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世纪之交中国史家对中国史学的继承和发展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2 浏览:

由于疫情的拖延,原本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历史科学会议推迟了两年。于2022年8月21日在波兰波兹南举行,为期八天,28日圆满闭幕。与往届会议相比,特别是2015年在中国济南召开的第22届会议,本次会议规模明显缩小,参会人员800余人,其中包括一些在线参与演讲和讨论的学者。这种规模的缩小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防疫需要,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学者无法与会。改革开放后,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积极参加了自1980年以来的每一届会议,他们也是最后一届会议的主人,因此这种缺席是相当引人注目的。其次,俄乌战争爆发,波兰作为乌克兰的邻国,抵制俄罗斯学者出席。第二次是因为疫情和战争,签证申请手续比以前复杂,一些国家的学者没能及时到达。令人稍感欣慰的是,疫情的持续已经让很多人习惯了在线参与。本次大会几乎所有会议都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些中国学者也在网上发言和评论,以填补空白。比如主办方之一的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刘家峰教授和他的学生,上次在墙报的颁奖典礼上做了一个演讲。北京大学高毅教授、中国历史研究所张绪鹏教授和台湾王明珂教授也参加了其他讨论。

7047cd55a416578cc7403d3d7b647f60.jpg会议主会场:Adam Mickiewicz大学Collegium Minus。

按照惯例,本次历史科学国际会议的讨论分为主旨发言、专题发言、圆桌会议和附属学会组织的专题讨论四个层次。这些演讲和讨论的组织和安排,加上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有助于人们一窥世界范围内历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主要目的。笔者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观察,让中国文学界的读者了解当代史学的发展和走向。

6efbd5ad1d3a4d1caaed97d6a464d9d6.jpg开幕式

16676dc0b30b87c5b35d3e8a5402444d.jpg开幕式主旨演讲,由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主席凯瑟琳霍雷尔(左一)主持。

这次会议有三个主题演讲。第一个是“互动途径:动物和人类历史”。第二场是“记忆——考古——身份:身份在古物上的建构”;第三场会议是“走向平衡的历史知识:比较视野中的国家和民族——调查、评级、探索的范例”。与以往均衡安排主题演讲时间的做法不同,本次大会似乎将第一场视为重中之重,照常安排两个全天的讨论,而第二、三场仅安排两天半。第一篇主旨演讲从考察历史走向的角度,考察了历史上动物与人类的密切互动,反映了当代史学的一个明显趋势,即希望走出历史写作长期以来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传统。对了,中国文学中已经有了动物史研究的相关著作。(参见陈怀瑜:《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2019年第三期,《史学月刊》还刊登了陈怀瑜、沈宇斌的动物史文章。走出人类中心的历史研究走向参见王晴佳:《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西方史学二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该领域的主题演讲由“动物主体性”、“人类记载中的动物”、“动物呈现”、“野生与家养动物的管理”四个方面组成,照顾了动物史研究的主要方面,充分展示了动物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计划”,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南2020/2022,28-29。)

动物史的研究自然是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写作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和唯一的途径。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是近年来历史和理论领域的新动向。在开幕式上,三位学者做了主题演讲,其中一位是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印度学者Dupech chakra。查克拉巴蒂早年从事后殖民研究,2000年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将欧洲地方化》。近年来,他的研究重点转向全球环境史,并对人类世的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2021年,他出版了新书《地球时代的历史气候》(一个行星时代的历史气候),从环境史和大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当代世界面临的气候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查克拉巴蒂已经从研究后殖民主义和劳工史转变为当代历史理论家。2017年起,他还当选为国际史学史和历史理论委员会委员。

查克拉巴蒂(Chakra Batty)在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围绕自己历史生涯的转变,题为《资本主义、工作和行星历史的基础》,他的解释是阐明自己的研究如何逐渐走向“去人类中心化”的道路,即如何向人类历史学习(自己的题目3333)。查克拉巴蒂的演讲,从讨论“劳动”和“工作”两个词的异同入手,引用了欧洲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指出了近代以来人类“工作”是如何改变地球自然环境的。因此,他指出,未来的历史研究需要走出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演讲的最后,查克拉巴蒂语重心长地说:“地球在敲我们的门,希望我们不仅把它当作科学思维的范畴,也把它当作人文和历史思维的范畴。”(“开幕式”,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南2020/2022,35。)

因此,动物史、环境史、地球史或“大历史”的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我们希望看到,在历史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并不掌管一切,而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和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它们在方法论上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新兴的历史学派纵横交错,和谐相处,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上面提到的动物史研究的主题演讲,其《动物呈现》和《野生与家养动物的管理》等论文,都非常关注动物生长的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建造的动物园等。)及其变化。同时,如何展示和管理动物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探讨动物的“代理”显然是思想史上的一个话题,希望以此来探讨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的变化。从查克拉巴蒂的学术转向来看,也无法明确界定他目前所从事和倡导的研究是环境史和大历史的专题研究,还是一种历史哲学。因此,如本文标题所示,二者兼得已成为当代历史研究的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学校划分来概括某个人或某项研究。

如果说二者兼而有之是当代史学的大趋势,那么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和表达,则意味着现代学术的跨学科趋势已经在历史研究领域生根开花,成为当代历史著述的一大趋势。从上面提到的动物史、环境史和“大历史”的流行程度来看,二十世纪初以来的历史研究“科学化”趋势,虽然在二十世纪末因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而经历了短暂的衰落,但在最近十年又有所复苏,并获得了更强的势头。由于这些新兴学派的特点,“科学性”从历史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延伸到历史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显然,仅仅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本次会议的第二个主题演讲有助于反映这些学校之间互动和融合的新趋势。如前所述,第二场的主题是“记忆、考古、身份:古代的身份建构”,即从多个学科、多个方面展现全球“古典时代”。就多学科而言,这篇发表的论文显然不是纯历史学家写的。例如,人类学家王明西提交了一篇关于四川三星堆遗址的论文,另一位来自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类学家迭戈维拉尔(Diego Villar)研究了玻利维亚和亚马逊森林中流传的汽船故事。来自荷兰的学者Mirjam Hoijtink讲述了19世纪荷兰考古学家Caspar Reuvens(1793-1835)的故事,他研究了古希腊帕台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并将其运往荷兰展出。同时,这场讨论也充分显示了全球历史的影响力;很多论文关注古代,并不局限于西方,而是涉及北非、北美、西亚、东亚。再者,从它的标题来看,参与这次讨论的学者关注的是后人如何看待、发现和呈现古代,而不是对古代本身的研究。因此,从方法上看,这场讨论也表现出记忆研究与历史研究的高度融合。(“计划”,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南2020/2022,30。)

学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实也是新与旧的结合。众所周知,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历史学家率先推动了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专业化。利奥波德冯兰克和他的弟子们强调第一手史料和档案的重要性,并以研讨会的形式,师生共同检查和鉴定史料的真实性和价值,逐渐为历史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基于政府档案的历史研究,自然以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为中心,把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建构确立为历史写作的主体。以上种种,从二十世纪初开始,都不同程度地被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所接受,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批判的声音。二战后,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现代史学在观念和方法上受到了挑战,如女性史和性别史的发展。指出兰克史学关注男性精英的局限,对劳动史、平民史和“自下而上的历史”的历史探索,使历史学家的观察视角由“俯视”变为“仰视”,历史演变背后有多种力量。全球史、环境史、情感史的兴起,揭示了如果仅仅以民族国家为视角,是无法体现人类历史活动多方面、多层次的互动与交流的。自2000年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以来,全球史已成为当代史学的主流趋势。这一趋势在随后的国际历史科学会议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参见王晴佳:《文明比较、区域研究和全球化——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所见之史学研究新潮》,《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或许正因为如此,德国波鸿大学欧洲史学史专家斯特凡伯杰(Stefan Berger)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对民族国家史这一体裁的演变、特点和意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试图从史学的角度衡量和评价民族国家史写作的得失和价值。2004年,他与其他学者一起,得到欧洲科学基金会的慷慨资助,启动了“欧洲各国历史”的大型研究计划。(Stefan Berger等人,“过去的表现:欧洲国家历史(NHIST)”,ESF科学计划,chrome-extension://efaidbnnnibpcajcglclefindmkaj/http://archives . ESF . org/file admin/Public _ documents/Publications/The _ Writing _ of _ National _ Histories _ in _ Europe _ NHIST _。pdf格式.2022年9月21日接入。虽然这个项目的主要思路是针对欧洲的民族国家史,但伯杰教授还编辑了一本书《书写民族:一种全球的视角》,于2007年出版,将民族国家史的考察从欧洲扩展到了全球。(斯蒂芬伯杰编辑。《写作国家:全球视角》,洪德米尔斯: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07年。又见其中译本:Stefan Berger主编:《书写历史:一种全球的视角》,孟忠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本世纪初,伯杰教授倡导民族国家史的研究,这与当时全球史的发展并不对立,而是相互呼应的。目的之一是回顾民族国家历史的产生、发展和作用,并对其历史作用做出综合判断。1999年,他与马克多诺万和凯文帕斯莫尔合编了《书写民族国家史:1800年以来的西欧》一书,这是伯杰早期关于民族国家史学史的著作。他们三人把这本书第一章的标题列为《1800年以来西欧民族国家的辩护》。(斯蒂芬伯杰,马克多诺万凯文帕斯莫尔编辑。《写国家历史:1800年以来的西欧》,伦敦:路特雷奇出版社,1999年,第3-14页。)在这里,我把原文中的“apologias”翻译成“正名”,这个词也有“道歉”和“辩护”的意思。在写这一章的时候,他们三人用这个词来回顾西欧民族国家史的传统,这在当时的史学界可能表现出一种共识,就是这种写作形式已经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开始受到人们的批判,需要重新命名和辩护。

然而,作为现代历史的主要政治形式,民族国家在当代远未失去其作用。本世纪初全球史和全球视角的历史研究的流行,现在可能反映了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走向的一种“预流”。伯杰对民族国家史的回顾和评价的另一个目的是指出这种历史书写形式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毋庸讳言,进入本世纪以来,民族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呈现出强劲复苏的态势。比如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企业家唐纳德特朗普用“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第一”等民族主义口号参选并获胜,就是一例。本次会议的第三个主题演讲,题为“走向平衡的历史知识:一种在比较视野中研究、叙述和阐释国家和民族的范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史学妥协新旧、平衡全球史和民族史的倾向。事实上,从演讲的设计和发表的论文来看,组织者已经努力考虑到民族国家的历史和全球历史。从它的副标题来看,民族国家无疑是考察的重点,但参与者的论文具有全球范围:有来自欧洲(重点是中东欧)和东亚(日本)、南亚和中东的例子。主旨演讲的组织者有三人:波兰学者托马什施拉姆、捷克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内克和匈牙利学者阿提拉帕克。(“计划”,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南,2020/2022,第31届。)施拉姆是波兹南亚当米凯维奇大学历史系外交史荣誉退休教授。他也是本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筹备委员会成员,而亚当米凯维奇大学是本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所在地,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面享有盛誉。这次演讲的欧洲部分重点是中东欧,这和这三位学者的背景不无关系。换句话说,在世界范围内,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程度和趋势并不一致。如果说20年前斯特凡伯杰和他的同事们讨论西欧的历史还需要捍卫和平反民族国家史的传统,那么在西欧以外的地区,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史的书写从那时起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直到今天。今年以来欧洲局势的突变以及东欧国家对此采取的立场无疑有助于证明这一现象。

事实上,上述汇聚新旧、融合流派的当代史学趋势,除了主题演讲之外,在其他环节也有明显的表现。从各个层面的发言和讨论来看,全球史/比较史、女性/性别史、环境史、记忆研究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方的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愿意采用的路径。但有趣的是,与会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并不局限于一种思路和方法,往往是两者兼而有之,反映了本文所概括的当今历史学派“消失与融合”的大趋势。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作为本文的结尾。在第十二场专题讲座中,来自法语国家的学者组织了“L ' Histoire du Motdans le vocal politique et social”,结合概念史、思想史、政治史和社会史,考察“民族主义”一词的历史。第18次会议题为“移徙和社会政治创新。比较历史案例研究”,将移民史的研究与政治史、社会史相结合,采用全球比较的视角。第23场的题目是“共享空间,冲突的记忆?跨宗教记忆场”(共享空间,冲突记忆?Interreligious lieux de mmoire),而第26场是“穿越海洋:西班牙北美帝国与物品、人和思想的流通”(穿越海洋:伊比利亚美洲帝国与物品、人和思想的流通),前者结合了记忆和宗教的历史,后者从全球历史的角度研究海洋和帝国的历史,涉及思想、商品和移民的历史。(“计划”,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南2020/2022,44,50,54,57。)

eb0ce476f2574d20fbb3f7d4ea69abad.jpg Adam Mickiewicz大学合唱团在开幕式上的表演。

与主题演讲相比,圆桌讨论意在围绕一个主题,所以在具体做法上略有不同。在本次会议的圆桌讨论中,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相对较多。例如,第五次圆桌讨论的主题是“相遇和相随:全球历史中新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第七场是“从性别作为有用的范畴到反性别歧视”。第17场是“重估历史方法论:经验在历史知识中的价值”,分别讨论了全球史、性别史和历史理论的发展方向。(“程序”,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纳,2020/22,63,65,75。)第17次圆桌讨论会由史学与史学理论委员会成员组织,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荷兰史学理论家弗兰克安克尔斯米特(Frank Ankersmit)的相关理论。顺带一提的是,作者作为该委员会的理事之一,还参与组织了史学与史学理论委员会在会议上关于史学方法论的专题讨论,题目是“东亚与欧洲的史学方法论来源”。从比较东西方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演讲人除了我自己,还有意大利学者爱德华多托塔罗洛洛,波兰学者达维德罗加兹,日本学者冈本崇弘。罗嘉熙最近出版了一本书《中国的历史哲学》,而冈本在今年年初与我和李一起编辑了《西方史学在东亚:传播、评介和比较》。(“计划”,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南2020/2022,91。另见达维德罗加兹,《中国历史哲学:从古代儒学到十八世纪末》,伦敦:布卢姆斯伯里,2020年;冈本道宏李合编。亚洲的西方史学:流通、批判与比较,柏林/波士顿:德格鲁埃特出版社,2022年。)

b92820b38abfec693520a8e8db684f68.jpg闭幕式上表演波兰作曲家伊格纳齐杨帕岱莱夫斯基的作品。

附属学会安排的圆桌讨论和专题讨论也体现了历史学派交叉融合的趋势。例如,圆桌讨论包括“罗马教廷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革命”和“妇女与全球移民”,前者结合了欧洲教会和政治革命的历史,后者突出了妇女在全球移民历史中的作用,呈现了多个视角。《战争中的平民:一战东线的妇女、儿童、难民和战俘》(战争中的平民。《东线战争的妇女、儿童、难民和主犯》)、《家族记忆与过去的代际传递》、《全球视野中的革命民族主义》等发表的论文也融合了近年来新兴历史学派的不同视角和进路,如战争史、记忆史、妇女史、家族史、儿童史、全球史等等。(“程序”,第二十三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波兹纳2020/2022,83,85,90。)总之,正如我在2020年《光明日报》的理论版中指出的:“就当代史学的发展趋势而言,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无流派之分。因此,一个新的历史学派的兴起往往需要兼顾其他相关的研究兴趣,同时又必须与历史这门学科相联系。”(王晴佳:《情感史的兴盛及特征》,《光明日报》理论版,2020年9月7日)本次国际历史学会议的召开,不仅印证了上述观察,也进一步表明,历史学派的合并与整合已成为当代历史研究的主要趋势,值得历史实践者的关注和重视。

推荐阅读

姦美丽女邻居-【2024年5月更新】

​盛夏的夜晚,天气热得厉害,我无聊的躺在床上,空调呜呜的发出轰鸣,搞得人心烦意乱。在北京,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象我这样悠闲的住在四合院裏过日子了,我们家祖传了一栋拥有八间房的大院子,现在,就我一个人住,很自

2024-05-29

楼上的女房客-【2024年5月更新】

​当时因为父母长期在北部工作,我也住腻了阿嬷家,于是跟父母商量之后,在学长的帮助下住入了他们家的宿舍,学长他妈妈为了方便管理所以只收女生,我是第一个男生!但我不知是不是刚好,我被安排在1楼的房间(上面有2层+顶楼晒衣间

2024-05-29

圣诞节大餐-【2024年5月更新】

​午两点三十分。苏炳发现自己竟然一觉睡到了下午。今天是平安夜,家家都在准备圣诞大餐,他要在部里值班,而且,他的家在千里之遥----内地是不放圣诞假的。到尖沙咀看圣诞灯饰,晚上顺便找点什么吃还是免了吧,徒然引起

2024-05-29

台中逢甲夜市的艳遇-【2024年5月更新】

​因为以前熟识的同学将要完成终身大事所以当然义不容辞的南下喝喜酒兼帮忙。好一阵子沒有回来台中了,也很一阵子沒有回到学校走走了。台中变了很多,学校变了很多,我也变了很多。把车停在远离热鬧地方的二校区,我以

2024-05-29

老婆开车全裸-【2024年5月更新】

​? ?喜欢打高尔夫很多年了,目前加入的球队有五队。每年,球队都会举办国外例赛,今年也不例外。年中,我参加一个球队去马来西亚打球,共五天三场球。因为住在中部,旅行社有游览车接送机场的服务。但即使这样,因为团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