和佛坛,出土有回鹘文、西夏文、梵文、古藏文、回鹘文、蒙古文等文献残片。据相关资料显示,佩利奥特于1908年挖掘了该洞穴。他在《敦煌石窟笔记》也记录了这一点。出土文物包括968件回鹘活字、363件回鹘文献、200多件西夏文献,以及汉文、古藏文、回鹘蒙古文和梵文文献。此外,1921年前后,滞留在莫高窟的沙俄残余势力还对埋藏在464窟的元朝公主墓进行了盗掘,盗掘所得已荡然无存。现存的464: 121回鹘佛经是用泥金写的,用中文翻译《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外收藏的回鹘残片共有10件,分属《金刚经》,其中8件在柏林吐鲁番文献中心,7件由G. Hacai和P. Zimmer出版,1件在美国普林斯顿geist图书馆,8件由J. O. Britt出版,1件在吐鲁番博物馆,4件由Dorukun Kanbair和Si出版。464: 121的片段不同于以上版本,更重要的是用泥金书写,可见这份文献的捐赠者身份非同寻常。

e1698f565c4eb24cceb8fa66c2bc0cae.jpg图9: 464: 121件金妮回鹘

回鹘文献中还有许多地名,为这些地名的复原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文学的价值。回鹘佛教文献中有许多《颂》的译本。根据维吾尔诗歌的节奏,译者大多翻译

6.文献学的价值。这批回鹘文献,从版本上看,有雕版、手抄本等。从装帧形式来看,有梵夹式、纸装式、折经式、线装式等。有许多手稿有修改的痕迹;有些笔记本用多种颜色书写。

464: 171回鹘佛经线装本是一件难得的珍贵文物。

bae433f30f7da092548705bbf8c3a450.jpg图10 464: 171回鹘盖

7.考古价值。洞穴的断代往往要依靠洞穴中出土的文献和文物。毫无疑问,北方石窟出土的回鹘文献对这些石窟的断代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莫高窟的许多洞穴是由维吾尔人挖掘的。回鹘文献的出现也对这些洞窟起到了一定的评判作用。如464窟前室、中室、后室有大量回鹘铭文,已出土25件残片。这些都表明洞穴的下限时间应该在元代,有可能洞穴的最后主人是一个回鹘人。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被誉为“人类文化的运河”和“亚欧大动脉”。这是一条中西文化交流之路。它处于国际商道的重要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敦煌则成为繁忙的丝绸之路贸易的补给站和中转站。

丝绸之路曾经连接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四个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在这条古道上传播;敦煌正是由此融合了四大古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季羡林老师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教,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11肯定了敦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敦煌学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样,敦煌少数民族文献,包括回鹘文献,在敦煌学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维吾尔文学的学术价值不可估量,而且是多学科、全方位的。

三。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献研究自敦煌莫高窟北区古发掘以来,学术界对石窟及出土文献和文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与维吾尔文学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

彭,王建军,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1-3卷),文物出版社,2000-2004;《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所见多种民族文字文献和回鹘文木活字综述》,《敦煌研究》 2000号。

亚森吾守尔《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部分回鹘文文献概述》,《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敦煌莫高窟北区新出土回鹘文木活字解读、翻译》,《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三卷)。

张铁山《叙利亚文文书中回鹘文部分的转写和翻译》,含《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文献译释研究(一)》,《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二卷);《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文献译释研究(二)》,《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三卷);《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研究》,《敦煌研究》 2001年第2号;《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中阿含经〉残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年第4号;《敦煌莫高窟北区B159窟出土回鹘文〈别译杂阿含经〉残卷研究》,《民族语文》 2001年第6号;《敦煌莫高窟北区B159窟出土回鹘文〈别译杂阿含经〉残卷研究(二)》,《民族语文》 2003年第1期;《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文献过眼记》,《敦煌研究》 2003年第1期;《〈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所收部分汉文佛经残叶出处考》,《敦煌研究》 2003号;《莫高窟北区B128窟出土回鹘文〈八十华严〉残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3年第4号;《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三件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民族语文》 2003年第6号;《莫高窟北区出土两件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敦煌学辑刊》 2003号;《莫高窟北区出土三件珍贵的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敦煌研究》 2004年第1期;《敦煌出土回鹘文〈大乘无量寿经〉残页研究》,《民族语文》 2005年5号;《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回鹘文〈增壹阿含经〉残卷研究》,《敦煌学辑刊》 2005年3号;《敦煌莫高窟北区B52窟出土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残叶研究》,《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 (4),民族出版社,2006;《莫高窟北区B128窟出土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残叶研究》,《民族语文》,2008年第1期。

Aidar mirka Ma Li 《敦煌莫高窟北区B157窟出土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残叶研究》,《京都大学言语学研究》第24卷,2005年,第1-13页;《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残叶研究》,《新疆大学学报》 06年3号;《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两件回鹘文佛教文献残片研究》,《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佛祖历代通载〉残叶再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8年第一期;《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两件回鹘文佛教文献残片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1期。

牛汝吉《莫高窟北区发现的叙利亚文景教—回鹘文佛教双语写本再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

奥特根《莫高窟北区出土B119:13号文书系回鹘文书》,《敦煌学辑刊》,第1号,2005年。

资料来源:文物考古研究所

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联系本号,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敦煌莫高窟考古研究价值,敦煌莫高窟的史料价值

如何解决敦煌考古编纂岗位“零报考”的困境?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的。

偏远的地理位置可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远离喧嚣也能让做研究的人平静下来。

招聘门槛高一点或许可以接受。门槛高自然意味着个人实力高,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是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可能接受不了。毕竟敦煌发现已经这么多年了,给科研人员提供相对较好的工作条件应该不难,也可能在户外的时候比较困难,应该可以接受。毕竟,自然环境的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较低的工资让人无法接受,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3354不能给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高水平科研人员高薪?不谈情怀,不谈奉献,不谈理想。不要让偏远、艰苦、低薪成为道德绑架的借口。任何在偏远艰苦环境工作的人都应该得到更多的报酬!更别说是高层人士了。

道德应该是互惠条件下检验一个人素质的标准。这就跟卫生一样,废品收购站永远比不上五星级酒店的大堂。

所以,要解决这个困境,很简单,提高工资,大幅提高工资,让这个工资对得起这个地理位置的偏远,工作环境的艰苦,招聘门槛的高。这样,就不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