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6000年前竹签挖出石器 你也有机会参与体验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6 浏览:

你能想象如果有一天

自己去殷墟和三星堆遗址看看。

清理文物是什么感觉?

近年来,

公众对考古的热情持续高涨。

现在很多热爱考古的年轻人

直接报名成为公共考古志愿者,

近距离走进考古现场,

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省在公共考古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很多重大考古项目都有普通民众作为“业余爱好者”的参与。公共考古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分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广东的公共考古越来越开放,中小学生被招募为考古志愿者。

公共考古“不缺人”

志愿者必须通过三次笔试。

“我以为公共考古会火,没想到这么火。”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汤继根是我国公共考古的早期实践者。

169a041f2cb7375eca099db9ef3417c8.jpg唐继根(右)在清理出土文物。

每年都有数百名公益考古志愿者跟随唐继根前往考古现场。“从来不怕找不到人。每次发布招聘消息,基本上两天就满了。”唐继根说。

当然,要想成为唐继根团队的志愿者,需要通过他的三轮笔试,通过后还要参加培训。

“既要保护公众的参与热情,又要保证考古的质量。”当他发出一个关于招募50名考古志愿者的“英雄帖”时,至少有500人感兴趣。“公众对考古的热情真的很高。”

一根竹签挖出了6000年前的石器。

考古“小白”: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

让唐继根惊讶的是,他们还在汕尾沙坑考古遗址发现了一件6000多年前的奇怪石器,是团队中的学生闻仲发现的。

b2f33ed15e1a357c9e2ba0e3002dc009.jpg闻仲(右)在考古发掘现场。

当时,这块“怪石”正在浮土下15厘米处沉睡。闻仲回忆说,那天下午,她用一根小竹签慢慢往下挖,感觉到有什么硬东西。她用手扒开泥土,看到了一件黑瓦石器。

起初,她还有些怀疑:这个石器这么齐整,会不会是古代的?她迅速拍了照片并发送给老师。“石器上有很多条纹,大概有2毫米深,可以塞一根火柴。”

40868bebbfd639d37b95d57db38720d7.jpg制作树皮布的石拍

发现这是6000多年前古人用来制作树皮布的工具。“当时是用来提取植物纤维做衣服的。”闻仲兴奋地说道。这也是闻仲从事公共考古以来最大的收获。她高兴了一整天,当天晚上还加了一个鸡腿作为奖励。

闻仲坦言,作为一名考古“小白”,当初一直想着在文物发掘现场能不能找到青铜器、玉器等值钱的东西,但没想到一块石头拍拍几件陶器就能说出这么有意义的故事,能透露出6000多年前的生活信息。从此,她对考古学有了新的认识。

近年来,闻仲也明显感受到了公众对考古的“狂热”热情。她说,事实上,公共考古志愿者不必担心自己缺乏考古知识。加入考古志愿者队伍后,考古机构会组织相关知识的基础培训。最重要的是参与公共考古要“淡定”。“有时候是连续挖很多天。如果你不能屏住呼吸,你可能会崩溃。”她笑着说。

近距离接触三星堆

公共考古志愿者标记金银器皿的“浴池”。

宋欣是公共考古学的众多“热心者”之一。现在,她是四川眉山三星堆遗址、殷墟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江口申银遗址等多个考古项目的志愿者。

宋欣大学主修测绘。她精通绘画和摄影,并对考古学感兴趣。早在大学时期,只要国内考古研究所招募志愿者,她就经常报名。现在她是自由职业者,这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各种文物考古项目。

在过去的几年里,宋欣一直沉迷于在中国的几个考古遗址进行勘探、刮削地层和挖掘灰坑。她告诉记者,很多人觉得考古很神秘,大众考古让考古“走出闺房”。

2020年,宋欣听说江口申银遗址有大量金锭。经过严格筛选,她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但她并没有随船“捞宝”,而是做了更多的文物拍照、编号包装、登记入库、银器清洗脱盐、烘干包装等工作。

2eb220164fe4a199ab8eb2bf27933c8a.jpg公共考古志愿者在整理文物。

她还记得刚到发掘现场时的震惊:大大小小的金锭、金相册、银锭、金首饰、银器等。堆积如山,有时一天就清理了300多块金银。但这些文物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受到泥沙的冲击,表面大多被严重腐蚀,看上去锈迹斑斑。

比如一个黑色“铁块”似的东西,竟然是一个银元宝,让她大吃一惊。当时她和其他志愿者看到银元宝从水里捞出来都很激动,但带队的老师更关心的是一块断了的黑木头。

这块黑木头中间是空的,塞了很多银子。当时带队的老师兴奋地喊着“找到了”。原来这种木头叫“木鞘”,是运送金银的工具。

“在外人眼里,金银首饰是珍贵的,但在考古学家眼里,一块瓦片、一块木头、一块兽骨,可能远比金银值钱。”

最让宋欣自豪的是,她能够接近三星堆。

2021年,汤继根多次到三星堆遗址进行现场科研交流,每次都有很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跟随。三星堆还多次面向社会招募公共考古志愿者。宋欣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6b16e185615e25dbae754e3f9d4a25b1.jpg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宋欣介绍,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安装在一个类似玻璃舱的“考古舱”里,以保证里面恒温恒湿。为了防止考古队员头发、皮屑等物脱落污染文物和样品,考古队员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防止外来细菌破坏出土文物。

但是是体力活。为了保护文物,一旦到了文物层,发掘队员就要蹲着或躺在“考古小屋”的电梯上工作,还要用铲子和刷子慢慢清理,往往要四五个小时。几个小时后,我的手脚会麻木。

宋欣说,在挖掘过程中,即使是土壤也要仔细观察。所有铲出的土要分布在一个网格里,这样理论上所有挖出来的土都可以回填。

为什么连挖出来的土都当宝?因为青铜器等无机物在埋藏条件下可以保存下来,而纺织品、木材、竹子等有机物在土壤中埋藏时间长了,就会在土壤中“消失”。

只有对坑内填土取样进行残留物检测,才能研究深埋其中的纺织纤维残留物和木质纤维残留物。果然,在对土壤的检测中,宋欣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了一种比头发还薄的丝绸面料。经鉴定,这是一种丝织品痕迹,表面很小。那一刻,宋新欣喜若狂。“那感觉比吃大餐舒服多了。”

广东公共考古走在前列。

与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永表示,广东在公共考古方面走在了前列。

“考古工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增强人们的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让更多的外行人看到考古学家是如何工作的。这是必要的。”何赛

崔永表示,公众考古旨在让社会各界真正了解考古,走进考古,从而推动考古成果的全民共享,带动公众共同保护珍贵文物,弘扬传统文化。

近年来,广东的公共考古越来越开放,招募中小学生作为考古志愿者,扩大社会参与,提升考古影响力。

以田野考古为例,可以亲身体验勘探、识别土层、划分器物、书写标签、学习画图、清理墓葬,还包括考古钻探、室内资料整理、文物修复等过程,让人身临其境地体验考古乐趣。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锡兵也告诉记者,广州在公共考古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始终坚持考古不能躲在象牙塔里,要通过公众参与,与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易希冰介绍,广州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公共考古。

“一是及时发布和展示考古成果,利用博物馆平台将每年的考古新发现做成展览,以大众喜欢的方式展示;第二,开展考古研究,让公众走进考古现场,感受考古学家的宿营和工作过程,感受古遗址、古墓葬、古器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三是利用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招募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看一场展览、听一场讲座、做一项研究,反响十分热烈。”

易锡兵说,近年来,广州先后发掘了增城金兰庙、北头岭等重要考古遗址,新发掘的南石头监狱是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史迹。

2d894f755c850f476c158324a2f42fa1a.jpg3年3月22日,南石头监狱考古现场有了重要发现。

今年,广州还将推出一批公共考古项目。南石头监狱遗址也将作为公共考古项目,加强对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是博物馆,我们的考古遗址也是公众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课堂。”易希冰表示,广州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公众考古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署名除外))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