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保定满族汉墓 1968年是怎么发现的?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6 浏览:

#2021我为河北吕雯代言# #河北吕雯看图识景# #冬奥激情相约河北# #奋进新时代魅力张家口#

4ed811c55092ac20b1987500f3218d42.jpg在中国考古史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1.5公里的灵山上的满城汉墓,是公认的重量级发现。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王刘胜及其妻子窦婉的陵墓,也是中国最完整的洞穴宫殿。其“以山为陵”的建设理念,将西汉皇家宫殿“抬”到了陵区,陆续出土了万余件文物,尤其是“金玉衣”、“长信宫灯”、“错信博山炉”、“计时器漏铜壶”等重大发现,不仅让世人惊叹,也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西汉的生活。考古价值很大。

而这样的重大发现,退一步说,来自1968年的一次意外。

9c6b046e57eb1bbd783646eb1425f1b3.jpg首先是一起事故“爆炸”

为了探寻满城汉墓的亲历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战士贾汉德回忆说,1968年5月22日,他所在的机械连奉命在满城县城郊外的灵山上挖防空洞。那天带队的六班班长吴在距离山顶3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小洞。好奇的吴试图将它砸碎,却砸开了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洞。吴走下洞,惊讶地发现洞里有“许多锅碗瓢盆”。他没有犹豫,出洞后立即上报。

沉睡了两千年的满城汉墓,随着这场不期而至的爆炸,陆续呈现在世人面前。

a45a386b919688869227a0e5f4437502.jpg(当年发掘现场)

幸运的是,由于吴意外发现满城汉墓,处理此事的相关人员非常负责:吴汇报后,正在进行作业的部队果断暂停了一切施工。河北省政府和北京军区也及时向中央报告。不久后,由北京军区和河北省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入该洞穴,并确认吴在洞穴中看到的“锅碗瓢盆”是汉代的陶罐和漆器,以及车辆、马鞍和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群。

调查组成员兴奋地确认,这个洞和这些发现的文物背后隐藏着海量的信息,很可能是一座汉代巨墓!

正是这种迅速果断的调查处置,才基本保存了意外“被炸”的满城汉墓。

第二,低调挖掘

1968年6月22日,中国考古史上一次极其特殊的发掘开始了:满城汉墓发掘。与媒体报道的多次“考古发掘”相比,满城汉墓的发掘是在非常低调的状态下进行的:中科院、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解放军工程兵组成考古发掘队,河北省军区负责全程交通和安保。甚至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考古队的5卡车文物,最初都是由驻军装箱送往考古所。

5bbd73b9abbe30e305b33fe970c0617f.jpg(当年发掘现场)

就是在这种低调的过程中,考古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震惊的发现:整个墓室长51.7米,宽37.5米,高6.8米,像宫殿一样分为六个部分,宛如皇家宫殿。密室中间的汉白玉门需要按下石槽上的机关才能打开。里屋不仅有盔甲兵器等文物,还有用金线、玉片制成的“金玉衣裳”。这种在古籍甚至古诗词中常见的汉代奢侈品,过去只在其他墓葬中出土过。这一次,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土了2000年前的“全款”。

d8550399c8012524fc0bebeae3f5e1b0.jpg(陆瑾宇易首次出土)

据甄的回忆

经过反复震荡,考古队终于根据墓中青铜酒器上的文字确认了汉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经常被拿出来的名字:西汉景帝之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中山景王刘胜。

01da329a3cf44f275279d1934beb78e5.jpg(刘胜)

第三,金缕玉衣

如果说刘胜墓是被“炸”的意外,那么“满城汉墓”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胜妻子窦婉的墓,则来自于科学计算。考古队发现,在一号墓(刘胜墓)以北数百米的山体表面也有运动的痕迹。经验告诉他们,这里很可能有新的坟墓。于是,在一号墓发掘结束6天后,也就是1968年8月8日,考古队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发掘,终于准确地找到了墓道,成功地进入了窦万墓(二号墓)。

在窦宛墓中,考古队不仅发现了大量汉代妇女用品,还得到了一个沉重的惊喜:一号墓中有一件“金玉衣裳”,让考古队欢呼雀跃,二号墓中居然也有一件,和刘胜的玉衣一样,窦宛的玉衣也是用美丽的玉石,编织成精美的玉片,再用0.08-0.5毫米的金丝编织成玉衣。每一道工序都见证了西汉强大的纺织加工。在搬运过程中,为了保护玉衣,考古队在玉衣底部做了铁丝网,用麻纸垫起上部,浇上两厘米厚的石膏,固定后抬出。每一步都很小心。

2de3f039de56c9bab414d42012107bfe.jpg(窦路)

艰难的挖掘工作在当时甚至处于危险之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满城县爆发了局部战争。考古队发掘一号墓以来的两个月里,外面枪声不断。甚至有一天晚上,一颗子弹径直射进了考古队的住所。而如果战火蔓延到灵山,文化损失将不堪设想。可以说,参与这次发掘的每一个人都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一项伟大的文化保护工作。

参考那个时代,我们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目睹的人都是英雄。

第四,见证历史

此次发掘成功的满城汉墓,也以万余件出土文物和珍贵的墓址,填补了历史考古的多项空白。各种千奇百怪的文物,包括“金玉衣”、“长信宫灯”,今天依然在网上流行,多少“文物粉”追捧。然而,如果说这种“红红火火”的文物是汉代皇室奢靡生活的缩影,那么遍布全城的汉墓中,仍有一些“低调”的文物,却见证了汉代乃至古代中国强大的原因。

32f58ea196de1f88163005cc50559572.jpg(长辛宫灯)

第一件有如此意义的是一号墓(刘胜墓)出土的九把铁剑。铁剑剑身平均长度超过85厘米,不仅做工精致,而且在其刀刃处采用了局部淬火技术。整个叶片由一块渗碳钢经过多次加热锻造而成。这也意味着中国汉代的炼钢淬火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当代罗马学者普林尼的感慨,“铁的种类虽多,但无一能与来自中国(汉代)的钢相比。”

44bb0731516cd01e294e9d30bb9237bd.jpg(铁剑)

这种遥遥领先的冶炼技术,当然不仅仅是“陪葬”,同时也促进了汉朝的军事革命。正如刘胜墓中的铁剑成为“主流”剑一样,同一时期的西汉军队也大量装备铁制武器。西汉长安军械库遗址出土的兵器基本都是铁制的。全面“换装”的汉军,在汉匈战场上一个转身,一次又一次打出了追魂北驱的辉煌。

与这种硬核钢铁技术相比,满城汉墓中的另一项发现具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漆器。

中国是绘画技术的故乡,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精美的漆器让许多观众惊叹不已。相比之下,满城汉墓的漆器一看就是“变色”的:在一号墓的后室和中室,出土了大量的漆器,但由于环境原因,大部分漆器只剩下残片。但这几件漆器既有棕漆,也有朱漆,素面呈深棕色,剩下的颜色足以想想过去这些器物的精致与美观。

654f851203c69225870f27efd703aec7.jpg同样从汉代开始,中国的漆器技术进入了腾飞阶段,漆器成为王公贵族的专属奢侈品。中国的绘画技术定型于汉代,随后的千年间,漆器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甚至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出口宝地”。朝鲜、日本、缅甸、印度等国家在中世纪就引进了中国的漆器工艺,16世纪西欧国家也大量引进了中国的漆器。中国漆器特有的桐油漆曾是现代世界的“战略物资”。

a8dcf780894ae899698731e53f6afd49.jpg(汉代漆器)

精美的漆器画面背后,是中国古代无尽的智慧探索和强大的“核心技术意义”,至今值得深思。

参考资料:《满城汉墓》,陆《回忆满城汉墓的发现与发掘》,姚《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蔡峰《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漫谈涂料之王》,曾,王冕《秦汉的漆器》。

保定市满城汉墓,1968年怎么发现的满城汉墓

保定满城汉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在中国考古史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1.5公里的灵山上的满城汉墓,是公认的重量级发现。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王刘胜及其妻子窦婉的陵墓,也是中国最完整的洞穴宫殿。其“以山为陵”的建设理念,将西汉皇家宫殿“抬”到了陵区,陆续出土了万余件文物,尤其是“金玉衣”、“长信宫灯”、“错信博山炉”、“计时器漏铜锅”等重大发现,不仅让世人惊叹,也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西汉的生活。考古价值很大。

而这样的重大发现,退一步说,来自1968年的一次意外。

第一,事故“爆炸”

为了探寻满城汉墓的亲历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战士贾汉德回忆说,1968年5月22日,他所在的机械连奉命在满城县城郊外的灵山上挖防空洞。那天带队的六班班长吴在距离山顶3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小洞。好奇的吴试图将它砸碎,却砸开了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洞。吴走下洞,惊讶地发现洞里有“许多锅碗瓢盆”。他没有犹豫,出洞后立即上报。

沉睡了两千年的满城汉墓,随着这场不期而至的爆炸,陆续呈现在世人面前。

幸运的是,由于吴意外发现满城汉墓,处理此事的相关人员非常负责:吴汇报后,正在进行作业的部队果断暂停了一切施工。河北省政府和北京军区也及时向中央报告。不久后,由北京军区和河北省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入该洞穴,并确认吴在洞穴中看到的“锅碗瓢盆”是汉代的陶罐和漆器,以及车辆、马鞍和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群。

调查组成员兴奋地确认,这个洞和这些发现的文物背后隐藏着海量的信息,很可能是一座汉代巨墓!

正是这种迅速果断的调查处置,才基本保存了意外“被炸”的满城汉墓。

第二,低调挖掘

1968年6月22日,中国考古史上一次极其特殊的发掘开始了:满城汉墓发掘。与媒体报道的多次“考古发掘”相比,满城汉墓的发掘是在非常低调的状态下进行的:中科院、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解放军工程兵组成考古发掘队,河北省军区负责全程交通和安保。甚至出于安全保密的考虑,考古队的5卡车文物,最初都是由驻军装箱送往考古所。

就是在这种低调的过程中,考古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震惊的发现:整个墓室长51.7米,宽37.5米,高6.8米,像宫殿一样分为六个部分,宛如皇家宫殿。密室中间的汉白玉门需要按下石槽上的机关才能打开。除了盔甲兵器等文物外,还有用金线和玉片制成的“金玉服”。这种在古籍甚至古诗词中常见的汉代奢侈品,过去只在其他墓葬中出土过。这一次,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土了2000年前的“全款”。

据考古队队员郑绍宗回忆,当这件完整的“金玉礼服”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整个考古队“齐声欢呼”。只有这件衣服,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

经过反复震荡,考古队终于根据墓中青铜酒器上的文字确认了汉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经常被拿出来的名字:西汉景帝之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中山景王刘胜。

第三,金缕玉衣

如果说刘胜墓是被“炸”的意外,那么“满城汉墓”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胜妻子窦婉的墓,则来自于科学计算。考古队发现,在一号墓(刘胜墓)以北数百米的山体表面也有运动的痕迹。经验告诉他们,这里很可能有新的坟墓。于是,在一号墓发掘结束6天后,也就是1968年8月8日,考古队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发掘,终于准确地找到了墓道,成功地进入了窦万墓(二号墓)。

在窦宛墓中,考古队不仅发现了大量汉代妇女用品,还得到了一个沉重的惊喜:一号墓中有一件“金玉衣裳”,让考古队欢呼雀跃,二号墓中居然也有一件,和刘胜的玉衣一样,窦宛的玉衣也是用美丽的玉石,编织成精美的玉片,再用0.08-0.5毫米的金丝编织成玉衣。每一道工序都见证了西汉强大的纺织加工。在搬运过程中,为了保护玉衣,考古队在玉衣底部做了铁丝网,用麻纸垫起上部,浇上两厘米厚的石膏,固定后抬出。每一步都很小心。

艰难的挖掘工作在当时甚至处于危险之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满城县爆发了局部战争。考古队发掘一号墓以来的两个月里,外面枪声不断。甚至有一天晚上,一颗子弹径直射进了考古队的住所。而如果战火蔓延到灵山,文化损失将不堪设想。可以说,参与这次发掘的每一个人都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一项伟大的文化保护工作。

参考那个时代,我们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目睹的人都是英雄。

第四,见证历史

此次发掘成功的满城汉墓,也以万余件出土文物和珍贵的墓址,填补了历史考古的多项空白。各种千奇百怪的文物,包括“金玉衣”、“长信宫灯”,今天依然在网上流行,多少“文物粉”追捧。然而,如果说这种“红红火火”的文物是汉代皇室奢靡生活的缩影,那么遍布全城的汉墓中,仍有一些“低调”的文物,却见证了汉代乃至古代中国强大的原因。

第一件有如此意义的是一号墓(刘胜墓)出土的九把铁剑。这九把铁剑的平均长度都在85厘米以上,不仅做工精致,而且在刀刃上采用了局部淬火技术。整个叶片由一块渗碳钢经过多次加热锻造而成。这也意味着中国汉代的炼钢淬火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当代罗马学者普林尼的感慨,“铁的种类虽多,但无一能与来自中国(汉代)的钢相比。”

这种遥遥领先的冶炼技术,当然不仅仅是“陪葬”,同时也促进了汉朝的军事革命。正如刘胜墓中的铁剑成为“主流”剑一样,同一时期的西汉军队也大量装备铁制武器。西汉长安军械库遗址出土的兵器基本都是铁制的。全面“换装”的汉军,在汉匈战场上一个转身,一次又一次打出了追魂北驱的辉煌。

与这种硬核钢铁技术相比,满城汉墓中的另一项发现具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漆器。

中国是绘画技术的故乡,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精美的漆器让许多观众惊叹不已。相比之下,满城汉墓的漆器一看就是“变色”的。一号墓的后室和中室虽然出土了大量的漆器,但由于环境的原因,大部分漆器只剩下残片,但这些漆器残片有褐色、朱红色、素色和深褐色,剩下的颜色足以想象过去这些器物的精致和精美。

同样是从汉代开始,中国的漆器技术进入腾飞阶段,漆器成为王公贵族的专属奢侈品。中国的绘画技术定型于汉代,随后的千年间,漆器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甚至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出口宝地”。朝鲜、日本、缅甸、印度等国家在中世纪就引进了中国的漆器工艺,16世纪西欧国家也大量引进了中国的漆器。中国漆器特有的桐油漆曾是现代世界的“战略物资”。

精美的漆器画面背后,是中国古代无尽的智慧探索和强大的“核心技术意义”,至今值得深思。

参考资料:《满城汉墓》,陆《回忆满城汉墓的发现与发掘》,姚《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蔡峰《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漫谈涂料之王》,曾,王冕《秦汉的漆器》。

010-3500011

保定满城汉墓是如何被发现的?据说历代盗墓贼对寻龙洞略知一二。这种秘术多是祖上传下来的,街上的人知之甚少。通常盗墓者甚至比考古学家更强大,他们可以依靠这些秘密技术找到坟墓的确切位置。当时保定汉墓的发现震惊了全国,那么这些汉墓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保定汉墓之所以让世人惊叹,在于它的文物价值,几乎所有出土的文物都是无价之宝。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正在河北省满城县西南1.5公里的一个山头上作业。所有的士兵一直忙到中午,太阳非常热。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一些士兵在山顶以东30米处炸开了一个坑,结果发现里面有一个古墓坑。当时很多人都很惊讶,但是班长却神秘失踪了。

其余战士环顾四周,发现班长很有可能跳进墓坑,于是赶紧对着黑洞洞的墓口大喊,但里面一片寂静。然后团长马上命令人下去一探究竟。最后,勘探的士兵报告说,在下面发现了一座古墓。团长按程序通知河北省文物局,要求他们派专业考古队到市里开展文物抢救工作。

考古学家证实,解放军这次只是爆破了墓室的北耳室。此外,专家初步查看,墓道入口下方有一些排列整齐的瓦片,下方散落着许多腐烂的木头,推测纯墓较多。从发现的母乳来看,这是一座时间至少在1000年以上的石灰岩墓,因此命名为“满城汉墓一号墓”。从一号墓的整体格局来看,也属于保存完好的古墓,于是河北省官方迅速上报了此事。

1968年6月,周总理当即把满城汉墓的情况告诉了郭沫若,并让他负责这项工作。后来经过郭沫若的调查,断定这是一座汉墓。不久后,考古队从出土的金银铜器中发现了刻有“中山内府”的字样,因此怀疑是西汉的中山朝廷或春秋战国时期的先虞中山政权。后来,郑绍宗一伙根据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政权使用青铜器铭文而非汉字的事实,得出了这个古墓属于西汉中山国的结论。

至于墓的来源,据说是解放军之前从邻近的守陵村听到消息,知道守陵村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守护太子墓,尤其是冬天来了,下大雪的时候,所有的山头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除了灵山有两个地方积雪融化的很快,但是没有人愿意说出原因。所以不久之后,士兵在干活的时候,可能不小心炸开了这个地方,在灵山山下发现了汉代古墓。在这座古墓中,考古队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一件金镶玉衣、错金波山的一个鼎炉、长辛宫的一盏宫灯等。其中黄金玉衣是在汉代后室墓主人的石棺中发现的,出土时仍完好如初,玉质如初,而这件文物现在的寿命正好印证了史书中的记载。

此外,出土的措金博山鼎炉呈金黄色光泽,足径约9.7厘米,高26厘米。通体由金箔和金线交织而成的云纹,上部还铸有起伏的山峰,看起来极为灵动迷人。长信宫灯的造型是一个侍女跪着扶着灯座,印灯上刻着长信二字。此外,还有大量的石、玉、青铜和陶瓷,共计约4000件。

至于满城汉墓是如何被发现的,我个人的看法是主要信息来自守墓人的口中,这样珍贵的文物才得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