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博士论文2021附有大量新瓜推荐信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6 浏览:

#翻阅2021#小瓜出版社:如果你多读一些我们考古专业的书,你会发现这个学科的考古报告、论文、目录很多,但是八大经典的专著很少。很多专著看起来像书,其实是藏书,尤其是和其他人文学科相比。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考古研究比较零散,很难形成体系。另外,考古的东西每年都有新的发现。今年写了很多书,没出版又有新发现,只好改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综合性专著都是作者当年读过的博士论文,是经过多年的加工和修改才写成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这本书成了作者在学术界安身立命的基础。比如著名学者徐洪,虽然后来写了很多小书,但根还是《先秦城市考古研究》。以下是今年发表的考古学博士论文,其中一些是学术界期待已久的,值得一读。

3568f1ed647e3592387cd9912313c171.jpg 《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

本书《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旨在通过考古观察,探讨中原中部地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早期社会复杂的过程及其相关文明和国家(二里头“广域王权国家”)的起源。本书以郑州至洛阳的中原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包括嵩山周围的古伊洛-黄河流域和淮河上游的众多水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早期社会复杂的过程和文明的起源。本书基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将中原核心区划分为八个不同的小区域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详细论述了各自的考古文化谱系和聚落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

研究表明,地区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是不平衡和不同步的。从仰韶文化开始,周边地区的考古文化不断涌入中原,并率先影响了整个中原社会,进而带动了整个中原社会的转型,社会发展的重心也在地区之间发生了变化。早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文明元素,区域人口集中,最终促成了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形成。这本书为深入了解中原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ebc355e7bb7d04b0fa67d87b145e5ba2.jpg 《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

本书系统梳理了长江中游商代考古遗存,构建了区域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从多维视角探讨了长江中游商代的社会形态以及长江中游与中原的文化互动,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原与南方文化互动所展现的商代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这本书,你可以深入了解考古学上所谓的吉大传统,也可以看到夏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最全面、最系统的家谱研究,从中可以看到当地文化的演变。我读博士的时候,导师曾经让我以这本书为榜样,好好学习,把材料做扎实。可惜我的水平真的没那么强,在老师眼里注定是别人的学生。

376090bcdc8f9e1d5aeee6d50c2199e7.jpg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

本书以考古文化系统理论为基础,从技术-经济、社会、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对东周以前的青铜兵器进行了重新解读。

在技术层面上,本书规避了蒙特利厄斯式类型学的社会化大生产、渐进进化等预设,采用既有一般原理又有历史特殊性的材料文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青铜兵器形态风格的功能化和艺术化两种倾向。

在社会层面,本书提出了三个情境概念:物质性、文化性和后过程性,细化了Ge-sp等社会等级表达

在思想层面,本书试图以认知考古学和反身考古学的思路,部分还原青铜兵器的文化归属、性别认知、信仰和禁忌。另一条线索——玉兵的讨论,与青铜兵长期共存互动,显示了中国早期礼制的多元互动性质。所以这本书提出青铜兵器就是青铜礼器,单纯依靠唯一的材质甚至唯一的器皿来恢复中国早期的礼制是危险的。

鉴于宾德福德的经典理论,本书在方法的组合、系统的定义、考古观察的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这本书2014年第一次出版,这是修订版。

e37b9ffc28f6314137112c5913783976.jpg 《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

中国古都的建设有没有一以贯之的规划思路?中国古代人眼中的理想资本模式是怎样的?这种理想的资本模式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产生的?对中国古都的修建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这本书就是试图回答这类关于中国城市发展史的问题。

本书以考古勘探和发掘所反映的城市形态为标准,以——周禄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元明中都等建在开阔地、较少受后世干扰的都城为重点,将中国古代、中世纪、近古代其他代表性都城联系起来。

本书将它们与《考工记?匠人》对城市规模、边界、路网、功能布局、轴线、中心、模数的要求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古都的选址和布局特点进行了纵向考察,将其与不同古代文明地区的理想城市进行了横向铺展,总结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最后探究了孕育这些规划思想和制度的社会文化背景。

ef0e592afc55649afbf0ea37f810c093.jpg 《过渡带:两淮地区早期社会进程》

本书旨在探讨从史前到春秋时期的苏皖淮北、江淮地区的社会进程,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实现“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观察这个属于“南北过渡带”、“东部沿海地区”、“外来地区”的中部地区,在区域社会的统一趋势逐渐靠拢和前移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反应?在统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本书认为,区域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会对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文化变迁、政治模式、政治制度的强弱、人口的迁徙等。在中国早期,淮河地区无疑不是当时世界的中心,而是处于“中间”的位置。虽然这种“之间”的位置也有利于淮北不同地域文化形态的吸收和融合,但同时伴随着区域周边强势文化区的干扰,从而在社会进程模式上呈现出“断裂的连续性”特征。这一地区的地理空间不够大,地理区域相对狭窄,空间竞争强烈,导致这里的文化演变与环太湖、海岱以及南北中原地区相比,难以赢得广泛而持久的可观表现。

b456c3b6f554f680759844afcae5b295.jpg 《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

首先,本研究运用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和文化因子分析法总结商周时期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以西周早期文化分布为空间范围,以殷墟三期至西周早期为时间范围,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时空范围内的考古文化遗存,考察了商周时期文化因素的变迁,总结了各地区不同的文化融合模式。本文试图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时期文化变迁的动因。本文在商周时期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夏商时期的文化变迁进行比较,并

本书以战国中山王墓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史的角度将墓视为“作品”,对出土物的制作、墓的设计以及整个墓地的建造进行了论述。国君墓不仅能反映特定的时代、地域特征和政治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有多方面的参与。作者从一座墓开始,捕捉到了墓主人、设计者和制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许能为我们留下一个透视古人的珍贵“切片”。这本书也挺有意思的。从艺术史到考古学,笔者先后在各自学科顶尖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习和工作。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考古发掘,艺术与考古的碰撞不仅仅是艺术家的想象,更是考古学家扎实的材料和严谨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