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中原崛起有哪些方面?赵辉豫剧唱腔全集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4 浏览:

中国有个习语叫“逐鹿中原”,意思是谁占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习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政治活动的核心区,也是文化的核心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有时强势突出,有时弱势灰暗。但在历史上最强盛的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这种趋势尤为显著。因此,它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主流现象。中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作用的现象,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可以明确认定在商代,可以追溯到夏朝。二里头文化的种种表现,夏人战胜东方的传说,都说明当时中原非常盛行。所以这种历史趋势的出现应该更早,近十年的考古发现已经提供了这种史前过程的信息。

一、公元前5000年的文化状况

近年来,中国南方一系列考古发现初步揭示,长江流域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始于约12000年前。后来的蓬头山、皂市下层、马家浜等文化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溪文化、崧泽文化相联系,使我们了解了这一稻作文化区的形成过程。然而,与此同时,华北的情况并不明朗。目前我们对早期华北地区情况的了解,是通过公元前7000-5000年间的磁山、裴李岗、老观台、侯莉等几个文化获得的。他们已经进入了旱作农业经济时期,从而形成了北方的旱作农业文化区。由此看来,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文化区的形成应该更早。但由于目前这一时期的考古资料较少,我们只能利用这一过程两端的材料形成一个假说来推测华北地区旱作农业文化的形成。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华北地区广泛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这些遗存的时代下限可能已进入全新世。公元前7000年左右,上述文化中,细石器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中型磨制石器。同时,在北方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和后来的赵堡沟文化中,细石器仍然在石器群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了后来的文化。因此,虽然这些位于北方地区的文化与磁山文化的时代相同,但其文化特征更像是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与磁山等文化的中间环节。这样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假设,即全新世以来,气候逐渐变暖,气候带逐渐北移,原本适应华北干冷气候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文化也向北撤退;留在当地的人们为适应冷暖气候,逐渐发展出以大中型捶打磨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最终形成了以旱作农业为基础的黄河文化带。这一过程可能在磁山、裴李岗文化之前已经初步完成,但此后黄河流域农业文化北移的趋势并未停止。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对气候和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是人们文化中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部分,即旧的细石器及其制造技术,包括制作石箭头,已经被新的体系所取代,而习惯性影响的陶器的变化过程可能会滞后一段时间。比如在黄河流域的老观台、磁山、裴李岗等早期文化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深腹罐,应该与北方地区流行的圆柱罐有关,甚至在裴李岗等文化中也发现了北方流行的文字图案。这与其说是受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如说是大北共同文化因素的遗留(注:赵辉《中国北方的史前石镞》,《国学研究》,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这样,最迟在公元前5000年,中国新石器文化形成了北方旱作和南方稻作两个经济文化区。在它们的外围,生产经济至多还处于初级阶段(图1)。

010-35 0 0 00图1公元前5 0 0 0年前的文化状况

1.兴隆洼文化2。磁山文化3。裴李岗文化4。老关台文化5。城北西文化6。蓬头山-皂市下层文化7。仙人洞遗存8处。后李文华一、旱作农业经济区二。稻作经济区。

在这两个农业经济和文化区域,考古文化之间有一些联系。以地理位置相邻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为例。石器和陶组的种类和形态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磁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倒鞋形支架和陶盆,在裴李岗文化中基本上是没有的。这说明两者虽然有一定的技术联系,但在饮食生活习惯上还是有巨大差异的,习俗可能更能表达人们的群体心理认同。然而,虽然这些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但在密度上也有差异。比如有很多三脚碗的磁山、裴李岗、老观台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比他们和后李文华的关系更密切,后的特点是肚子厚,肚子深。下游江淮地区尚未发现后李时代的当代文化,但后期马家浜、河姆渡文化中也有大量的厚壁陶罐。因此,是否可以说后李文华时期为其与江淮文化建立联系奠定了基础?这种文化关系清楚地表现在随后时代的文化格局中。

二、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文化状况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陶器和石器为主导的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仰韶文化中质地细腻、造型规整、烧制温度高、图案精美的彩陶,通常被认为是这一时期陶器制造技术的代表。事实上,最早出现在大溪和崧泽文化中的密闭式窑室和黑灰陶烧制技术的意义,以及利用车轮成型技术可能的大规模生产,都是不可低估的。在长江流域的文化中,玉器和石器的生产技术发展得较早,也较快。崧泽文化和南京北银鹰鹰、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中的玉器是当时的代表作。

农业逐渐成为一些文化中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目前,虽然很难衡量农业经济进步的程度,但其发展可以反映在定居点数量的增加、面积的扩大、文化的长期积累等许多现象上,因为这些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在此期间,许多地区周围出现了护城河定居点,这意味着稳定和持久的生活和氏族社会的稳定。上面提到的聚落面积的扩大和聚落分布密度的增加,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增加和群体规模的扩大。这些变化进一步导致了两种相关的文化倾向。

首先,考古文化的地理区域扩大了,内在联系加强了。仰韶文化融合了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老观台文化,在分布上远远超过前三种文化的总和。从公元前5000年开始,仰韶文化在文化面貌上的内在统一性不断加强,在庙底沟时期达到顶峰。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黄河下游。李文华之后,由北新文化转化而来的大汶口文化,融合了胶东半岛的土著文化,逐渐将地域扩大到豫东和南越淮河的广大地区。长江中下游的地方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第二,考古文化交流的繁荣。文化的扩张团结了更多的人,让文化和文化成为了近邻。这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亲密起来。与此同时,前一阶段各种文化之间联系的微妙不平衡也在继续增加,一些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形成了几个大的文化集团,如严文明总结的彩陶文化圈、鼎文化圈、圆柱罐文化圈(注:严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兼论赤峰地区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季德威已经很好地描述了前两个文化圈的特点和差异(注:季德威《考古学与思想状态——中国的创建》,《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但他称之为“东西方文化”。季德伟在文章中没有涉及东北圆柱罐文化圈。其实那里的情况也差不多,而且比另外两个形成的早(图2)。

46e2a88017fb399d735beb0c1990a4fd.jpg图二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文化概况及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向

1.赵宝沟文化2。仰韶文化3。大溪文化4。薛家岗阴阳营文化5。崧泽文化6。大汶口文化I .圆柱罐文化圈II。彩陶文化圈三。丁文化圈

这一文化群体的形成与他们不同的经济基础有关。然而,按物质和文化面貌划分的群体模式与经济类型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对此,或许可以借用苏联考古学的两个概念来表达这种关系,即“共同经济类型”和“历史文化区”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建立在相同的经济生活基础上的,而且还具有意识形态甚至政治内容。

文化交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文化群体之间。如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中也出现了仰韶文化风格的彩陶,类似大溪文化的白陶一般来自中国南方广大地区。但仔细对比三大文化圈,仰韶文化似乎在这个三角关系中更为活跃和强大。一方面,它的彩陶风格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定文化圈的封窑烧陶技术和产品、发达的石磨技术和玉器并没有对仰韶文化产生影响。至于仰韶文化与圆柱罐文化圈的关系,更像是片面的。

仰韶文化之所以成为活跃的一方,与其自身强大的实力有关。近日,笔者有幸在河南灵宝调研。当地已发现120多处史前遗址。据初步统计,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堆积的遗址有70多处,其中三四处遗址占地约50万平方米,北杨坪遗址占地100多万平方米。这些遗址的数量之多、分布之密、规模之大令人吃惊。而且有一些迹象表明,灵宝并不是仰韶文化最中心的地区,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仰韶文化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优势。如果不完全是因为这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至少也是下一个时期文化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文化状况

经过历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涌现出一批高度发达的地方文化,如拥有大型宗教遗址和贵族墓地的红山文化,以大型聚落遗址、贵族墓地和发达的采玉技术为特征的良渚文化,拥有超大型城址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宫殿式建筑等。为了强调这些文化的成就,我们称之为“文明”。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称之为“史前文明”;因其地理位置,也可称为“地方文明”。

我们认为,大规模文化交流与当地文明的崛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一点在有关红山文化的论述中已经指出(注:苏《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1997)。)。良渚文化的兴起也是基于永定文化区内部的广泛交流。要彻底理解这种文化交流发挥作用的机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比这些地方文明,不难发现它们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但在文化表达上各有优势,暗示着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式不同。以良渚文化为例,它的成长迅速而短暂,很快就达到顶峰。在这个突如其来的阶段,良渚文化似乎主要是自我封闭的发展,与前一阶段开放的对外关系大相径庭。在文化的巅峰时期,它开始向外部世界扩张,同时具有许多显著的特征,如高度组织化程序的社会,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突出地位,大量的非生产性劳动支出,享乐的社会生活等等。良渚文化的衰落同样突兀。我曾推测这主要是良渚社会内部调节机制彻底失灵所致(注:赵辉《良渚文化的若干特殊性——论一处中国史前文明的衰落原因》,1996年中国良渚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待发表])。

良渚文化的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最相似的非红山文化莫属。然而,他们的经济生活却完全不同。前者的稻作农业显然不适合后者所在的东北地区,遗迹的宗教思想内容也大相径庭。如果把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进行对比,也可以看出,宗教在后者的社会生活中明显不如前者。良渚文化墓地规模小,聚落分散,与大汶口文化中有大规模公共墓地的村落不同,意味着两者社会组织的差异。这些高度发达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命运。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衰落较早,留下了漫长的苍白期;屈家岭文化转化为石家河文化后,也在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中改变了方向。只有大汶口文化的继承者才有能力与中原文化长期对抗。

这些地方文明在发展和强大的同时,都在不同程度地扩张,在大汶口、屈家岭-石家河早期文化、良渚等文化中更为突出。此时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向北蔓延至河南南阳,这里曾是庙底沟时期仰韶文化的范围。东部的大汶口文化长期占据豫东平原;良渚文化在鼎盛时期曾一度北上,到达苏北连云港。而同时期的仰韶文化则比较薄弱。一方面,前期非常统一的文化观消失了,各个地区的地方特色凸显出来,至少在文化观上,进入了一种孤立的状态;另一方面,即使在仰韶文化腹地,也开始出现来自其他文化的因素。此外,在仰韶文化中,除最西部地区外,尚未发现可与良渚、石家河等文化相媲美的遗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原是一片空寂的状态。由于中原文化与周边地方文明的差距,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文化交流的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期仰韶文化主要是对外施加影响,现在变成了各地文明对中原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视为中原文化区初具规模的时期(图3)。

17cb8a26d7961a76cab3ad449b053945.jpg图3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文化状况

1.红山文化、小河岩文化(牛河梁遗址群所在地)2。仰韶文化晚期,一庙地沟二期文化(大地湾遗址所在地)3。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期(石家河遗址群所在地)5。良渚文化(良渚遗址群所在地)6。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遗址所在地)7。中原文化。

从更广泛的观察可以看出,上面提到的地方文明都位于中原文化区的周边地区。它们几乎同时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互保持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集群(注:张广智《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因此,在描述这一现象时,严文明认为中华文明的发生是多元一体的,简称“多元一体”(注: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而在这个文化集群更外围的地区,比如东北和蒙古草原到西北的戈壁和华南,其文化发展显然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这些地区要么不方便发展农业,要么没有必要积极发展农业。而且这一时期上述地方文明的主要对外方向是中原,所以这些更外围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处于缺乏刺激、发展停滞的状态。以岭南地区为例。在大溪文化时期,北方仰韶文化非常强大,这不仅抑制了大溪文化向北发展,也间接导致其掉头向岭南渗透。于是,我们在深圳和香港都能看到大溪风格的白陶和彩陶。进入屈家岭文化后,长江中游的文化势力大大向北扩张。此时岭南地区的文化是最不明朗的。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当地的考古工作还没有到家,没有被发现;更有可能的是,此时由于缺乏外界的刺激,岭南的文化发展停滞不前,所以文化面貌也进入了一个极其缓慢变化的阶段,以至于我们很难在现有的发现中识别出来。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明显呈现出三重结构。

第四,公元前2500年以来的文化状况

中原地区在此之前就开始吸收周边的文化因素,这种趋势在公元前2500年以后越来越明显。从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出,中原的文化面貌已经从单纯的格局转变为大量的外来文化因素,变得复杂而丰富。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如下:

第一,中原文化出现了十几种新的陶器类型,如鼎、斗、单柄杯、高柄杯、彝、彝、彝、彝、彩陶等。有的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有的受大汶口文化影响,有的可以追溯到长城以北。如前所述,快轮制陶和闭窑烧陶技术的发明,在永定文化区也明显领先一步。

其次,石器制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很多都是来自东方和南方。比如中国中原地区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至今没有发现中间环节,长江流域的文化中也有无数的例子。此外,玉是如何传入中原的尚不清楚,但既然良渚文化中的丛、碧、黄等物在陕西神木、西北边陲齐家文化遗存中均有发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当时的中原地区也会有此物,更何况姚伐三苗的一个主要借口就是“苗人用神”。

第三,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出现了连谏地区的建筑,最早见于大河村遗址,但流行于鄂北豫南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我也推测这种建筑风格可能与长江流域的干栏建筑有关。

第四,在中原地区,目前只在山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见到厚葬的习俗,通过随葬品和随葬器具、墓葬的规模以及墓葬在墓地中的位置来表达被埋葬者的身份和地位。在屈家岭文化、崧泽晚期至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等一系列周边文化中,它们都已明确存在。其中,大汶口文化是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

第五,周边文化中发现的刻字,很可能对日后中原文字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龙和其他动物的雕塑,以及燕和碧等玉器,也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原文化及其继承者所继承。

随着文化面貌的复杂化和繁荣化,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从考古学角度可以与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文化实体————中原龙山文化。而且在与周边文化的冲突中,龙山文化在中原的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取得优势,这从龙山文化在中原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就可以体现出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此时已经衰落。曾经被石家河文化占据的豫南,又回到了中原文化的势力范围。石家河庞大的城址在文化后期也有所衰落,但城址上出现了大量以瓮棺墓地为首的中原文化因素。东部的龙山文化依然强大,但在其西翼出现了一个更接近中原文化的地方型——,可见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发生在中心区域的变化也蔓延到了外层。在江浙一带,良渚文化衰落的同时,浙南山区出现了大型的良渚风格墓地,墓地中还发现了类似闽中谭石山文化的印有花纹的陶器。耐人寻味的是,昙石山文化遗存在粤东地区分布广泛,甚至到达了珠三角口岸,而在这个范围内,广东海丰发现了良渚式的玉琮。在另一个方向,石霞文化出现在粤北。从各方面看,石霞文化是粤北的外来文化,其最接近的面貌是赣江平原的樊城堆文化。我认为把它们看作一种文化的两种地方类型比看作两种考古文化更为恰当。石霞遗址也出土了良渚式玉琮。如果把昙石山、樊城堆文化向岭南的扩张联系起来,再把这一现象放在更大的背景环境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与整个文化格局的变化是有机联系的。

中原文化的崛起是建立在广泛吸收周边文化的基础上的。如果把中原文化的外部因素分为不同的层次,越是来自远方或年代上有一定距离的文化因素,在中原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就越突出。前者,如玉器、象牙、珍宝等。一进入中原就成了上层阶级的特产;后者最典型的例子是丁。这种陶器起源于中原庙底沟文化二期,成为龙山时代中原居民最重要的炊具。与此同时,在它的发源地山东和长江流域,丁虽已奄奄一息,却在中原保存了下来。在二里头文化中,鼎在器物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左传》三年弓玄:“昔夏有德于方,画事于远,牧于金九,铸鼎象,备一切。”《史记孝武本纪》还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指的就是这件事。在二里岗文化中,一方面,鼎作为大众炊具的功能几乎完全被魏取代,另一方面,它成为最重要的一种青铜器。事实上,大部分标志社会成员等级地位的礼器都不是中原土生土长的。对此,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李记就指出,殷墟的青铜器都脱胎于陶器,它们“决不是当时陶器形状的重复”。它们显然是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的仿制品”(注:李记《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1962;《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1968.以上两篇见《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可见,中原上层统治者对遥远的、传统的事物持尊重态度,并将其视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失礼求华”的现象,意味着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在技术、贸易等经济层面进行

这似乎也有助于解释中原文化变得强大的原因,也就是那些曾经繁荣的地方文明衰落消失的原因。所谓中原,就是以天下为中心,四面八方汇聚的地方。在史前文明的集群中,它是物流、情报和信息网络的中心。这种地理位置便于当地民众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成败经验,体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战略经验,最终后来居上。张广智认为,商朝的城市建设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注:张广智《中国青铜时代》,京联出版社(台湾省),1983年)。)。我们可以把这种理解再延伸一点,即中原文化的强大主要取决于政治和阅历的成熟,而不是因为它在经济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前期的那些地方文明处于这个网络的边缘,信息来源狭窄,导致他们政治上的不成熟,社会运行方向的偏差,最终在与中原文化的对抗中逐渐落于下风,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与中原文化直接对抗就衰落了。

因此,中原作为一个文化实体脱颖而出,不仅为接下来的三代文明准备了区域舞台,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空间结构。在这个大趋势下,中原有各种好东西为我所用,有包容、同化、改造一切外来因素的坦荡心理,所以得到了周边群体的认可。因此,中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辐射四方,在人们的思想乃至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如对外服务体系、“中国”的概念等。),也确定了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行动的基本方针。这种持续了数千年的持续而强大的历史趋势,始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

07826a5953dee2d3e4db30a08ead6199.jpg转载来源:《文物》 2000年第1期

中原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赵辉豫剧唱段大全

中原的中心概念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经常使用“中原”一词。学术界基本认为黄河中游包括河南东部、河北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关中。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整合过程中,中原占据着整合的核心地位。在史前文化的格局中,这个中原就在严文明老师所说的“重瓣”的花心里[1]。赵辉老师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双花”格局是何时形成的,提出中原文化区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中国史前文化呈现以中原为中心的三重结构[2],而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走向真正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以后的龙山时期[3]。段红珍老师对“中原”的概念做了系统的澄清。在他看来,中国相对于周围的蛮夷和戎狄,是指自然地理意义上的中原、黄河中下游和人文地理意义上的中部地区。综合起来,是指中国各民族聚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的中原是指今天河南周边黄河两岸地区,广义的中原是指以河南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中原指的是中原的考古文化区[4] 458 ~ 459。段老师提出,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原处于孕育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中原初步形成[4] 463 ~ 472。笔者基本同意段宏真先生对“中原”概念的判断。应该是黄河中游地区的人们,包括现在的豫东、豫北、豫南、关中地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区域及其相对统一的大族群“华夏”,并在形成早期的“中国”后,“华夏人”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方面提出了自我认同的概念。从考古学的角度判断中原,是从黄河中游与周边地区文化对比的突出中心的对比来判断的。中原在中国史前考古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关于中原这个概念是何时形成的,其实很难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界标,以至于老师认为中原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后的龙山时代,而段宏真老师认为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后的夏朝。从理论上讲,中原是一个概念,中原概念的明确地标不是考古文化可以确立的,而是观念文化。所谓观念文化就是精神文化,是指个人、群体和社会的一切精神活动和成果[5]234,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观念和精神产品的总和[5]240。当然,“中原”的概念可以通过精神文化考古的方法形成[6] 18 ~ 34。通过对“中原”概念物化的探索,确立了其概念形成的明确标志。中原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赵辉豫剧唱段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的南迁及其体现中国古代文化中心的南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运动现象。它是在经济中心转移的牵引和政治中心转移的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迁移的。但是,近年来中国与世界文化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世界文化中心一旦转移到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就会进一步促进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过去1000年中国文化中心的南迁,特别是过去100年东南沿海月牙形文化带的形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历史的必然。如果在理论上不能真正认识到这种历史必然性,那么在实践中,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你会失去机会,永远后悔。一、文化中心转移的内在机制经济中心(又称经济重心)是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经济中心的转移是导致文化中心转移的基本的、稳定的和最大的牵引力或推动力。当然,经济中心转移是一个渐进的过渡,是在地理环境变化、社会政治动荡、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从一个地区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根据笔者长期的研究结果,从古代到秦汉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稳定在中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虽然此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但已经开始向东南方向略微倾斜。中唐时期的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经济,导致全国经济中心基本转移到长江流域下游。宋元以来的闲年,由于黄河流域环境恶化,长江流域条件优越,中国的经济中心始终稳定在江南,再也没有回到黄河流域的可能。这种南盛北衰的格局至少会持续几个世纪甚至更久。正是由于这种中国经济中心转移的基本趋势和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格局,使得中国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在北宋末年及其灭亡后相继向江南转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经济中心的转移,其他两类中心的转移就很难实现。一方面,政治中心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形势的不断转变,有时会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斗争一线,对文化中心转移的影响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当两者走向一致时,政治中心往往会促进文化中心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夏商周到北宋灭亡的三年间,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并沿着Xi-洛阳-开封的轴线由西向东缓慢移动。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是Xi安。从秦汉到隋唐,长安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它第一次在汉代,第二次在唐代,把中国文化引向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公元1127年开封的陷落和宋朝的南迁,标志着中国的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以南。杭州和南京曾是骈安王朝的都城。然而,由于塞外游牧民族对农业王朝的威胁尚未消除,明初中国的政治中心北移至赵岩,近百年来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从古代到秦汉,由于中国的经济中心稳定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这里人才辈出,学风浓厚,齐、鲁、关、罗都是重要的学术中心。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有各的理论和地域。学风遍及山东、齐、楚、魏、汉、赵之间的黄淮地区,尤以鲁讲学为最。东汉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达的齐、鲁、宋、楚、汉、魏地区,仍有浓厚的学风。就东汉的行政区划而言,崇州的学风最为兴盛,崇州首推陈留县的兴盛。从三国时期开始,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南略微倾斜,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直到安史之乱,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向东南转移,南方学风经历了600年到700年的逐渐发展过程,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渡时期。唐代学风的全国分布仍呈现北强南弱的总趋势。在学风浓厚的黄河流域,学风的轮廓就像一把以关中为柄的巨扇,扇叶覆盖了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所有省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当时河北路以南的赵州、冀州、柳州。与此同时,南方的学风正在兴起,尤其是长三角和杭州湾。这种情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化中心南迁正式开始。值得注意的是,自唐代以来,福建泉州的学风兴起,历经宋元明清而日盛,最终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又一学术重镇。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彻底转移的关键时期。此时长江流域在文化实力上与黄河流域平起平坐。当然,由于传统势力的支持,黄河流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人才和学风都集中在Xi安-洛阳-开封这条轴线上,其中洛阳作为北宋的“文化之都”一马当先。在南方,福建道是北宋最兴盛的学风,其次是浙江道。福建学风的繁荣明显受到朱的影响。他虽是安徽人,却在福建出生并讲学,形成了所谓的“福建学中心”。2.江浙文化时代宋朝的南迁标志着中国文化“江浙时代”的开始。此后的七八百年间,从长三角到杭州湾沿岸,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辈出,人才荟萃,素有“人杰地灵,文渊盖世”之称。南宋至元明时期,学风盛行于江浙赣三省。南宋学风的分布形成了中国南方自西向东的所谓五大学风繁盛地,即四川梅江、资江流域的四川蜀学、湘江流域的湖南学、赣江流域的陆学、钱塘江流域的浙学和闽江流域的福建学。元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牧羊王朝”,定都在大都(北京),但中国南方学风的大趋势却盛行于北方,尤其是江浙、江西、皖南等地。到了明代,中国的学风南盛北衰已成定局,形成了以江浙赣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学风密集区,尤以苏州为甚。在清朝,年代的风格

根据我们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已更名为院士,下同)籍贯的统计结果,该系242名院士中,来自北方(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的有49人,占全国的20%;南方(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贵州)多达193人,占全国80%。这是宋元明清以来中国人才分布总体格局的延续和发展。在南方人才分布方面,一个明显而显著的特点是学部成员的出生地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江浙闽粤四省,从而形成了与弧形海岸带相一致的所谓“新月文化带”。江苏省位于新月形文化带的北端,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全省教职工58人,远超中国北方八省市教职工总数(49人),占全国近四分之一(24.0人)。仅次于江苏,浙江有40名教职工,占全国总数的1/6 (16.5%)。上海也是人才密集、学术氛围浓厚的重镇,全市教职工11人。福建省现有教职工24人,相当于北京、天津、吉林、辽宁、河南、陕西等6个省市教职工总数,占全国总数的1/1/l0a。广东省有教职工20人,占全国教职工总数的8.3000。3.东南沿海的机会。岁月悠悠,千载难逢,中国的文化中心由北向南转移,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显然,从公元前1900年夏朝晚期的中华文明起源到先秦时代,黄河流域的文明有3000多年的绝对优势;即使在汉唐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北宋时期,虽然中国文化中心南移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中央政府仍然采取了“竭三宝以奉西北”的政策来遏制文化中心的转移。只是在最近的七八百年间,中国的文化中心才完全南移,东南沿海月牙形文化带的形成,距离中华文明起源已有38个世纪。岁月漫漫,机遇向你隐藏。这来之不易,千载难逢。东南沿海的人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个大好机会。2.东亚经济文化地理新格局千百年来,在中国国内文化中心逐渐向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向东亚和东南亚辐射传播,形成了一个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文化圈”。到20世纪中后期,东亚经济文化地理新格局出现,并在20世纪下半叶作为一个具有独特东方魅力的经济文化共同体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东亚经济文化地理新格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区为基础,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太平洋方向辐射扩散,大体形成四个经济文化区。第一带是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带;第二带是包括整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新月牙形文化带;第三区包括四个国家或地区,即韩国、台湾省、香港和新加坡,俗称亚洲“四小龙”。第四区是经济发达的日本。显然,包括东南沿海在内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月牙形文化带,处于非常有利的经济文化地理位置。它不仅背靠腹地广阔的黄河-长江流域,而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面对在东亚率先腾飞的日本和“四小龙”,它有先引进外资和技术的优势。总之,第三区和第四区都在“H

主要参考文献: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E 2夏展:《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编辑廖志红][作者简介]王会昌,男,英姑,1943年生于S,河南南阳人,理学硕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国文化地理》和《古典文明的摘篮与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