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苏老师 考古学家 把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 苏 张中培的弟弟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8 浏览:

苏(1909-1997)是中国考古学的一座丰碑,其学术贡献和地位早已确定。他是中国“永恒的导师”、“当代考古思想家”、“考古大师”。今年(2019年)是苏共诞辰111周年。我们重读《苏秉琦文集》,重温苏的人生道路和学术追求,收获颇多,既消解了种种迷思,又明确了学科的未来走向。

947cefbbe755d4e5bae2c01d8fbf40a2.jpg苏老师

一、“教育救国,推动历史救国”:苏的童心。

苏一生事业的源泉是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这是我们阅读苏作品时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终其一生,考古从来不是避风港,也不是“为饭饭写书”的工具,而是苏士人报国的热情和童心。苏出生在河北莱文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和哥哥拥有一家家庭织布厂。由于经营有方,七七事变前,他的全部资产达到20多万银元,居莱文布业之首。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聪明博学,他的未来早已被父亲和哥哥安排好了,那就是“振兴家业,实业救国。”事实上,苏原本就是这样规划他的人生的。1928年,他从保定第六省立中学毕业后,来到北平,报名参加北平工学院入学考试,并被录取。正是在这一时期,经过与老乡、朋友的接触,特别是目睹北平工学院设备陈旧,苏“深感国家形势严峻,青年责任重大,国家不能保家”,于是毅然“决定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以教育和历史来唤醒民众救国”。他甚至设想“将来当一名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年轻人讲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史和屈辱的近代史”。志在必得的苏“转身以热烈的爱国气氛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报考了北平师范学院历史系文科预科”,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苏的自作主张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尤其是他的大哥和二哥。多亏了母亲的爱和三个心胸开阔的哥哥的决心,他才得以如愿上了北师大。

f74b44ca1363e384f385719efc9f0ab5.jpg1935-1936苏发现于陕西宝鸡斗鸡台发掘现场。

在师范大学的六年,对苏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众多老师朋友的教育和感染下,他的爱国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后来,他多次感叹“这六年太重要了”,认为这是他一生思想观念的定型期。几十年后,许多师范大学的学生仍然记得苏在学习期间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1934年8月,他毕业于苏大学。他原本的计划是在北平或者回老家当一名历史老师,“让国民了解国史,懂得自救。”然而,时任师范大学校长的懂得如何做一个好人,推荐他到北京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以许为首的考古组工作。当年秋,他随许赴关中进行考古调查,参与宝鸡斗鸡台遗址的发掘,从此开启了他一生的考古之旅。纵观苏的一生,他感恩斗鸡台和许,也庆幸自己在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遇到了“好课题、好导师、好起点”。多少年后,他对许的评价依然是,“首先品德高尚,其次学识渊博”,可见许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许年轻的时候就有报国的志向,经常在日记里看自己激励自己。留法归来,是当时北平学术界著名的爱国进步学者。他不仅积极参与和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而且通过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等学术活动,实现了国家的学术独立。20世纪30年代初,许赴陕西开展考古工作,既是一次学术活动,也是他作为一名学者报国的激情所在。在目睹了关中的破败和被同僚误解后,他依然慷慨陈词,指出:“此地曾经无比伟大,前途光明,却因为现在的小衰退而被视为畏途!今天的士大夫,属于亡国者!上江什么都没说!你会说什么!”许的爱国精神也感染了当时许多有识之士。当时,时任陕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的张福万对驾驶舱平台的发掘发表了评论。

你们抛弃了高官厚禄和妻儿,聚集在秦中老地方,肩上披着斗篷,手里拿着铁锹。但是,如果你是农民,你执着于追求前朝的古代文物,那就意味深长了!它的作品很棒!历经千代,将为有识之士所景仰。不信,就要靠后人来作证了。

虽然事业心很强,但直到晚年,苏仍然忘不了“参加考古工作时冷冷清清,心情沉重”的感觉。在去斗鸡台的路上,苏“迎着陡直的西风,造成一种悲壮的情绪”。在目睹了“感动陈保(庙),也是不堪其衰”之后,更是觉得“真是说不出的难过”!但许为工作站题写了一幅新对联,驱散了苏心中的悲凉,再次激发了他心中“创造历史,拯救国家”的力量。连岳:

流星闪烁,预示着秦族将兴旺王者之运,是统一全中国的契机。寺建在陈仓,像北班,水在今古寺;罗莱格是一种宗教祭祀,也可以是千神之妹。建筑完好,雕漆如初,村旧蒸。

4104790c92ae0ca9f61b5677d763a811.jpg北海公园《冰上行走的骆驼》《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上世纪30年代,像许、苏这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读到我国的国家大事是救国图存,最大的忧患是“唯恐被亡国奴”,所以苏常常在心里说:

我热爱我的国家,甚至献身于它,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主就不会灭亡,而是永存。

也是在这个时期,苏读了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郭沫若在书中写道:“对未来社会的期待,迫使我们不得不生出清算过去社会的要求。目前虽然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苏认为郭沫若的“这句话很振奋人心”,使他对考古学的地位和任务有了更加明确和坚定的认识。正是抱着“风雨如云,鸡鸣不已”的信念,苏在1938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亲和妻儿,从北平转战昆明,与先期到达的许会合。在昆明黑龙潭,许和苏是“同室七年,不做业务以外的杂事”,“以各种方式、各种角度交谈、聊天,交流读书心得和思想”。苏回忆当时的情况是: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研究院南迁。1939年初,我到昆明郊区黑龙潭,独自寻找解释“天书”的密码。当时,瑞典学者蒙特利乌斯的《先史考古方法论》论器物类型学》传入中国,但只有来自北欧和义大利的青铜别针、匕首和容器,而没有来自中国的涛哥和陶罐。多少个日日夜夜,我像个傻子一样磨着每一件陶器。

辛勤的劳动带来了满满的收获。在黑龙潭,为了巩固中国人对古代史的信心,寻找正确的古代史研究方法,许“志在全面整理中国古代史中的传奇材料”,终于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苏对“天书”的破译,导致《陕西省宝鸡县斗鸡台发掘所得瓦鬲的研究》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先后完成。尤其是对磁砖的深入研究,苏自认为已经“看透了中国文化这一特殊载体的基本运动规律”。对于徐苏上述著作的学术贡献,笔者曾这样评价:“前者是典型的用新方法整理旧材料,后者属于用新工具整理新材料。徐苏和他的弟子们实际上代表了这一时期重建古代历史的两条最重要的路径。”

徐和苏的选择,实际上是五四以来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普遍选择。近代中国正处于五千年剧变的十字路口,知识分子面临着“满汉全席、西方、古今”的冲突。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寻找内因,向国外寻求新的援助是很自然的。前者引发了“整理国故”,后者带来了“民主科学”。在那个剧变的时代,许和苏除了“教育救国,创造历史”之外,其实别无选择。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现在人们往往把政治和文化当成两个东西,但在现代人看来,政治是包含在文化中的。因此,晚年苏多次强调“五四前后,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热烈的思潮,即讨论中西文化问题。当时中西文化问题成为热门话题,原因很简单,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落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不能不从历史上回答这个问题。”

73af72a792e6bd15dbc5893042210835.jpg抗战期间,在昆明北平研究院办公室工作。

1949年1月22日,解放军从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进入北京。2月3日,解放军再次从永定门进城。亲眼看到古城的重生,苏由衷感叹,“解放军从安定门、永定门进入,意味深长。国家从此永远稳定。”。一九四九年,偏偏苏四十岁。

二三十年的探索:从“为考古而考古”到“为历史而考古”的顿悟

据苏的长子苏开之回忆,1950年2月17日,苏下班后“赶回家”,一边写信,一边让苏开之于2月16日在天津买《进步日报》(原《大公报》),并特别叮嘱他“尽量买十本”。苏开枝去多家邮局买了六份。苏“将许多写好的短信和报纸分成六份”交给妻子,并告诉她“明天一早在新街口邮局寄出”。苏对如此重视,是因为本报刊登了他的一篇散文,—— 《如何使考古工作成为人民的事业》。将考古工作定义为“人民的事业”,绝不是简单的呼吁考古学的大众化,而是苏在新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结合自己报国之心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对考古学的性质和意义所做的第一次宣示,饱含着他对国家民族和学科未来的希望。在苏的文章中,写道:

如果我们不愿意永远处于落后的地位,如果我们还想让从西方新学到的一套东西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如果我们还想成为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民族国家,继续像我们的祖先一样为人类的文明生活做出贡献,我们就需要好好爱护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并从中汲取营养。看看他们是如何发明和改进农业和陶器,征服森林,驯养家畜,发明文字,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砚台,看看他们是如何从生吃到油炸烹饪,从窑洞到亭台楼阁,从树叶和兽皮到华丽的衣服,从轮子的发明到机械的使用,然后我们就会看到所有这些发明和物质生活的改进是如何对当时的经济,社会,社会产生影响的。这一任务,正如加里宁在苏联科学院二百周年会议上的演讲中著名地说的那样,就是:“从群众中吸收他们的创造精神,然后把人类征服自然的胜利还给他们。”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作和任务。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和任务,考古学家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这段话清晰地表达了这样一种思维逻辑: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借鉴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然后将这些经验运用到现实中的“经济社会、政治思想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考古学家的参与必不可少”,学科的使命和意义才能彰显。

da90a66b99846081a50d19f378206094.jpg 1961年秋,我和夏鼐先生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看望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职工和57岁的研究生。

显然,这并不是苏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他出于私心主动迎合新社会。如前所述,早在30年代,他就对郭沫若“对未来社会的期待迫使我们不得不要求清算过去社会”的说法充满了钦佩。事实上,对于苏这一代知识分子来说,“了解历史,了解今天,展望未来”几乎是一种潜意识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认识,苏给此时的考古学一个明确的定位:

现代考古学已经,或者至少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致力于由经过专业训练,掌握了这套方法和技术的人来“生产”文化资料(史料)。

带着这种想法,苏开始了他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生涯。1951年春,他第一次来到熟悉的陕西关中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在目睹了新社会的繁荣之后,他也表达了对考古工作未来的一些担忧:

面对如此宏伟的国家规模的伟大建设场面,我们每个人只会感到高兴。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与这种实际情况密切配合,使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不至于遭到无意的破坏?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是时候提出,考虑,解决了。

在苏看来,当时的考古工作主要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方面,“今天的历史学家,为了人民的需要,迫切希望考古学家能够提供大量的真实史料,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发展我们的历史科学”,所以他们“希望考古学家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工作”。但当时的考古工作不仅规模小,而且表现为“消化不良”,资料积压十分严重。相比之下,更让他担心的是考古工作是否从“为考古而考古”转变为“为历史而考古”。对于以上两个问题,苏给开出了自己的“药方”。针对前者,他呼吁加快建立考古工作站,改变工作方式,培养专业干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于后者,他认为这首先是观点的问题,观点的转变有赖于加强学习,“尤其是向先进的历史学家学习”。在这里,他再次强调了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提到了郭沫若历史研究的两个“参照物”:一个是考古学的“无数真实史料”;第二是恩格斯的作品。不难看出,苏由衷地认同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认为“郭校长的方向和道路,正是我们考古学家应该走的”,这实际上是强调考古研究不仅要占有史料,更要以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从而完成从“为考古而考古”到“为历史而考古”的转变。对苏来说,“加强学习”绝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实践。在此期间,苏先后购买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关于私有制、生产关系、国家起源、民族问题、婚姻家庭等内容的翻译小册子。1953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出版的第一天,苏在王府井大街的新华书店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来购买。这些举措真实地反映了苏向马克思主义学习新的研究方法的强烈愿望,注重史料与历史观的结合,强调考古学的历史属性,是苏学术成就的鲜明特色。因此,这一时期也可称为苏学术思想的形成时期。

6d43986c9c230f8c171e5d7f56e0dd54.jpg苏手稿:《另一个三叠层——1951年西安考古调查报告》开瑞庄(克胜庄)北周代墓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三部:《Xi安附近古文化遗址调查》、《洛阳中州路发掘报告》的结论和论文《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篇。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苏从“为考古而考古”到“为历史而考古”的转变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1951年春夏,苏率队在安附近进行古遗址调查,在开瑞庄发现仰韶、龙山、周三文化遗址“三层”。更难得的是,苏对这一组“三层”的内涵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后来多次提到这件事:

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在Xi安附近考察时,把看到的遗迹分别称为文化一、文化二、文化三。当时有人不理解,说这些不是梁思永的后港三层。不就是仰韶、龙山、小屯吗?为此,我与梁先生进行了讨论。我说,这个文化是管仲,跟岗位下层不一样;这第二种文化和后后中产阶级不一样;这第三种文化跟小屯不一样,不是尹的,是周的。梁老师赞同这个观点。再往前追溯,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在整理斗鸡台的资料时,就出现了不同地区有自己的文化发展脉络,商周不同源流的观点。

在苏眼中,上述三种文化遗存不仅时间上不同,而且更有可能各有渊源。——仰韶不一定直接发展成龙山,龙山也不一定是小屯殷商文化的前身;河南仰韶与关中仰韶“不是一回事”,河南龙山与关中龙山“不是一回事”,小屯殷商遗存与关中周初遗存“不是一回事”。现在我们都知道,苏的认识其实是30年后“植物区系类型”理论的最早萌芽,但当时苏关注的是如何从考古材料中认识当地的古文化,即在这个过程中,考古材料升华为史料,考古研究自然上升为历史研究。苏的上述尝试更充分地体现在《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的结论中。这个结论的首要贡献当然是如何对陶器进行类型学研究,但不可忽视的是,苏根据墓葬和陶器的资料进行了历史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类型学研究得到年代学的结果后,“《结语》”还比较了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化程度,发现第三、第四时期(即春战期间)是重大变化的阶段,这就把年代。其次,基于对鼎的类型学研究,“揭示了东周时期鼎礼器使用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等级的一些变化”;第三,在墓葬分类的基础上,“注意到不同时期的不同现象和某些现象的转移”,从而探究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达到探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的深度”。正如苏的学术研究越来越好一样,危机和挑战也越来越多。1956年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班批评考古研究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矛头直指专业负责人苏;第二年春天,“大声疾呼”,整风运动随之而来。学生对专业教学的不满引起了苏长时间的深思。尽管当时形势严峻,苏始终保持着他的童心。他坚信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因为“国内外很多例子都证明,一个民族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就会灭亡”,所以他“只是想让整个民族不要忘记历史,这样就不会灭亡,想通过教育来救国”。他告诫子女,“中国长期不分裂,不凝聚,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最重要的是依靠其精致厚重的文化,文化中的核心思想、语言、文字是民族的灵魂。其次是历史道德观、天人合一观和优良传统。现在太有必要向社会和人民宣传这些了。”

: 983d16a333338024c49dcbc6ec426692.jpg 《洛阳中州路 : 西工段》 1959

虽然有学生批评他的研究“见物不见人”,但苏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一直主张“考古学本身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即阐明历史,而历史是关于人类活动的”,所以他认为自己的研究与学生的意见“并非根本不相容”。那么症结是什么呢?因此,苏“经过反复思考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能直接回答研究中国考古学的方法论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科学的理论也不在一个层次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苏于1965年发表了《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一文,这不仅是苏的个人力作,也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划时代的杰作。苏对仰韶文化的突破性认识,固然得益于他对1959年陕西滑县村出土材料的系统整理,以及对类型学方法的完美运用,但最关键的是,他明确了这项研究的意义,即通过仰韶文化的研究,要“使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向前推进一步”。苏在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村遗址后指出,“仰韶文化自发现以来,就与探索中国文化和文明的起源联系在一起”.从他第一次发表关于仰韶村遗址的考古论文,到他写下以仰韶文化为中心的论文,他的所有学术活动都归结为一点,即试图以仰韶文化为中心探索中国文化的起源”,这就是安特生的贡献。苏的自我评价有两个突破:一是把对仰韶文化的认识提高到分子水平,二是重新界定仰韶文化的类型。所谓对仰韶文化分子层面的认识,实际上是指对三类六种核心器物演化规律的把握,即两种小口尖底瓶(壶口、尖底瓶和双口尖底瓶)、两种花卉图案彩陶壶(一种是蔷薇科的玫瑰,一种是菊科的闭花冠)和两种动物图案彩陶壶(鱼和鸟)。在论证半坡型与庙底沟型“同源平行发展”的基础上,仰韶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植物群(支系):以宝鸡-滑县-单县为中心的中支,以郑州大河村洛阳王湾为代表的东支,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西支。

7cd869bad6c2253e6ad017ce9ea543c4.jpg: 4badc37c9550ef2c7c7bd53b95cf98cc.jpg胡荃村遗址出土的蔷薇科花卉彩绘罐和菊科花卉彩绘罐(上)。

相对于上述对仰韶文化的具体认识,苏更看重这篇文章在方法论上的贡献。他说: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把对仰韶文化的认识上升到分子层面,重新定义类型,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是要“修国史”还是要“写续集”,还是要“建体系”,都必须走这条路。我们首先要对文化遗存进行分子分析,对考古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哪些遗存属于同一个文化社会实体,每个文化群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它的原始公社氏族制度是以什么动机发展到兴盛和衰落的,又是如何从氏族转变为国家的,即文明因素是如何出现在特定的考古文化体系中的,国家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只有这样,写出来的历史才能符合历史事实,有血有肉,才能体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不能笼而统之,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成教条,加上一些考古材料。我们对仰韶文化的重新分析和研究,只是展示了秦川八百里地区从原始氏族公社到国家的大转折前后的历史。它不能代替中国各地的文明起源史,但它是中国民族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建构中的一个支柱。这启示我们,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知道真正存在过多少这样的文化植物群。

上述认识不仅是苏个人的“顿悟”,也是中国考古学的“顿悟”。从1934年在斗鸡台初涉考古,到1965年顿悟,苏这30年所领悟到的,正是书写考古史的方式。考古学只有在分子层面上研究不同地域的古文化,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历史,才能真正完成从“为考古而考古”到“为历史而考古”的升华。

三六十年的“梦想实现”:把考古学建成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学科。

《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完成后,苏的“顿悟”计划开展对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研究。虽然这个计划被“文革”打断,但在苏未发表的草稿中,有一篇写于1965年0755至79000年间的文章,内容如下:

中心问题是中国原始公社氏族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特别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旨在宣传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实际工作在仰韶、大汶口、龙山一带进行。正确的探索方式应该从类型分析和年代学入手。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沿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它们所处的年代阶段和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第二,特征的性质、文化类型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关系。

他对上述文化的分析是:

似乎可以说,在——年仰韶晚期,以泰山太阳为中心的大汶口人,在文化上超越了以华山阴影为中心的仰韶人,也超越了当时中国其他一切原始文化。地区间的互动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是加速了中国原始公社由繁荣向瓦解、由宗法制度向宗法制度的过渡;二是文化中心从关中移到中原(河南);第三,汉语范围的不断扩大。

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读到这部未完成、未发表的手稿的全文,但以上的片段足以让我们信服苏的崇高思想和远见卓识。我们不禁会想,如果苏再有《黄河流域中下游原始考古动态》,《关于大汶口文化的若干问题》,对中国的考古又有多大价值呢?但是历史不能假设。“文革”伊始,苏就被戴上了“反革命学术权威”、“学者”、“三反分子”、“资本家”等诸多帽子。他在单位院子里戴高帽,举着标语牌到处游行,屡遭非议。但即使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苏仍然对国家和民族充满信心。1967年,大孙子出生,全家一起取名,因为苏相信“雷明好,一场雷雨过后,便是光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几万年来从未间断,将来也不会崩溃,前途光明。”次年,三女申智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北襄樊。苏鼓励孩子们,“这个国家幅员辽阔,虽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民情和传统,但有一种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将它们维系为一个整体。厚重的历史,能给你很多努力和永恒的思想,是让这么大的国家不分裂的磁力。而“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是从五四运动来的,只是为了研究和宣传中国的历史,让人民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的特点是什么,以便于知道今后如何继续”。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三三三五四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给了苏信心和希望。

a21cdcac1a80070a10f52925373eef95.jpg 1975年夏,给吉林大学师生授课《关于龙山文化的若千问题》。

到了1975年,虽然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苏却明显“坐立不安”。今年8月,他应邀为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做了题为“学科转型与建设”的演讲,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系统阐述对学科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对于当时的学术现状,苏认为“表面上看似乎是材料和工作不足的问题,实质主要是指导思想和工作中的盲目性问题”。为此,他提出了本学科的五个长期性和普遍性课题,并强调今后的第一个重点工作是“条块(核心和“五湖四海”)的研究”。主持讲座的张中培后来回忆说:

1975年夏天,在中国如火如荼地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批判儒家、批判水浒的时候,他应我之邀,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后来写成的《关于考古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一书的主要内容发表了演讲,这就是我们今天在这本书里读到的“条块化”理论的基本内涵。听这个演讲的时候觉得他讲的太重要了,都是新的,抓住了分析考古文化的要领。我感觉他好像从座位上飞到了天上,像白云蓝天一样在学术空间里自由翱翔.当他讲完这段话的时候,我本能地觉得,我必须带头,迅速地拍掌,来抵御即将吞噬这个小屋的压力。历史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后来的过程表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历史在这里发生了转折。苏老师的考古文化区,类型论,得到了越来越多考古界同仁的支持。在他的理论指导下,中国考古学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创了苏时代。

张中培的解读是正确的。“区室化”理论无疑是苏考古文化植物区系类型理论的最早表述,我国考古界仍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问,是什么促使苏提出植物区系类型理论,或者说植物区系类型理论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很清楚。苏要解决的仍然是学科发展的方向。在讲话提纲中,苏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具有民族风格和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苏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强调“考古工作也要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服务,要从历史的和实证的角度来解释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发展演变。”在这次讲座之后,苏的学术生涯进入了一个“冲刺”阶段。他经常旅行,指导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利用植物区系类型理论进行研究。与那些具体的学术指导相比,苏反复强调的学科目标和意义更值得我们深思。如苏在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上强调,考古学必须正确回答“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和中国各民族的团结”作出贡献。

579c4297433777ea1eeee6353f1f12a2.jpg1 1979年4月在Xi安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1980年,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届年会上,苏针对楚文化的探索,也强调“探索这样一种文化的发展历程,自然可以引导中国文化的发展。重复一遍:探索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看一条路”。同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成立大会上,他指出“在现阶段,我感到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问题,不是我们具体工作中的一般问题”,而是“文物考古工作能否为四化建设的目标服务和作出贡献”。他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考古的任务是还原历史的原貌,用新的考古材料还原历史的原貌。如果能恢复它的原貌,会起到团结和教育人民的作用。这有利于安定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大家同心同德奔向四个现代化。”1981年6月,苏应邀参加由北京历史学会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报告会”。他为会上的发言做了精心准备,系统阐述了对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属性、贡献和意义的看法。他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考古学的“社会性”,强调“在任何时代,人们总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给自己提出新的任务”。具体来说,苏认为中国考古学应关注三大问题,即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1983年,苏在辽宁朝阳再次强调了上述思想:

谈论主题的目的不应该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不能抓住重点,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是盲目的。在这里,我想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国家的统一、人民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各个时期胜利的根本保证。”这句话话少而重。维护国家的统一、人民的统一和中国各民族的团结,永远是我们的一个重大任务,也就是这个学科的最终或最高目标。

围绕上述最高目标,考古学的学科目标是:

建立中国考古学新的学科体系,通过它可以阐明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骨架体系,还原中国历史的真实轮廓。我觉得这个提法是现实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

苏对此充满乐观,他为中国考古学进入一个“新时代”、“新时期”而由衷地感到兴奋。1985年在福州参加全国考古与基本建设合作学术研讨会,系统阐述了考古研究的四个层次。前三个层次是:考古文化的区系类型、考古文化的社会发展轨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国家发展的整体脉络。考古研究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即“把中国的历史放到世界历史中去,看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苏明确提出学科发展要适应时代需要,并特别强调考古学的当代使命是“振兴中华”。在纪念仰韶村遗址发现六十五周年时,他说:

五四前后时期,社会思潮活跃,达到高潮。建国后,经过“十年动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思潮活跃,达到高潮。在两次高潮中,东西方文化问题都成为热门话题。内容本质上是不同的。第一次是中国处于关键时刻,面对中国何去何从。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向西方学习什么。这一次大局已定,要实现四化,两个文明一起抓,振兴中华。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两者也有相同的一面。即在中国整个社会转型时期,始终存在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的问题。这是社会的需要。

他后来进一步解释了这种“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日本式的,新加坡式的,简单地学习美国、西欧、日本,这能成为千百万仁人志士毕生奋斗的目标吗?不。我们要建设的是与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的现代化。这自然就问了,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的灵魂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精神支柱是什么?我们将继承什么?发扬什么?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考古学家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感受自己的责任。

根据考古材料,苏总结出华夏文明火花的三种形式:裂变、碰撞和融合。对于苏自己的这个发现,认为意义重大,因为:

上述中华文明起源的形式也为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开辟了道路。他们一方面有巨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又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活力。浪更高更长,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当我们从考古材料中获得这种认识时,我们有信心我们的工作能够为中国的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在这一点上,苏明确指出: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们学科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第一,还原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本来面貌;第二,恢复中国民族史在世界史中的地位,改变传统世界史编纂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的进步做出贡献。

从此,“振兴中华”成为苏每次谈话必提的词汇,他对学科里的年轻人寄予厚望:

从50年代中期到今天,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字,“见物不见人”,其实既包括古人,也包括现代人。从学科角度来说,古人是第一位的。考虑到社会现实的需要,当今人是第一位的。中国现代考古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波折,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考古成为人民的事业,考古成为认识中国、振兴中国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正在成为现实,不再是难以捉摸的空中楼阁。

90年代,进入暮年的苏老而志存高远,投身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伟大事业,对学科使命的理解达到了——“考古学本应还其创造者——人,是其实践者的天职”的境界。

e6bbd87e41429cb0527ec5de525de270.jpg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出版社,2010

1994年,85岁的苏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时,由衷地表达了“六十年一梦”的感慨,把考古学建成了一门大众化的、真正的科学学科。1997年6月30日,苏在京病逝,早在1991年就立下遗嘱:“渤海湾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是中国的大门,我的骨灰将撒在那里。”1997年9月27日,苏按照他的遗愿回到了大海。2014年5月,“考古追梦人——苏考古生涯暨捐赠书展”小型展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作者应邀为展览撰写简介,实录如下:

在苏先生6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他成功地展示了如何从一个遗址(斗鸡台)、一种器物(瓦)和一种考古文化(仰韶文化)进行考古研究。他进一步把“植物区系类型”作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和重建中国古代史的手段,完美诠释了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定位。他甚至呼吁并展望“考古学的新世纪”,宣传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目标,从而彻底明确了考古学的终极使命。六十年考古,半个世纪俸禄,一生孜孜不倦教书,桃李满天下。苏老师有一个科学家的严谨,一个哲学家的思辨,一个诗人的情怀。他是中国考古学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思想家。他献身于人民的事业,他创造了他的学科的辉煌。

98185bc5477c55143882e4d86d7026da.jpg“考古追梦人——苏考古生涯及捐赠书展”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苏开智老师把这段话作为《苏秉琦文集》本书的结论,充分说明了他对这段引言的认可。现在我们再一次梳理苏的学术历程,就越来越体会到苏公“教育救国,繁荣历史”的童心是多么可贵,越来越体会到苏公苦心塑造学术典范,引领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越来越理解苏公孜孜不倦地强调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前瞻性。苏的一生经历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经历了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两次前所未有的思想变革。苏正是将自己有限的学术生命奉献给了无限的社会需求,才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学术高度,丰富和升华了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塑造和确立了考古学的学科地位和属性。苏的一生,成就了自我,也造就了一门学科。今天的中国,又一次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考古向何处去,是每个考古学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必须从苏教授开始;未来中国考古的进步只能在巨人止步的地方。”。苏的学术思想将激励着学科勇往直前,指引着学科走向光明的未来。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把我国历史的基本情况,张忠培的师弟苏秉琦

苏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1934年起,苏在陕西渭河流域从事田野调查工作,参与了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他在报告《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 (1948)中分析了周秦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先周、先秦文化的问题。

1950年参与河南辉县战国墓的发掘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的编纂。

1954年主持洛阳中州路(西段)沿线发掘工作,是了解仰韶文化和洛阳商周汉唐时期物质文化面貌及其发展阶段的基础性、有意义的工作。

学术思想

在重建中国史前史的过程中,苏已经感受到完成这一任务的艰难。但是,他在重建中国史前史的过程中,吸收经典著作的思想,界定了“文明起源”的概念,形成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新认识,拓宽了他的研究思路,为他重建中国古代史的框架铺平了道路。

同时也为他构建中国民族史的框架模型找到了理论基础。所以1991年以后,他在重构中国史前史的同时,也考虑了重构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进而对中国的民族史进行了探索。

重建中国史前史、中国古代史框架和中国国史框架是苏20世纪90年代通过《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实现的学术三次飞跃。这三次飞跃使苏的学术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把我国历史的基本情况,张忠培的师弟苏秉琦

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探索陕西考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新建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前,有一座特殊的桥,叫做“考古桥”。在桥面上,每走几步,就会看到几行字,记录着陕西考古的重大事件。公元前58年,杨梅达到顶峰,张敞诠释了文本。陕西考古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不仅展示了考古的相关知识,还追溯了陕西考古的历史。

据记载,西汉宣帝四年(公元前58年),在杨梅(宝鸡市扶风县)出土了一件青铜鼎。鼎被放入宫中,没有人能认出里面的铭文。最后,太中大夫张敞对这些铭文进行了解读,说明他具有扎实的青铜器鉴定和铭文阅读能力,成为古代正史记载不多的金石学人才。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他的学生曾巩在《辉县发掘报告》 中最早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名称。

古代,陕西省内的吕大临是金石学的集大成者,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元祐七年(1092),吕大临编著《汉书郊祀志》 成书,系统地著录了当时宫廷和私家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对每件器物都精细地摹绘图形和款识,记录尺寸、容量、重量等信息,并尽可能注明出土地和收藏处。

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考古工作者对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进行发掘,总共清理墓葬29座,出土遗物700余件。基本可以确定,吕大临的墓也在其中。

二十世纪初期,欧美、东亚和我国学者在陕西省境内开展一系列早期考古游历和探险活动。1898年,意大利人吉利欧里在延安采集长方形有孔石刀,日本人关野贞、冢本靖、桑原骘藏、宇野哲人、足立喜六和法国人沙畹、色伽兰、德日进、桑志华等人曾经在陕西省开展考古调查,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字和图像资料。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进行地质调查期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文化层、彩陶片和石器等历史遗存,拉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随后,国内学术团体纷纷成立,陆续来到陕西省开展考古工作,为这里的考古学发展积累经验。民国期间,西京筹备委员会、国立北平研究院、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陕西考古学会、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育部艺术文化考察团、西北史地考察团等机构和团体先后在陕西开展文物调查工作。

1940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组建以王子云为团长的艺术文物考察团,运用摄影、临摹、拓印、复制、测绘、记录、模铸等较为完备的方式收集陕西省在内的西北地区文物古迹资料。

从1934年至1937年,在陕西考古会徐旭生等人的带领之下,对宝鸡斗鸡台遗址进行三次考古发掘,清理周、秦、西汉等时期的墓葬45座、车马坑1座和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等,不仅是中国考古学初步发展时期最重要的发掘项目之一,也是陕西现代考古的开端,培养一批优秀的考古学者。

在斗鸡台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采用分区“探方式”发掘法、用英文字母和数字编号法撰写发掘日志、规范记录等手段,并且确立以探沟西南角为度量标点测量遗址三维坐标的做法。后来,参加第二、三次考古发掘的苏秉琦,整理出版《金石录》 和《考古图》 。

在《斗鸡台沟东区墓葬》 附录《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 一文,苏秉琦从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出土的陶鬲中,总结出来了一套器物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标志着现代考古的类型学方法在中国正式起步。因此,苏秉琦被称为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因战争中断多年的考古学逐渐恢复,国家非常重视治水修路、建厂立校、农田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国家文物保护法令陆续颁布,各级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考古专业相继设立,持续开展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成为常态,追溯远古氏族部落社会的基本形态,史学视野下的科研性考古全面启动。

1954年至1957年,在石兴邦负责下,对西安市半坡遗址进行五次考古发掘,通过大面积揭露和仔细研究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发现环壕、房屋、窖穴、陶窑、墓葬等丰富的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上万件。同时,确认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构成渭水流域和陕晋豫地区仰韶文化从早到晚的基本序列: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

1974年3月,临潼县村民在打井的时候,在秦始皇陵东侧偶然发现兵马俑坑。随后,考古工作者对这里的三座兵马俑坑进行发掘,出土大量秦代的陶俑、陶马、战车和兵器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陕西考古学和中国考古学迎来崭新的春天。改革开放以来,陕西考古事业快速发展,重大考古发现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乾陵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院、梁带村芮国博物馆等博物馆成为展现陕西历史文化的窗口。

1982年,陕西考古学会在西安成立并举办首届年会,参加大会的有省内从事考古研究、教学和文物工作的会员102名。同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考古与文物》、半坡博物馆主办的《史前研究》、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的《文博》等学术期刊先后创办,成为陕西省内外文博考古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进入21世纪,中国考古事业肩负起“文化强国”的使命,以“大遗址考古引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契机,陕西考古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陕西省推进15处大遗址考古,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动考古学科向着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技术现代化发展,先后有40余个考古项目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田野考古奖”“中国考古新发现”“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等荣誉。

近年,陕西考古事业向国际化发展,秉承“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合作原则,在文物保护科技和考古合作发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为中国文明史、东方社会史和世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阵地。

目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知名高校与文博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从公元前58年,美阳得鼎,张敞释文;到1934年,陕西现代考古事业在宝鸡斗鸡台遗址起步;再到2022年,陕西考古博物馆在秦岭山脚下对外开放。陕西考古事业积淀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传承将近100年的科研精神,开启未来考古学的新篇章。

推荐阅读

性奴调教,亲身经歷谍战大戏-【2024年5月更新】

​第一章 前戏这件事是从两个月前开始的,有天晚上我在酒吧打球,过年前后,人特別多,我一个人去的,就坐在吧台,因为球技在酒吧已经小有名气了,所以不断有人约我过过手,我就一直沒閑着。大概八点多,时间还早的时

2024-05-19

性奴隶小弟弟养成计划-【2024年5月更新】

​陈天强,人如其名,身高一八六,标准的肌肉男,俊秀而略带英气的面孔和他巨熊般的身材并不很相配。十九岁的他就读某五专化工科,也许因爲他是天生的双面人吧中规中矩的表现,再加上对倒贴的男、女同学毫无反应的态度

2024-05-19

月薪8W的小姐给我上了震撼的一课-【2024年5月更新】

​月薪8W的小姐给我上了震撼的一课我突然觉得想找个女人,于是匆匆结束了一个会议,在国贸现代城前搜索站街女。一个温州mm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走在我的面前。这一走,于是有了后面的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

2024-05-19

十个女人九个肯,就怕男人嘴不紧-【2024年5月更新】

​,「十个女人九个肯,就怕男人嘴不紧。」这是古人的总结,证明了女人和男人是一样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有性有爱的生物。只要你稍微的一点点的付出,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下面就是我和女主人翁的故事。有

2024-05-19

漂亮的大嫂-【2024年5月更新】

​哈……哈哈!退伍了,离开老家来到北部谋职,树林站后站、奇怪没看到大哥, 还没到说要来接我,晚上8点了,等等吧!七月晚上可真热,先买个饮料喝吧,正当我这乡下人四处观望之际,发现大嫂朝这走来,我叫着大嫂,发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