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歪歪头条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动物植物

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动物植物 发布日期: 2023-03-20 浏览:

石龙是蜥脚类的泰坦龙恐龙,诞生于6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属于一种超级巨型恐龙。其体长一般可达18米,主要以植物为食。最大的区别是它有骨质鳞片和长长的头。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印度发掘的。

石龙的体型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虽然石龙在泰坦恐龙中并不是很大,但它18米的体长在目前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仍能排在至少70位,只比目前最大的恐龙之一潮汐龙小五分之一,体重也比同样体长的恐龙大,平均约14吨,因此在目前发现的所有恐龙中被认为是超巨型物种。

石龙的外观特征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石龙和很多龙类恐龙一样,身体非常细长,尤其是尾巴和脖子占了身体长度的一半以上,但躯干比较粗壮,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比如脖子比其他蜥脚类恐龙短,但也更垂直,前肢比后腿长,头部非常窄细长,这样就可以把重心转移到身后,从而支撑自己躺在更高的树上,吃更高的树叶。

石龙的生活习性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Ishrosaurus和大多数蜥脚类动物一样,长出了叶子状或勺状的牙齿,主要以植物为食,这一点其实可以从它的化石中看出。比如它从自己的粪便化石中提取了微量的真菌,而这种真菌是一种只在树木间传播的病原体,这足以说明它以树叶为食。

石龙化石的发现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最早的石龙化石是在亚洲的印度发现的,它被认为是蜥脚类动物中最晚出现的食草恐龙。它的化石非常特别,比如它尾骨前端的关节都是球形的突起和凹陷,而它的头骨非常像梁龙,更加细长,在它的化石上发现了一种甲壳,这种甲壳被认为是一种源自骨鳞的物质。

目前,巨型龙被认为是恐龙中无效的物种。自从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出土以来,一直无法确定它的种类。起初,它被认为是兽脚亚目的Abelilonidae恐龙,但在1995年,它被认为是蜥脚亚目恐龙。最终,由于化石太少,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骨头实际上可能是硅化的树木化石。

巨型龙的体型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根据Megasaurus最初出土的骨骼来看,它含有一根长2米的胫骨,可以推断它的重量可能达到了100多吨。然而,在2020年,著名的恐龙专家保罗发现这块胫骨化石更有可能是一块断裂的股骨化石,因此有理由推测巨型恐龙的重量可能在50-60吨左右,但其确切的大小数据尚未确定。

巨型龙的化石发现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第一批巨型恐龙化石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被发现。这些化石埋藏在迪鲁吉拉博利的东北部。当时根据挖掘出的地层推测,它可能诞生于马斯特拉基时期。这些化石包含一些肠骨、坐骨、股骨和桡骨,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尾椎骨。然而,有些人仍然认为这些化石很可能是假的或树木化石被弄错了。

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其实最开始是由著名的恐龙科学家共同研究的。1989年,它被归类为兽脚亚目下的食肉恐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它可能是阿伯克龙科的恐龙。然而,1995年,一位名叫萨凯查吉特的专家进行了另一项研究,最终认为其巨大的骨盆和四肢更有可能属于蜥脚类恐龙下的一种龙。

石龙-最后一种食草蜥脚类恐龙(18米长-短颈)

这种研究也让Megasaurus在2012年到2013年饱受争议。毕竟这些化石大部分都碎了,后来也有一部分失传了,而且前人记载的文献大多很少,只有一些非常粗糙的图纸,所以当时有人认为它的化石是硅化树化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巨蜥种属,大概率被称为无效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