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唐对动物考古研究范式的思考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20 浏览:

一.导言

为什么要讨论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范式?这是亚洲动物考古回顾与展望后提出的问题。[1]目的是在弄清我国动物考古研究现状的前提下,在现代动物考古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使我国的动物考古工作者能够在同一语境下与国际同行对话。此外,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范式也是本学科发展的需要。因为欧美动物考古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采用的是全新的研究范式,保证了国际动物考古研究处于较高的学术水平;作为环境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动物考古学的进步不仅有利于属于科技考古学的两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已经升格为一级学科的考古学科的整体科学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正确的、先进的研究范式将使我们从考古工作中经常获得的动物遗存中获得更多的启示,以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

第二,关于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范式和定义的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看“范式”这个词的含义。范型一词最早出现在15世纪的英语中,原意是“模型”或“规范”。“规范”的原文是paradigm,来源于希腊语,有“共同展示”的意思,从中衍生出模式、模型、范例的含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科学界用来指代一种理论框架。就“范式”这一主题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托马斯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给出的。“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1] 19。语法上表示形态变化的规律,如名词变化、动词人称变化等。在此基础上,库恩用这个词解释了科学理论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即某些重大科学成果在科学发展中形成了某种模式并由此形成了某种观点和方法的框架。他进一步强调了科学共同体及其行为准则“标准化”的重要性,这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学和文学批评致力于建立或突破所谓的“范式”,其他领域则用来指“对普通事物的看法”[2]。由于考古学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而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地层学和分类学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范式”这一概念时,更倾向于科学界的含义。当然,这里所说的理论框架包括方法论。那么,所谓“研究范式”是指学术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模式”或“规范”。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研究范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而变化。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顺应科学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科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再进一步,看“定义”的意义和作用。所谓“定义”,就是对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而简要的说明。[3]定义的准确和简洁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件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也是发展该理论的前提。一门学科的定义影响着研究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界定、问题解释的层次和深度、学术定位和学科的最终目标。

目前动物考古的定义有很多版本。经典的定义是美国学者Reitz、Wing和Robert的定义。1999年和2007年,Ritz和Wen分别给出了动物考古学的定义:“动物考古学是指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研究”[4]216,“动物考古学是指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研究”[5]。后者罗伯特的定义是“动物考古学是对动物群遗迹的研究”[6]。《牛津考古词典》给出的定义是:“动物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动物遗骸的发现和分析。其宗旨是探索动物在文化活动中的生理生态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对动物的认识。其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动物驯化、开发利用模式、屠宰方法和膳食贡献等。”[7]248-264从上述定义中,不难看出,里兹和文的定义强调了动物遗存的来源,即考古遗址,从而限制了动物遗存来源的范围;罗伯特的定义强调了动物群整体性的概念,更加科学;但是他们的定义太简单了。《牛津考古词典》的定义表达了动物考古学的学科归属和定位,明确了从文化和社会层面研究人与动物关系的目的,给出了中程理论框架下的主要研究课题。但定义不够简洁,研究主题有限。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重新定义动物考古学。

鉴于此,作者建议对动物考古学作如下定义:动物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动物遗存,反映它们的生活环境。在人类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旨在参与不同层面的考古课题解读。

三、研究范式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和实践

任何研究范式都要以理论为指导,既包括基础理论,也包括方法论。动物考古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分类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力学、昆虫学、统计学、生态系统理论等。而其方法论来源于各相关学科对应的研究方法。

生物分类学的理论基础对动物考古中正确获取信息至关重要。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瑞典博物学家、“分类学和植物学之父”卡尔林纳库斯(1707-1778)在其分类学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86)中提出了物种科学命名的二项式方法,成为沿用至今的物种命名标准。有性繁殖物种的定义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物种是可以交配,产生可繁殖后代,并与自然界中其他物种有生殖隔离的群体。上述关于物种定义的科学约定,要求动物考古学家在列举动物时,科学规范地给出国际通用的标准化拉丁学名。以狼和狗为例,它们在繁殖上并不是孤立的,属于同一物种,而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人工生态亚种。所以学名拉丁名应该是狼:犬狼疮;狗:家犬。同理,野猪和家猪的拉丁学名应该分别是Sus scrofa和Sus scrofa domesticus。这既尊重了野生物种和人工生态亚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又保证了学术命名的科学性、统一性、严谨性和严肃性。有学者用“野牛”一词指代野生牛,将属于一级分类学目的野牛bison与体型相对较大的原始牛bison primigenius混为一谈,表现出对待分类学术语非常严肃的态度。

属于形态学的比较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分类鉴定结果的正确性,进而决定后续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在分类鉴定中,既要注意同一骨骼、同一部位描述特征的异同,又要注意测量数据的比较。尽管如此,有一些形态上的“特征标准”来区分形态上相似的物种,也会导致鉴定的错误(山羊和绵羊臼齿的区别)[8],因为这样的所谓标准缺乏足够的比较标本、稳定的显性遗传特征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数据积累。尤其是在没有经过严格的比较解剖学训练的情况下,出现“指鹿为马”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更有甚者,一些学者简单地用角芯的厚度来推断野牛和家牛,而没有考虑遗传特征相对稳定的解剖部位的比较。同样的道理,在编写用于分类鉴定的比较图形工具书时,也不能仅仅建立在有限的标本馆藏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弥补和纠正上述不足:(1)积累大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各物种的比较标本;严格的比较解剖学训练;编制三维比较标本图谱和数据库;通过分子生物学和食性分析对鉴定结果进行了选择性的修正和补充。此外,掌握环境生物力学原理也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属与种形态特征相似但略有差异的内在原因,也便于区分野生物种与其已进入稳定成熟驯化状态的家养动物。例如,与绵羊相比,山羊四肢骨骼较粗的腱痕和较低的粗壮指数表明需要较高的腱附着强度;野猪和家猪在环状肌腱附着点的深度和转节程度上也表现出相似的差异。

动物地理学和动物生态学基础是通过动物考古研究获取古代生态环境信息的关键。但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可能处于不同的气候带,相应地会导致动物地理和动物生态区划的变化。这样,在外来物种的鉴定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动物群组合特征的地方性和时效性,只有那些与当时当地动物群组合特征明显不同的物种才能推断为外来物种(如内陆地区废墟中出现的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外来物种的鉴定涉及文化交流等重要的考古问题。

昆虫学作为动物考古的重要野外工作基础,涉及到动物遗骸埋藏沉积过程、保存条件、遭受破坏程度等信息的提取,从而为遗址属性、功能的判断和季节推断奠定基础。此外,对动物加工后废弃物堆积层、动物遗骸表面痕迹特征等特殊遗迹单元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有助于判断遗址的形成过程和废弃过程。对三种常见的动物遗体类型(屠宰或加工场地垃圾、居民生活垃圾和故意掩埋)的识别,应该放在研究人类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高度来认识。非人工改造痕迹(如双壳类贝壳附近钻孔、动物啃咬、啮齿类动物啃咬、消化、植物根部侵蚀等生物过程留下的痕迹,以及可能与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风化、水蚀等有关的痕迹。)在埋藏初期就开始出现,显微镜观察会有效识别。虽然无法直接比较古代和现代人类,但昆虫学的两种主要方法,即现实(生态)研究和民族考古学研究,通过实践环节将古代和现代涉及自然和人类行为的昆虫学过程联系起来。

《动物考古学研究》中提到的生态系统理论,并不是指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在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中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式。所谓动物考古学中的生态系统,是指“包括特定区域内所有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生物群落)的单元,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使能量导致明确的生物结构,这也造成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8]。动物考古学之所以借用发展心理学中的“生态系统”一词,是因为它强调将动物遗骸置于生态系统的框架中,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索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其与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这项系统研究涉及种群栖息地选择、食物选择、营养等级、满足能量和营养需要的膳食要求、动物集群、领地和等级顺序、种群增长和调整、年龄结构和生存曲线、生态系统结构、食物网、生产力、多度、多样性和平衡(均匀度)等。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还必须考虑样本量的大小、不同地点或区域的动物或植物群落的相似性以及其他影响因素。[9]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动物考古研究,尊重科学发展的系统化趋势。食物网络不是简单地从动物遗骸中获得物种鉴定清单、简单的百分比统计、骨制品的痕量分析数据、骨加工技术和粗略的环境推断结论等基本的定量分析数据,而是建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生物之间、生物与人类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动物考古学家的思想、态度、学术水平、实践方法都会深刻影响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狭隘片面的单因素思维模式,弄虚作假,不尊重事实,缺乏基本严格的比较解剖学训练,忽视理论研究,轻视田野考古发掘一线艰苦细致的第一手资料收集,自私或自私的信息欲望,急功近利的粗制滥造,宗派思想导致的行政干预,都会使研究成果偏离科学轨道。遗址的不同功能分区或单元与不同的考古问题有关,应区别对待,避免盲目的比较研究。为了提高所谓的效率而擅自使用大孔径筛子,会丢掉很多真实反映生态环境的小动物遗骸,也会导致商业模式判断的偏差或扭曲。出于个人爱好集中选取某种动物遗骸,故意缩小样本量,使取样不具有代表性,这背离了科学思想的指导。

统计学基础涉及到对以下统计学的理解和应用。NR(遗体数量)是指所有动物遗体的数量,其数值反映的是从现场获得的动物遗体的总数,不考虑是否能识别物种。在使用这个数据时,要考虑标本破碎、大小动物比例等诸多因素。碎片总数(TNF)是相对于完整骨骼而言的,这个数据与遗体总数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骨骼的破碎程度。NISP(已鉴定标本的数量)是指能够被鉴定的标本的数量。这个数据受保存状况、鉴定难度、鉴定技巧等多种因素影响。排除客观原因,更应重视主观因素,即建立在严格训练和经验积累基础上的鉴别技巧。由于鉴定技巧因人而异,不同研究者获得的可鉴定标本数量可能存在差异。虽然不可能消除这种差异,但通过研究者的苦心经营,会变小,更接近基于表观形态的鉴定标准(微观结构反映的物种差异另当别论)。值得注意的是,可辨认标本的数量在统计动物遗骸时,往往会夸大某些类别的实际比例,尤其是那些骨骼相对较硬、抗风化和破坏能力较强的物种。尽管如此,NISP统计是以定量方式表达物种相对多度的最简单方法之一,即一个物种的相对多度可以用整个场地可识别骨骼的百分比来描述。

1953年,北美人种学家T.E.White定义了MNI(或心智)的最小个体数原则。[10]84最小个体数是指人类或动物至少在骨骼组合中可能存在的个体数,用于确定一堆骨骼能代表多少人类或动物个体的估计。这一原则以最简洁的方式将每一个可能的人类或动物个体视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旨在计算至少在一个考古遗址中存在过的人类或动物个体的数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齐研究员在研究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最小个体数。[10]71-93岁对MNI的最小个体数有重大影响。因为年轻个体骨骼的骨化程度相对较低,老年个体的骨密度相对较低,在埋葬过程中因后期破坏而导致骨骼消失的几率比中青年个体大得多。因此,在计算最小个体数时,要特别注意在遵循匹配原则的前提下,年轻个体和年老个体的骨骼都表现出应有的MNI贡献。性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小个体数。由于雄性哺乳动物的骨骼比雌性哺乳动物的更坚固,更能抵抗埋葬过程的破坏,更容易保存下来,这无形中削弱了雌性动物最小数量的贡献率。因此,必须重视对女性个体骨骼的鉴定,避免因鉴定程度降低而出现最小个体数偏离实际情况的情况。不同种类哺乳动物的体型大小也影响骨骼的保存,进而影响最小个体数的准确性。一般来说,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相对较厚,在埋藏、啮齿类动物撕咬等因素后更容易受到腐蚀,无形中会提高其最小个体数的表现率。因此,应特别注意中小型哺乳动物相对坚实骨骼的鉴定和统计。小型哺乳动物需要更仔细的挖掘处理如筛选。因为小型哺乳动物骨骼的鉴定和最小个体数量的统计,对于重建古生态和了解古代人类伴侣动物的构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哺乳动物相比,鸟类的骨骼更致密,更耐腐蚀,更易被啮齿动物啃咬。问题是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在没有比较标本和必要的工具书作为参考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在属和种的水平上进行识别,从而降低了鸟类最小数量的贡献率,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环境重建的准确性和场地使用季节推断的合理性。鱼类特征骨的鉴定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估计水生生物资源的利用。

缩写MNE的解释应尊重Lyman的定义,即“所有已鉴定标本中完整基本骨骼的最小数量”[11]26。作为派生数据之一,它给出了屠宰单位,其计算应基于所有已鉴定的标本。尽量不要在没有明确定义的情况下使用派生数据。

“肉量贡献”在经济形态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种、年龄、性别、个体大小、获取动物的季节、计算方法等。都影响肉类贡献的估算结果。不同物种的体型可能差异很大,但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在不考虑内脏和皮肤的食用价值的情况下,体型相近的动物产肉量也比较接近。同一物种的不同年龄组,身体会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所以产肉量要按年龄段来算。某些哺乳动物的雌雄个体存在明显的生理差异,在确定性别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参考属和性别的信息来更准确地估计产肉量。在无法判断性别的情况下,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大小也是不同的。比较方便的估算方法是,先算出同种的平均体尺,再根据平均体重估算出产肉量。常用的计算肉量贡献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估计整个动物的肉量贡献,另一类是根据考古标本的重量来估计肉量的贡献。在第一类肉量贡献估计中,一种方法是根据比较样本直接估计考古标本单个个体可能获得的总肉量;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单个个体的测量尺寸来估算总体重,也叫“体型变异测量法”;第三种方法是估计单个动物的重量,然后根据MNI和该动物占该动物总重量的比例来估计其肉类贡献。第一种估计方法的前提是对样本体重数据、动物体重数据来源、MNI数据和骨骼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因此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并且可以根据样本大小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第二类肉质量贡献的估算是基于影响标本重量的多种因素,如地理范围、年龄、性别、季节、营养状况和埋藏后的变化(沥滤、矿化等。).鉴于此,建议不采用第二类肉类贡献估计方法。是否有可能创造出一种估算方法,通过骨体积来衡量肉质量的贡献,还有待今后的讨论。

百分比统计是动物考古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在统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时空尺度和样本量的大小,但目前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忽略了这些重要因素。在共时性原则的指导下,同一文化同一阶段的动物遗存在遗址中的分布对揭示同一人群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骨骼不同部位产肉量和不同部位骨骼出现频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获取能力和分布的均衡性差异,以及社会分化的方式和程度。因此,在同一场地,应按场地的单元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同一批人在不同季节或不同商业活动方式留下的多个营地出土的动物遗骸,需要以营地为单位进行统计和对比研究,推断资源获取和利用的季节差异、不同营地行为模式的差异等等。比如,对于同一时期同一考古文化出土的动物遗存,需要对遗址进行百分比统计,分析不同遗址动物资源的生产、分布和利用的异同,进而推断不同遗址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地位。此外,还要考虑不同考古文化或同一考古文化不同阶段的异同,进而了解人类在动物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背景、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历时性变化,即动态变化。虽然废墟中的动物遗骸是人类有选择地利用动物留下的,但这并不真实

生态位宽度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均衡性的确定,不仅有助于理解人们在利用动物中所反映的生存策略,而且对解释古代人类社会学问题也有意义。所以首先要区分这三个概念。所谓“多度”是指立地所用的物种数,反映生态位所涉及的动物物种数;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相对重要性(又称物种多样性),是衡量某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均衡度是指动物资源利用的均匀程度,在推断全面(广泛)生存策略或特殊(有限)生存策略时非常有用。计算多样性和平衡的基本数据是最小个体数(MNI)。所以也受样本大小的影响。[12]504-538

第四,研究对象和结果的全息性

动物考古学所研究的各个层面的问题都涉及到人类学和历史学。除了动物群所反映的基本认同和环境重建,它们还参与动物驯化、动物饲养、适应行为、文化进程、社会复杂性和文明起源。所以研究的对象,所谓的材料,要和讨论的问题联系起来。问题层次不同,材料利用的侧重点不同,提取的信息也不同。

在开展动物考古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似乎最简短的回答是“遗址发掘获得的动物遗骸”。问题是,动物遗骸获得的空间能否局限于废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虽然动物遗骸主要来自遗址,但以遗址资源域为背景的动物遗骸分布范围并不局限于遗址,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伴侣动物(如啮齿类动物)分布在遗址内及附近。因此,为了获得更全面的生态环境系统信息,有必要将获取动物遗骸的空间扩大到遗址范围之外,甚至扩大到遗址资源域内的自然地层中。其前提是对自然阶层和文化阶层的对应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即解决它们的同时性问题)。

就动物遗骸的分类而言,一般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但生化遗骸往往被忽略。在脊椎动物中,大部分保存完好,容易找到,但小型哺乳动物的遗骸往往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丢失或被忽略,没有经过筛选。两栖动物的遗骸经常被忽视。虽然无脊椎动物中的腹足类和Claudiobranchia(也称为双壳类)的遗迹经常在以捕鱼、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地点发现,但它们一般保存较差,尤其是在食品加工残留物形成的遗迹单元中,因此更容易被忽视。壳丘中节肢动物的遗骸特别难以保存和鉴定,需要仔细收集。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寄生虫卵等微小无脊椎动物遗骸的收集,通过特殊的方法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耐心。至于肉眼无法识别的生化遗迹,也要注意从容器等文物的缝隙或者里面的填充物中提取。在收集有形动物遗骸的过程中,除了手挑法,水洗法或干筛法更能有效防止小动物遗骸等信息源的丢失。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动物遗骸,我们都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收集。因为动物遗骸采集是否全面,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信息的全息性。

动物考古的信息源是否考虑其全息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通常动物考古只重视动物遗存的研究,而忽略了文化遗存关于动物资源获取和利用方式的分析和研究。例如,鱼钩、渔标、鱼陷阱、网、箭头、石球(用于制作复合工具——流星绳)、器皿、夹子、细石器(用于制作复合工具——骨柄石刃刀)等工具。动物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留下的残留物的积累往往被挖掘者忽视,而且缺乏详细的取样、记录和研究。日本学者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13]另一方面,是动物考古学家能否全程参与田野考古发掘的问题,这也涉及到研究成果的全息性。目前,国内普遍的做法是将动物遗骸按照遗骸的单元和层次进行收集,交给专门从事动物考古的专业人员进行动物考古研究。而专业的动物考古学家并不全程参与考古发掘,有的甚至没有去过或参观过考古遗址。这种摘桃子的工作方式,必然会导致大量第一手资料的丢失。因为动物遗体的收集需要考虑是否有完整的个体,或者是个体相互联系的部分。没有动物考古学家的参与,只考虑出土单位和地层的简单采集方法(当然这是最起码要做到的)会让那些特殊方式出土的动物遗骸失去很多与人和动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关的信息,比如肉类资源的压力、特殊动物的特殊待遇等。这里强调的是,动物遗存的收集是基于遗存单元与地层的关系,因为同一考古文化、同一时期、不同遗存单元的所有者,在社会地位、肉类资源的获取与分配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同一考古文化或不同考古文化的不同阶段的人,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强度也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根据遗迹单元与地层的关系收集动物遗迹,在揭示社会等级制度、认识人地关系的历时变化规律时,会减少一些信息的损失。从动物遗骸的获取方式来看,传统的方式是提取肉眼可见的遗骸,而忽略了小动物遗骸的发现和提取,这必然会损失很多只能通过筛选或水选才能获得的小动物遗骸。失去这些更能敏感反映生态位和环境变化信息的重要遗迹,可能会影响研究成果的全息性。更有甚者,从器皿中的残留物或其缝隙中,或从骨头中提取化学物质,需要实验室分析测试等特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饮食习惯信息。同理,古代DNA分析方法的应用对提高研究成果的全息性也有很大贡献,不容忽视(如东北一些遗址通过考古DNA分析了解到,在新石器与旧石器交替的界线后,原本认为已经消失的原始牛至少还保留在新石器时代,改变了对动物群组成特征的原有认识)。总之,基于问题与素材相结合的思想,对相关素材收集环节的范式转换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五、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的动物考古

虽然动物考古的时限是定义在自人类出现以来的整个考古研究的时限内,但根据考古的时间周期,又可分为史前动物考古和历史动物考古。究其原因,动物考古的两个阶段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要考虑到它们的特点,区别对待。中国历史时期的动物考古显示出自己的特点。例如,动物遗骸的性质是r

史前动物考古的主要特点是时间跨度大,主要依靠对古代动物遗存和相关文化遗存的研究,没有文字记载可供参考。主要涉及遗址的形成过程、墓葬的特点、痕迹科学的特点、陶塑所反映的家畜形态和艺术特征、家畜的驯化、农业的起源、人类的食谱、经营策略、经济形式、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及其变化、社会组织的变迁、年代学和隐藏的人类行为等。因此,过程考古学的研究范式大有用武之地。

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的动物考古,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获取基础信息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考古问题的改编和解释以及文献的可得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历史时期,动物考古会触及更高层次的考古问题,如宴席、社会复杂性、文明的进程、民族生产的机制等。从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强度、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可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和解读,应根据具体的调研材料选择相应的方法。对时间跨度很大的遗址进行动物考古研究。我们应该考虑时代的差异,选择实用的研究方法,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解释不同的考古学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的动物考古的考量,本质上遵循的是系统论的原则,即相对简单低级的人类生态系统要用相对低级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而有文字记载的更复杂的人类社会要用更高级的理论和更丰富的方法去研究。

第六,传统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范式

传统考古学研究范式的特点之一是考古学研究问题的碎片化。这种不成体系的概念和范式必然会影响到以这种范式为学术背景的动物考古学研究领域。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在重建动物遗骸等相关材料与人类行为的相关性方面缺乏努力,导致动物考古边缘化,甚至陶器本身的研究也难免陷入“以物议事”的泥潭。

(一)传统动物考古学的理论水平

传统的动物考古学对应的是古动物学,其理论水平大多处于生物学理论的初级水平(包括分类学、比较解剖学、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和昆虫学等。),而且最多涉及到骨加工技术分析的较低层次的技术适应行为判断,而且是在环境学、考古学文化史考古学、中程论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性的框架内。

(二)动物考古的传统方法

基于传统动物考古理论的动物考古方法主要有比较解剖学方法、系统分类法、动物地理学和动物生态学分析法、埋藏法、统计学方法以及与进化、生态学和古生物学有关的心理学方法。研究过程中的推理方法主要是归纳法。

(3)考古实践

动物考古学的实践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涉及的问题有关。传统动物考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1.日粮组成与动物对食物的利用

以动物资源为主的饮食构成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动物遗骸的正确识别和统计,这在传统动物考古中最为得心应手,但却忽略了植物饮食资源在整个饮食构成中所占比例的信息。虽然这不是动物考古的主要研究内容,但为了获得更全面的饮食结构信息,需要结合植物遗存和文化遗存对饮食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并不都是用来食用的,比如陪葬的啮齿类动物或墓葬中经过特殊处理的小型食肉动物。对于被食用的动物,它们的利用方式也是不同的。尤其是人类根据某些目的对某些动物的选择性利用,会体现在特定的年龄或性别上。有些动物在吃肉最有效率的年龄被宰杀和食用;一些服务动物会在更高的年龄被吃掉;祭祀、许愿、宴饮等活动中祭祀的动物,也有物种、性别、年龄等特殊选择,甚至在社会地位的对应关系上表现出差异。虽然传统的动物考古学已经部分涉及到这些问题的讨论,但还远远不够深入。[10]201-202

2.食用的动物,它们的消费和其他伴随的食物。

在传统的动物考古研究中,我们主要依靠有人工改造痕迹的动物遗骸来确定哪些动物被吃掉,计算出一个物种的最小个体数吃掉的动物量和平均个体产肉量。但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忽略地盘内那些产肉量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出现率,因为这与狩猎空间的远近和猎物运送到营地的难易程度有关,进一步与地盘资源域的范围有关。其他随行食物,如乳制品、血制品、皮冻、油梭(脂肪被挤出后的残渣)、酒(如奶酒)、鹿茸、鸡蛋等。很难被保存为可见的遗迹,这对更全面地了解食物成分同样重要,但这是传统动物考古研究中很少涉及的领域。因此,有必要对地层中可能含有此类遗骸的各种器物内容物或含有动物遗传信息的沉积物碎片进行取样,通过特殊的科技手段及时送检。

3.获得食物的人是谁,食物的可获得性是否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一般来说,传统的动物考古只关心古代人类吃哪些动物,很少探究谁得到了这种动物性食物。这类信息需要多种研究方法,如体质人类学、基因考古、饮食分析(动物与人类饮食分析相结合)。食物的可获得性是否与年龄和性别有关的问题,要在传统动物考古对动物遗骸性别和年龄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考古背景综合分析来回答。

4.古环境重建

传统动物考古在重建古环境方面优势明显。无论是大小型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组合,还是本地和外来物种的判断和筛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经过文化筛子筛选的动物遗存,可能会在无形中丢失一些古环境(尤其是生态位)的信息。结合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更好地弥补这一不足。

5.骨器的啃食、屠宰、骨痕和肉处理及加工技术分析。

虽然痕迹科学的研究不属于纯生物学范畴,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古代人类行为和伴生生物的信息。动物骨头上留下的啃咬痕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啃咬骨头的动物种类(如人类或其他动物、食肉动物或啮齿动物等。),这对旧石器时代遗址性质的研究将是有意义的。对屠宰痕迹的鉴定和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类屠宰、肢解动物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他们屠宰技术的成熟程度。人类行为的一些痕迹可能是遗传的。啮齿动物咬痕的比例有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减,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伴生啮齿动物活动频率与人类食物生产能力的相关性。对切、砸、劈、刮、烧烤等痕迹的观察和统计,也有利于揭示骨血处理的行为。骨器加工制造过程留下的痕迹,为分析骨器加工技术提供了重要线索。比如对取料方式和效率的分析,工具的加工工艺所体现的智慧水平等等,这些都是ne

总结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传统动物考古的研究范式停留在考古学发展的形成期和系统化发展期,其研究范式表现为:开始于遗址范围内的动物遗存搜集和研究,因此具有信息源不完备的特点,其研究具有概略的鉴定与统计特色,其推理过程主要依赖于归纳法,古环境重建及经济形态推测是主要成果。传统动物考古学与考古学开始形成期的对应理论,主要是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原理和方法论。而与系统化发展时期的对应理论,主要是中程理论、经济学、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论。

(五)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大多数传统动物考古研究成果,是以考古报告的附录或者在传统研究范式框架内的专题性文章形式表现的。这类成果往往独立于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之外,缺乏有关人与动物相关性的广泛深入的综合性研究,而且是以个案研究成果为主。这类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深受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成果表现体例的影响和制约。

七、现代动物考古研究范式

所谓传统和现代的动物考古学研究范式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我们这样的划分只是有意识地提请人们注意到,动物考古研究范式是有历时性变化特点的。因此,要顺应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采用适宜的研究范式来开展动物考古研究,以期推动该学科的健康发展。中国动物考古研究范式转化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进行可靠的推理。

(一)现代动物考古的理论层次

现代动物考古的理论指导已经不限于生物学、环境学和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层次了。其采用的是以系统观为背景的文化生态学和人类学理论。这样的理论层次使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和系统地综合利用多重信息源,摆脱分隔独立的子课题研究的束缚,以整体观和动态的视角看待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强调高层次理论指导的同时还要兼顾和借鉴传统动物考古理论研究的成果,使动物考古研究理论在继承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动物考古的方法论

现代动物考古的方法论主要隶属于当代文化人类学理论的范畴,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又分为古典进化论学派(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传播论学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历史特殊论学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学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功能主义学派(19、20世纪之交至20世纪中叶)、文化与人格学派(20世纪初至50年代末)、新进化论学派(20世纪中期至今)、结构主义人类学(20世纪60年代至今)、象征人类学(20世纪60年代至今)、解释人类学(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十大学派。文化人类学各学派的分野有三个时间节点,分别为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15]考古学从历史学取向到人类学取向的转变要滞后于人类学自身的发展,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而脱胎于生物学的动物考古学的人类学取向也同样滞后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因此,现代动物考古方法论则主要表现在文化人类学各学派分野的第三时间节点以后。对人类学方法论的借鉴,使得文化生态学方法、结构分析法、主位研究法、民族学方法、系统研究法等成为现代动物考古方法论的主流。

(三)考古实践(更高层次的探讨)

现代动物考古涉及的问题要比传统动物考古广泛和深入,包含不同层次问题的解释。

1.饮食与文化因素的关系是现代动物考古研究的实践内容,诸如技术和行为这样的文化因素是如何受到饮食的影响并相互关联的问题等。透过动物遗存以及获得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文化遗存的缀合分析,会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有所帮助。

2.动物作为食物以外的用途是现代动物考古当仁不让的研究课题。这类研究需要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取和分析样品,从而了解有关非肉眼所能辨识的被利用动物的分类归属、被利用部分的生物学属性及产品类型等信息。

3.古代人类栖息的古生态环境重建是传统动物考古研究的内容之一。但是,更准确和更全面地了解和重建古生态环境,则要依赖更多现代动物考古的研究实践。从另一方面讲,古环境重建还要考虑那些未经所谓文化筛筛过的小哺乳动物,甚至是无脊椎动物所能提供的环境信息。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植物考古和地学考古获得的有关古环境信息,进行综合性古环境分析。

4.遗址形成过程研究中,动物考古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在贝丘遗址和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遗址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堆积大量人类处理过的动物遗存。在研究这些遗存所代表的属种及其所反映的资源环境赋存空间时,其在遗址中的空间展布方式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遗址性质的判断和遗址形成过程的了解。因此,要求我们不能只关注属种的鉴定和古生态环境重建,还应当对那些虽然经过埋藏过程严重改造,几乎面目全非以至于难以辨认动物属种的动物遗存的堆积状况加以记录和分析,理清其层位关系。这将提取出大量有关遗址上古代人类取食行为的信息。

5.在技术适应、经济形态与生业模式的分析研究中,现代动物考古的贡献同样非常重要。在技术适应研究中,我们的视野要从动物遗存本身扩展到获得动物资源所借助的工具、设施等文化遗存,甚至可被用于悬崖陷阱的地貌单元的综合分析与研究。有关经济形态的研究中,有时会因为移动性较强的牛、羊所占比例较高并在忽视定居性文化遗存所占比例时,而过分强调移游牧经济的比重,从而混淆畜牧经济与游牧的概念,得到并不科学的有关经济形态的认识。生业模式研究是在经济形态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因为生业模式是各种经济形态的综合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地利用包括文化遗存在内的多重信息源,来分析和判断生业模式。

6.社会经济地理区划与考古学文化区划(多遗址、跨文化比较)是宏观考古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动物遗存对于多遗址、跨区域比较研究这类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多遗址、跨区域的大量动物遗存研究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区域性考古学研究。因为动物遗存对于古代经济形态的研究和生业模式的推断不可或缺,而比较全面的社会经济地理区划,甚至于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学文化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对动物遗存组合特征进行宏观视野的研究。

7.驯化动物的判断涉及到广义农业起源等重要的考古学问题。动物遗存的多重信息提取对于驯化动物的判断,符合现代动物考古研究的要求。因此,要综合考虑诸如形态、年龄结构、屠宰模式、性别比例、食谱、DNA、病理现象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推论。更进一步讲,以现代动物考古为基础的动物驯化状况研究,对于古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8.等级分化与社会复杂化这类较高层次考古学问题的探讨,同样离不开现代动物考古研究的贡献。在共时性原则指导下,以遗址考古遗迹单位为背景的动物遗存研究,有助于通过动物资源获取和再分配状况的分析,来了解社会等级分化的方式和程度;以同一考古学文化同期多个遗址的动物遗存进行综合性研究,会对不同遗址在更高级别的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判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9.文明的进程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属于更高层次的考古学问题。现代动物考古在解释文明进程及社会发展阶段划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从区域的视角分析和研究人类与动物的相关性,通过对动物资源利用水平的研究来梳理出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阶段前后,以及跨越社会发展大的阶段时呈现出的标志性阶段特征。最起码,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已经由简单的食与被食的关系,上升为在文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方面逐渐表现出的更为复杂的关系,甚至在社会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关系也会表现出质的飞跃。

10.图腾、禁忌、原始崇拜与美学意识的起源这类问题在人类学自身发展历程中属于较早触及的问题,但是从考古学角度来研究则滞后很多。尽管如此,这类问题却是现代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高层次问题。这些触及人类灵魂及社会群体认同的符号性论题,更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来识别个体发展需求的趋同和群体认知能力的符号化特征。资源利用的相依性、自然畏惧与崇拜、社会资源集中控制的精神需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美学需求等问题的探讨,都离不开动物考古从属种鉴定名录(如稀有物种、外来物种、牺牲物种、大量宴飨物种、野生或家养物种等),到生态环境、肉食资源贡献率、动物群年龄及性别结构等多重信息的综合分析。

(四)理想范式及推理过程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现代动物考古的研究范式已经发展到考古学发展的综合化成熟阶段,其研究范式主要表现为:研究空间不再局限于单一遗址内部,除了动物遗存之外,还参考多重相关考古学文化遗存信息,甚至是历史文献。因此,其信息源全息化特色更加浓重;基础鉴定所依据的方法得到现代高科技手段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和印证;研究手段除传统的统计分析外,还扩展到时空动态分析;既有遗址资源域个案的精细化研究,也有宏观多遗址、跨区域的系统分析;既考虑人类个体的生存与精神需求,又重视人类群体在掌控和利用动物资源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其推理方法除了继续利用归纳法外,还重视采用演绎法。饮食与文化因素的关系、动物资源的多重用途、精细化古环境重建、遗址形成过程、文化适应、社会经济地理区划与考古学文化区划、驯养动物多重判断指标、等级分化与社会复杂化、文明的进程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社会符号化标志与美学意识等多层次考古学问题的探讨,成为现代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现代动物考古学与考古学发展的综合化成熟阶段的理论相对应,主要依赖于文化生态学、人类学(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各学派)的方法,尤其离不开系统论指导下的多学科、跨时空、综合性研究方法。

(五)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现代意义上的动物考古研究成果表现形式已经多样化。按照现代考古学研究成果的表现体例,动物考古研究成果已经不再以考古报告的附录形式出现了,而是在整个报告中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特定的章节加以论述和展示;另一种形式是多在现代动物考古研究范式的指导下,以独立成篇的文章形式发表在各类考古学或者自然科学类杂志上的相关栏目中。这类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信息量相对加大,涉及的学科较多,综合性及系统性较强,给读者以更广阔的思想空间。

八、结语

动物考古发展到今天,已经为考古科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动物考古研究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发生了相应的阶段性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既不能全盘否定前辈的贡献和积累,也不能墨守陈规,而应当在继承的前提下发展和进步。今天被认为比较完美的研究范式,未来会被新的、更趋合理化的研究范式所取代,这也符合人类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规律。

动物考古的推理过程应当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有机结合。现代动物考古研究的问题也应当兼顾各个层次。但是始终要明确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辨不应当让位于唯心主义的臆想。系统论是目前开展动物考古研究的核心指导思想,未来如何发展有待探讨。

在“透物见人”的信息获取环节中,直观可见的材料与只有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能够提取的间接材料需要得到同样的重视。田野考古第一线与实验室深入研究不可偏废,研究视野要微观与宏观、史前时期与历史时期兼顾。在考虑到信息源全息性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

总之,研究范式只不过是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规范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活动,使之更符合时代的特点。通过资料的不断积累,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探索的深入,动物考古研究范式会更加完善,并在不断进步中推动考古学科的健康发展。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推荐阅读

老公在大陆的日子-【2024年5月更新】

​看着电视上半夜的HBO长片,突然,电话响了,竟然是小杨打来的。「啊,你怎么这么晚还打电话来。」「哦﹗菁菁,对不起,你还沒睡吧﹗」「有什么事﹖」「菁菁,明天你有时间吗﹖我想约你吃晚饭。」小杨的声音充满磁性,

2024-05-19

邻居师奶郭太-【2024年5月更新】

​我们的居住地点是某公共屋,郭太住在我家格离,大家有时间都会经常闲谈,因为她的丈夫是船员,大部份时间都是一个人,每次我到家,她的衣着都非常性感,因为我地已经好熟了,她虽然年近四十但身裁似乎保持得相当不错

2024-05-19

林中激情-【2024年5月更新】

​雾气弥漫的山林间,少了虫鸣鸟叫声,一片寂静──一名白衣俊雅的少年缓步走在山道上,怀中抱着一名稚嫩女婴,女婴正沉睡着,紧闭的眼角犹自泛着泪光,似是方才正大哭过,可现在却安详地躺在少年的怀抱中。少年低头瞧

2024-05-19

张飞玩貂蝉-【2024年5月更新】

​话说吕布投靠徐州刘备,在席间以兄长自居,又得了小沛作为安身之地,惹得张飞忿恨不平,常想除之而后快。? ? 某日,张飞喝得几杯黄汤下肚,酒气冲脑,提了蛇矛便望小沛城而行。守城将兵看是三爷,也不多问,张飞迳自向

2024-05-19

淫护士-【2024年5月更新】

​一次朋友们聚会,认识了一个小医院的护士,叫周琴。她个子不高,只有158,虽然长的不十分的漂亮,但很可爱,身材也很瘦小,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也正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我追求她使她成了我的女朋友,渐渐发现她有护士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