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天津冀州汤芳遗址考古发现50余处夏商时期遗存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2 浏览:

光明日报记者刘茜陈建强

近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蓟州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汤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夏商、东汉、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遗迹50余处,出土了数百件不同时期的文物和标本。目前,挖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汤芳遗址位于冀州区渔阳镇汤芳村东南的一片空地上。遗址依山傍水,北临燕山残脉,南临周河(蓟运河)。主体分布在周河北岸的一个小平台上,整体西高东低,东部被土破坏。2019年5月,受天津市文物局委托,取得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许可证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蓟州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正式对该遗址进行发掘。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遗址面积已出露1200平方米,发现了夏商、东汉、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遗址50余处,出土了数百件不同质地的文物和标本。

汤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甘说:“汤芳遗址从上到下发现了三个时期的文化积淀:最上层是明清时期的墓葬;中间的文化积累包括汉代至辽金时期的陶器、瓷器和建筑构件。在最底层文化的堆积中发现的是青铜时代的遗迹,也就是夏商时期的一些遗迹和遗物。”

明清时期,所有墓葬均为带土坑的竖墓,共30余座。墓葬走向基本为西北-东南,规模一般为南北2.4米左右,东西1.2-1.8米,深0.8-1.8米。有夫妻合葬的,也有单人合葬的,单人合葬是二次合葬。在一些墓葬中,头枕和胸瓦是很常见的。随葬品很少,有陶罐、釉陶罐、铜钱等。甘蔡超解释说:“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来看,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明清时期的平民墓葬。”

0be4e9262dbc4b77bbc4a97f3b5d500d.jpg夏商时期出土陶片图片。

二层除部分汉代至辽金时期的器物外,还出土了三座东汉时期的墓葬,均为南北向长坡砖墓。一号墓位于遗址区西北,南北长17米,东西宽5米,墓室深4.3米。它由墓道、地道、前室和后室组成。二号墓位于遗址区西部,平面呈“凸”形,南北长8米,东西宽3.5米,墓深2.2米。它由墓道和坟墓组成。三号墓位于遗址区北部,平面呈“凸”形,南北总长8.3米,东西宽4.5米,墓室深2.5米。它由墓道和墓室组成。“从墓葬的规模和形制来看,级别比较高,目前还在挖掘中。”甘蔡超说。

夏商时期汤芳遗址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汤芳遗址发掘过程中,文化积淀最低的一般是夏商时期的遗存,遗存厚度在20 ~ 40厘米不等。此外,还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灰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碎片。日常生活中的盆和容器是陶器的主要种类,如壶、盆、罐等。陶器以红陶加砂为主,纹饰见绳纹。

天津北部位于燕山南麓。在这个地区发现的夏商时期的遗迹是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文化在北京广泛传播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盛介绍,2005年,冀州首次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3处,收集各类石制品千余件,将天津的人类历史从八千年前提前到一万多年前。2007年,冀州东营坊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时,再次出土了90多件典型的石制品。相关断代样本经国际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显示东营坊旧石器遗址绝对年龄不低于4万年,从而再次刷新了天津人的历史。2015年考古调查还发现,在冀州东井峪骆驼岭为代表的地方,石凿工具有明显的小型化趋势。此次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已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早期,即晚更新世早期或更早,不晚于10万年前,这就把天津早期人类活动的历史推到了一个更长的时代。

这次夏商时期汤芳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首次对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存进行系统、科学的发掘。该遗址的发现及后续研究,对深入了解和探讨京津冀地区夏商时期燕山南麓考古文化交流、互动、文化格局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2019年6月22日06版)

天津蓟州塘坊遗址考古发现夏商等不同时期遗存50余处

20世纪中国考古100大发现是什么?1、北京人头骨化石。

1929年,我国古生物学家、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骨化石,这是古人类史上划时代的发现。

可惜这个头骨化石被帝国主义者偷走了,至今下落不明。在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发现一些人类骨骼化石的同时,还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北京人”用火的遗迹。

2.大汶口遗址

1959年6月在汶河南岸宁阳县包头村西首次发掘,暴露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1974年和1978年,在汶河北岸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墓葬56座,房屋14座,灰坑120多个。主要遗存属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3.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4年至1957年,考古学家石兴邦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大规模发掘,总发掘面积达1万平方米,发现房屋45间,栅栏2道,窑洞200多个,陶坑6个,墓葬250多座,生产工具和家用器具约1万件。

4.屈家岭遗址

屈家岭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城屈家岭村西100米青木荡河与青木荡河交汇的平台上。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

为屈家岭文化命名。1954年发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了大量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5.石霞网站

石霞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西南2.5公里处,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包含了三个时期不同的文化遗存,即石霞文化层、夏商文化层和以夏商至西周时期菱形花纹陶俑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文化层。

石霞文化明显不同于岭南地区的土著文化,少数陶器具有良渚文化的特征。与毗邻北方的江西赣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有些人把这两种文化称为樊城堆-石霞文化。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周口店

百度百科-大汶口

百度百科-半坡遗址

百度百科-屈家岭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

百度百科-石霞站点

天津蓟州塘坊遗址考古发现夏商等不同时期遗存50余处

中国文化起源的代表性遗址有哪些?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是1973年发现的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种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建筑构件等文物7000余件。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种植水稻、最早的木井、最早的编织技术和最早的船浆.河姆渡遗址展示的灿烂原始文化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1979年,这个结论被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红山文化: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红山良渚文化,位于赤峰市东北角,是一种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年至4000年。分布在余杭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遗址群将成为证明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另一处遗址西后渡,位于芮城县中窑乡西后渡村。它是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大约在180万年前。发掘后出土的动物化石有巨狸、鲤鱼、山西竖鹿、糙面竖鹿、粗壮的李牛、山西毛犀牛、三门马、中国古代野牛、晋南麋鹿、布氏羚羊、李氏野猪、那马象等。出土石器数量不多,以石英岩为主,类型有石芯、石屑、剁器、刮刀、三角尖器等。此外,文化层中还出土了一些烧焦的骨头,这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的证据。石器、雕刻鹿角和烧骨的发现,证明这里早在18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该遗址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束河遗址位于芮城县风陵渡束河村一带,北起永济市渡头村北涧,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13.5公里范围内共有17处遗址。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束河文化的代表遗址,地质年代约为60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发现。从1960年到1980年,共进行了五次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毛犀牛、平角鹿、贻贝、德国水牛、二门马、野猪、剑齿象、东方剑齿象、那马象、三趾马等。文物以石制品为代表,包括石核、石屑、石器等,主要原料为石英岩。石器数量不多,种类有剁具、刮具、三角大尖具、小尖具、石球等。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海峪洞遗址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的半山腰。它是山西省唯一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它于1957年被发现,1958年被挖掘。该场地由三个相邻的场地组成。洞穴来自震旦纪砂质石灰岩地区,遗迹和化石来自黄褐色角砾岩。第一个地点发现了动物化石,第二个地点发现了石制品和火的痕迹,第三个地点发现了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该遗址与晚期北京人文化非常相似,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峡峰遗址位于夏县城北15公里、丰村东北的青龙南北两岸的台地上。它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其绝对年龄已由放射性碳定年,从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从3500年到3900年前。场地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它是在1959年春天的考古调查中发现的,于1974年发掘。遗址西部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东部和南部有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的城墙和圆形建筑遗址,北部有东周时期的遗存。该遗址可分为六期,其中一至四期属于二里头文化类型。遗址包括灰坑、房屋、坟墓、水井、壕沟和陶器窑。这些遗物包括工具

东峡峰遗址的发掘对探讨夏文化问题、促进夏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属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尹喜遗址位于夏县卫国乡尹喜村东北,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民国15年(1926年)发现并发掘了60箱陶器、石头、骨头等遗物,其中包括半个蚕茧化石。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掠夺了许多卡车的尹喜文物。1959年至1963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进行了一次调查,面积为500x600米。这些文物包括三个时期的文物: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庙沟、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李三桥。1995年秋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再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景村遗址位于万荣县万全乡景村西北500米处,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2米。民国二十年(1931年),山西省图书馆、北平女子师范学院研究所和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共同发掘了该遗址。出土的炭化谷物中,有小米和高粱,窑址和灰坑裸露。收集了红陶、灰陶、彩陶和混砂陶片。遗址保存完好,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夏县张念镇崔家河村以北的崔家河遗址、绛县横水镇周家庄村以东的周家庄遗址、新绛县张泽镇光村西北的光村遗址、新绛县乔衡镇西魏村以南的西魏遗址、新绛县万安乡马庄村以南的马庄遗址、闻喜县阳峪乡灰坑村以西的灰坑遗址。金圣庄遗址,位于莲花镇县大王乡金圣庄村西;坡头遗址,位于莲花镇县岭底乡坡头村;赵家花遗址,位于平陆县西侯乡赵家花村等地。古动物化石遗址土桥沟化石遗址位于垣曲县古城镇寨里村土桥沟。民国15年(1926年),瑞典古生物学家安特生发现了它。东西10-14公里,南北14-16公里。现已出土甲壳类、淡水软体动物、黄河猴等8种动物化石,距今约5000万年,是国际人类进化和始新世地层的最早资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丹山石化石遗址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丹山石村南龙谷山山腰,发现于1957年。占地50平方米,属于晚更新世。出土有石英石片、三门马牙、鹿牙等化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渡头化石遗址位于永济市寿阳镇渡头村侯建北沟。1953年和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调查,它被确定为通河文化遗址的范围。出土的化石包括象牙、野牛、猕猴、羚羊角以及大量的石核、斧、刀和刮刀。七里坡化石遗址位于平陆县杜马乡七里坡村东南800米的崖口下。1958年11月,发现采集了麂化石。五龙庙沟化石遗址位于平陆县杜马乡大尖北村西200米处。它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150米。沟西侧断层内河流、湖泊相沉积的砂层、砾石层中,堆积层厚2-6米,出土过黄河象、三门马等哺乳动物化石。属于中更新世。小东岩化石遗址位于平陆县东岩村小东岩沟。它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50米。

文物以陶器为主,如高大的大嘴雕像、壶、罐、豆等。以及鼎、钋、爵等青铜器和甲骨文。根据地层和出土实物,不会晚于商代二里岗文化上层,是比较完整的商代方国小城,是研究商代早期历史非常重要的材料。濠城商城遗址位于垣曲县城东南25公里上濠村与下濠村之间的二号遗址,1989年发掘。城市遗址的边长300米,呈正方形。西南角的夯土层、龙山灰坑、多座汉墓中都有早期的陶片。出土的有双环素扁壶、高河仰韶彩陶片和多件汉代瓦片。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调查,该遗址对研究商周及其以前的文化具有重要价值。遗址内有“唐生郝故都”石碑,立于元元年(1328年)。禹王城遗址位于夏县禹王乡禹王村、辛庄、郭里村。它通常被称为“禹王城”,因为据说于霞曾经住在这里。据考证,王宇市为春秋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安邑,秦汉晋时期也是河东郡的所在地。该网站分为四个部分:大城市,中城市,小城镇和王宇寺。小镇在大城市的中心,王宇神庙在小镇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市的西南方。大城市呈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壁均为夯筑,北壁和西壁保存完好,除北壁外,其余壁不直。东墙残长1530米,西墙约4980米,南墙3565米,北墙2100米,外侧有护城河。城北有战国时期的灰坑、灰床,城东后庙新庄北发现一座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中城呈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它的西墙和南墙分别是大城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东墙长960米。城内遗迹丰富,堆积层厚约2米。有战国时期的遗物,但主要是汉代的。从出土文物分析,中城比大成晚一点。小镇总面积75.4万平方米,外形为去掉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米和850米,现存城墙宽度为1。4米。19年秋进行了一次试掘,出土的遗物有大罐、壶、甑、小釜、碗等容器的陶制模型,以及刻有“东三”字样的铲模型、犁铧模型、战车模型、六角形模型、圆形模型、花纹模型等。瓦分板瓦和管瓦,多为云纹圆瓦,此外还有五铢、半便士、铁渣等。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魏城遗址位于芮城县城北2.5公里处,地面可见南北城墙。古城东起柴建村、铁家庄,西至后龙泉村、城南沟村,北至永乐宫以北0.5km,南至永乐宫门前,呈正方形,周长4,500m。留在地面上的城墙高出地面L-7米,城址宽度一般在13-15米之间。城墙为板式建筑,古城东南、西北、东北三角保存完好,城外有月牙形夯土平台。城内有南周遗物、出土的豆、壶、瓦,城西柴建村有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墓葬,出土了几批青铜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壁城遗址位于稷山县城西南5公里的白家庄村西。它的东、西、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