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奇闻异事

殷墟甲骨文分期研究 殷墟最新资料

奇闻异事 发布日期: 2023-03-11 浏览:

殷墟文化作为商代晚期的典型文化,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其文化面貌前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了深入研究殷墟文化,有必要对出土的考古资料进行考古分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殷墟考古分期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现在,我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谈一些拙见,供大家参考。

一、殷墟文化时代

经过近80年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不仅文化分布和总体布局已经明确,而且殷墟文化的时代范围也已基本明确。

据传世文献记载,殷墟是商代晚期盘庚迁殷后建立的都城。不久前,考古学家在环北河北岸发现了环北商城()。学者认为可能是盘庚迁殷时的都城。目前殷墟发现的商代考古遗址和墓葬,具有早期特征的商代文化遗存一般在盘庚迁殷之后。据长期从事殷墟研究的学者判断,在盘庚迁殷之前,殷墟没有商代文化遗存。过去,一般认为殷墟文化的下限是帝辛的灭亡,但也有学者指出,殷墟文化的下限可能会持续到西周早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殷墟作为商朝晚期的都城,在周武王西部的商朝灭亡后并没有被摧毁。其灭亡的时间大概是周初,“三狱之乱”引发周公东征,其时间大概是周公摄政第二年之后。根据我们的年代测定,大约是公元前1023年。殷死后到周代殷墟游玩时,看到自己的宫殿被毁,地上长满了玉米和麦子,有些殷人听了都流鼻涕。可见,殷墟被毁后,部分殷遗民继续生活在殷墟,其文化还将延续一段短时期。在考古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文化的转型总是滞后于政治统治的转型一段时间。因此,从考古资料分析来看,殷墟文化应该是从盘庚迁徙到帝辛灭亡,甚至到西周早期的文化遗存。

根据《竹书纪年》年古书的记载,商朝从盘庚走向殷,直到帝辛灭亡。大约273年,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就在今天的殷墟。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从盘庚到帝辛,商代晚期有8代12王,继承关系见表1。

表1商代晚期王氏家族继承表

54a1e2bc50376d94a785221b870890f0.jpg虽然商代晚期的累计年份比较清楚,但总共是273年。但由于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古史年表存在诸多疑点,许多推论仍难以令人信服。因此,近年来“夏商周断代工程”以[14]C断代和殷墟文化分期为基础,经甲骨分期和殷墟分期确认,结合文献记载、甲骨卜辞天文记录和历法资料,对商代晚期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了一些年代学结论。这些结论在学术界仍有争议。

我们在研究殷墟甲骨文中记载的五次日食的笔记和铭文时,还根据推算的日食时间和文献记载的相关信息,推断出商代晚期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27年。同时估计商代晚期诸王的历史年龄大致如下。考虑到殷墟最新的文化遗存可能包括西周早期的文化遗存(11),其历史年代可能会延长一段时间。

a6167cfb1a3fe25fcba897615d0ba863.jpg如果不做特别精确的表述,殷墟文化的历史时期是从盘庚迁徙到帝辛灭亡,包括

在殷墟发掘开始后不久,学者们开始关注殷墟文化的考古分期。最早对殷墟文化进行分期探索的学者是董作斌。在殷墟发掘之初,他就思考过如何把甲骨文材料的时代分开。1928年,在第一次发掘殷墟后,董作斌注意到小屯北朱地、刘地、张地的甲骨文材料在字体、例数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并推断这些现象可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12)。1931年,著名的《大龟四版》在殷墟“大连坑”南面的长方形坑中出土后,他试图用考古学的方法对甲骨文进行考古分期,提出了用坑层、与器物匹配、崇帝、忠民、文笔、用汉字、书法为标准来区分甲骨文的数据年代的标准(13)。1933年,董作斌在此基础上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一文,系统论述了他比较系统的甲骨文分期理论(14)。他根据世系、贞节、坑位、国、人、物、语法、字体、书法等十个标准将甲骨文分为五个时期,如下图:

第一期:盘庚、肖鑫、小艺、武丁(二与四王)

第二阶段:祖庚和祖嘉(第一世界的两个国王)

第三期:严新和康定(二世和二世国王)

第四期:武邑、文定(二世、二世王)

第五期:狄义和帝辛(二世和二世王)

这是甲骨文研究史和殷墟文化研究史上划时代的杰作。它使得一直处于混乱状态的甲骨文资料开始分时段,变得有条不紊,有条不紊。同时也为殷墟文化的考古分期提供了依据和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研究殷墟文化的考古分期奠定了基础。虽然董适的分期理论在后世学者的研究和讨论中仍需修正和补充,但它仍是甲骨文分期研究和殷墟考古分期研究的重要依据。

1936年,董作斌发表了《安阳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字》,根据出土“大龟版4”的灰坑中的文化积淀划分了不同的层位,并根据不同层位文物的主要特征和陶器与甲骨文的共存关系将坑中的文化积淀划分为两期。他将“大龟四版”的灰坑及其相关文化现象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打破灰坑的墓。当时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和灰坑的内容无关。二层是灰坑的上层,有灰红绳陶、灰素陶、刻陶、釉陶、卜筮甲骨等。第三层出土灰红绳陶、非刻陶、釉陶。根据这些“殷墟晚期常见文物”的差异,董氏将此灰坑分为两期,并推定出土的第三层“大龟四版”为严新、康定时期的文化积淀(15),其意见大体正确。这是用考古学方法对殷墟进行分期的一次重要尝试。

1948年,李记明确提出殷墟青铜器可分为四期(16期)的观点,并首次将甲骨文以外的殷墟文物进行分期,开创了全面分期研究殷墟文化的先河。

对殷墟考古分期的综合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5年,马德智等考古学家对1953年发掘的166座墓葬进行分析时,将其定为殷晚期(17)。1958年,吴汝祚从地层关系、器物形制组合等角度对他们的分期观点提出异议,提出小屯殷时期殷墟文化应分为早、中、晚三期(18)。

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对大寺孔村殷墟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根据发掘中发现的文化重叠关系和出土陶器的不同特征,将殷墟文化划分为大寺孔村一期和大寺孔村二期两个时期,并分别对其时代进行了初步推断。得出结论:大寺孔村二期大致为董作斌侯家庄遗址的第三层,第一、帝辛侯家庄遗址的第二层。

同时,邹衡在对郑州商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也根据20世纪三五十年代殷墟发掘所获资料,对殷墟文化的分期进行了探讨。他把商文化的发展顺序分为五个时期,并列举了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

8f9a009b8b33d04d6314b4ff9faa7db9.jpg他还推测小屯早期相当于甲骨文分期中的零期,即盘庚期、肖鑫期和萧也期;小屯中期相当于甲骨文分期的第一至第三期,即武定、祖庚、祖甲、隋欣、康定时期;小屯后期相当于甲骨卜辞的四五个阶段,即武夷、文鼎、棣夷、帝辛时期(20)。他的分期系统为我们研究商代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1962年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发现了一个晚于大四孔村一期、早于大四孔村二期的灰坑,于是将这个灰坑所代表的时期定为新大四孔村二期。同时,根据发掘中获得的地层关系资料,他们将原来的大寺孔村二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分别划为新三期和大寺孔村四期。结合甲骨文和与陶器共生的青铜器的分析,推断它们相当于甲骨文的第三、第四、第五期,即严新、康定、武邑、文定、帝辛地邑时期,甚至可能持续到西周早期。他们认为大寺孔村殷墟一至四期基本代表了殷墟文化的发展序列,并将大寺孔村一、二期称为殷墟文化早期,而大寺孔村三、四期称为殷墟文化晚期(22)。应该说,这个分期意见形成了后来殷墟考古工作和文化分期的重要依据。他们的意见可以用下表表示。

0a49e3b5a0ed09bf74a092443863c071.jpg 1964年,邹衡对殷墟文化的考古分期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将其分为两段、四期、七组。所谓两个阶段,就是把殷墟文化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那么在殷墟文化早期又分为一期和二期两个不同的时期,在殷墟文化晚期又分为三期和四期两个不同的时期。同时,他将二期至四期分为两组,将一期视为一组,构成了殷墟文化的七组分期系统。他划分的第一组,大约相当于甲骨文分期的0时期,即盘庚、肖鑫、萧也时期;第二组相当于甲骨文分期的第一阶段,即武定时期;第三组是甲骨文分期的第二阶段,即祖庚和祖嘉时期;第四组是甲骨文分期的第三阶段,即严新和康定时期;第五组是甲骨文分期的第四期,即武夷期和文鼎期;第六组是甲骨文第五期的前半段,即第一期;第七组是帝辛期(23),大约是甲骨文第五期的后半期。他的分期系统非常详细和灵活。他的分期意见大致可以用下表表达:

bd16925e9800d223298213e0c06a95f7.jpg邹的分期系统是在殷墟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借助甲骨文的框架而建立起来的新系统。他的系统有许多方便之处。文化遗存可以细分的时候,就可以分组。如果不能细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或两个阶段,这给考古工作处理分期问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难能可贵。1979年,他在负责编写北大考古教材《商周考古》时,对殷墟文化采用了新的三段式方法。他的新分期法本质上是其原始四阶段分期法的变体。不同的是,他把原分期体系中的殷墟文化第一期归入二里岗文化的上层,称为早商文化晚期,把原殷墟文化第二至第四期归入商代晚期,由此划分出晚商文化的早、中、晚期。他的早期商文化,即殷墟文化一期,相当于郑州二里岗文化、河北藁城、济南大辛庄的上层,时间大约在武定以前。晚商文化早期以殷墟文化二期为代表。从他列举的陶器来看,晚商文化早期实际上是大司空文化的第一期,被认为相当于甲骨文分期的第一、二期,时间为武定、祖庚、祖甲。晚商文化中期是殷墟文化的第三期,大致相当于甲骨文分期的第三、四期,处于严新、康定、武夷、文鼎时期。商代晚期是殷墟文化时期的第四阶段,大致相当于甲骨文时期的第五阶段,处于第一和帝辛时期(24)。邹对这次考古分期的看法也可以列举如下:

9230f4c0c14b10e9788f25d08e6afd65.jpg应该说他的分期新思路太过粗糙,但在具体的考古实践中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1973年小屯南帝发掘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获得了相当数量的甲骨文及其共存陶器和相关地层关系的资料。根据这些新的考古资料,他们提出了殷墟文化的三阶段考古分期法。根据小屯南地的发掘现象,他们将小屯南地的文化遗存分为三个时期:小屯南地早期、小屯南地中期、小屯南地晚期,其中小屯南地早期相当于大寺孔村一期,即早期殷墟文化;中期小屯南地分为两组,第一组因缺乏可回收的陶器而不清楚,第二组与大寺孔村三期相同,属于殷墟文化中期。小屯南地后期相当于大四空村四期。同时指出小屯南早中期之间还有一个缺失环节(25)。这个分期意见也可以列举如下:

18f1e18b46dd9163d44548f3b7b3b559.jpg本质上,这个分期意见与殷墟文化分为大四孔村一至四期的分期意见没有本质区别。除了小屯南中期群面貌不清,早中期之间缺乏联系外,可视为将原始殷墟文化划分为大寺孔村一至四期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其分期依据仍是基于将原始殷墟文化划分为大寺孔村一至四期的分期体系。前期和中期之间的缺失环节是否有一定的联系,中期组和中期组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联系,现在还很难判断。但通过对小屯南殷墟文化分期的研究,可以看出,将殷墟文化划分为大寺孔村一至四期的原始分期体系总体上是可行的。

难能可贵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家发现殷墟文化第一期的上限可以早于武定,第二期可以早于武定(26)。

1986年,郑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bcd770e90c4a7d477f146a1726f7ac73.jpg她的分期意见使原来的分期体系更加细化、系统化,已被考古学家所接受。

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整理1959年至1961年北圃发掘资料时,也根据发掘资料提出了三阶段建议。他们将苗圃北部的殷墟文化遗址划分为苗圃一、二、三期,其中苗圃一、二期与大司孔村基本相同,三期与大司孔村相当,但墓葬划分为四期时,一、二、三、四期与大司孔村相同。实际上,苗圃北部文化遗址的分期与大寺孔村的分期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对原有的四阶段法进行了粗略的划分,相当于将相当于大寺孔村三、四阶段的文化现象称为苗圃三阶段。他们的分期意见可以列举如下:

e3990a02b994a75315d0bc40fc96daaf.jpg实际上,他们的分期意见是将新的考古资料纳入现有的大四孔分期体系,既丰富了殷墟原有的考古分期体系,也验证了原有的考古分期体系是完全可靠的。

同时,他们在分析殷墟西部墓葬时,也将殷墟西部墓葬分为三期,相当于大寺孔村的二、三、四期,无疑是以大寺孔村为分期框架的(29)。可见,目前广为认可的殷墟分期体系,是以大寺孔村的分期框架为基础的。

上述分期系统在殷墟发掘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证明是可行的。通过与历年甲骨文和出土陶器的对应研究,可以将上述分期系统与甲骨文中的分期系统对应起来,并将其与商代晚期商、王的继承关系及其历史年代联系起来,大致得出殷墟文化分期的基本结论(30)。我们不妨用下表来表示:

dc58b5671a522b098018b1f030bf8248.jpg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考古分期中的历史时期,都是继承了甲骨文分期和断代研究的框架而确立的,其中以商诸王在位为界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考古文化不会在每一个商王更替后立即发生变化,也不可能与遗址、墓葬中遗物的文化面貌变化同步。所谓分期,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框架,并不能视为一个死板的教条。殷墟文化中许多文化因素的变化是不同步的,例如陶器和青铜器的变化是不同步的(31)。

第三,一些讨论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殷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体系,基本上是以大寺孔村为分期依据的。这一体系将殷墟文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受甲骨文分期观的影响而逐渐形成。毫无疑问,这种四级划分体系在殷墟发掘和殷墟文化研究中得到了长期实践和理论分析的验证,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然而,随着野外工作和研究的进展,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出现。首先,现有的以大寺孔村四级划分为基础的殷墟文化四级划分,已经不能涵盖考古实践中新发现的考古材料。

1980年,殷墟东三家庄发掘时,发现在发掘的8座墓葬中,M3和M4的随葬品种类和组合在大司空一期(32)中较为罕见。为了弥补原有的殷墟文化四级体系的不足,将这种明显早于大寺孔村一期的文化,暂时归入殷墟文化一期的范畴,仅将殷墟文化一期早期列为变通措施(33)。1987年,考古人员在小屯东北发掘了灰坑(87AXTH1)(34),与三家庄墓大致相同。他们对文化现象有了更好的理解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类似于三家庄M3、M4的文物被发现,如殷墟发掘中发现的M232、M333、M388号墓(35),其中出土的器物与三家庄基本相同。目前,学者们对这一阶段的年龄仍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将这一阶段划分为“早商文化晚期”,即二里岗文化上层,与河北藁城早商遗址和济南大辛庄早商层同时(36)。有学者强调,这一阶段的文化虽然早于大寺孔村一期,但从出土青铜器的形态、文字和陶器分析来看,与郑州二里岗文化有较大差异,仍接近殷墟出土的晚期遗存。应该是殷墟文化的一个早期发展阶段,不能在迁殷之前并入盘庚。并指出郑州二里岗文化的上层与这一阶段仍有差距,这一阶段的文化遗存应属于盘庚迁殷后的殷墟文化,其绝对年代应相当于盘庚迁至孝义时期(37)。这个观点应该说是相当有见地的。

然而,最近环北河北岸环北商场的发掘又带来了新的问题(38)。洹北花园村遗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考古学家在洹河流域的调查中发现(39)。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人员在三家庄以东发掘墓葬时,发现殷墟第一个灰坑直接打破了相当于三家庄期的墓葬。根据层位关系,可以断定三家庄期应早于殷墟期,两器的类型和形状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器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年轮缺失。因此,毫无疑问,殷墟一期文化的早期是从三家庄期直接发展而来的。1997年,环北花园庄遗址发掘后,考古人员发现环北花园庄有早、晚期文物,相当于三家庄阶段。由于当时发掘面积尚小,出土的完整陶器较少,未作详细分期(40)。1998年、1999年秋,为配合殷墟发掘70周年研讨会和“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人员在环北花园村以东进一步发掘,不仅发现花园村遗址及其周围的京广铁路是一座比小屯附近建筑遗址更早的城址“环北商城”,还获得了一组重要的地层关系和一批比三家庄期更丰富的实物资料。目前考古学家普遍将原三家庄戏台更名为花园庄戏台。有学者根据花园庄最新发掘资料开始断关系,分析陶器,提出花园庄期应与殷墟文化一期分开,分为两个阶段,即花园庄期一期和花园庄期二期,指出花园庄期一期与二里岗二期(即白家庄期)接近,略晚一些, 且花园庄期二期略早于大寺孔村一期,时间与大寺孔村相同。 经过学者研究发现,花园庄期第一期晚于二里岗上阶第二期(即白家庄期),尤其在器物组合上,与二里岗上阶第二期有较大差异。因此,花园庄期第一阶段不仅晚于二里岗上阶段第二阶段,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着缺失的环节(43)。换句话说,花园别墅期是紧随大寺孔村一期之后的一个独立期,可分为一期和二期两个阶段,一期与二里岗上层还有一定差距。一般认为,大寺孔村一期的时代相当于武定早期,这一点已被花园村以东H3出土的甲骨文和托吉绍(44)的共存所证实。目前,花垣砖的时代

最近,一些学者认为花园别墅时期的第二阶段是从盘庚到肖鑫和孝义,并提出如果这一推断是正确的,那么花园别墅时期的第一阶段应该早于盘庚。至于何时能提前到达,具体跨度能覆盖多少王石,还有待新数据进一步讨论(46)。

同时,也有学者提出,花园别墅期的第一、二期属于中国商文化,分别是商文化分期系统的第二、三期(47)。所谓中华文化,就是商代中期的文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考古界就已将商代的考古文化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当时所谓的中国商文化是指殷墟文化之前的二里岗文化。按照当时的历史年代,“唐聚豪应属商代早期,盘庚应属商代晚期,而迁殷,何家贾迁庚,皆是如此。20世纪70年代末,邹衡在探索夏文化时,把原来的早商文化当作夏文化,原来的中商文化二里岗文化成为新的早商文化(49)。在这个新的分期系统中,中国商的概念消失了,只有早期商和晚期商两个阶段。长期以来,考古界习惯于将商文化视为以二里岗文化为代表的早期商文化和以安阳殷墟文化为代表的晚期商文化(50)。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者们开始提出中国商文化的概念(51)。此后,有学者认为二里岗晚期与殷墟早期之间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分期,对商文化采用三段式分期法更为合适(52)。有学者以郑州小双桥遗址为线索,提出华商文化应始于钟鼎迁址,止于武定前的萧也,可分为白家庄上层和小双桥为代表的早期华商时期。以藁城太西M14为代表的商中期;商代晚期(53)以“殷墟文化一期”为代表。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商文化”的概念及其将中国商文化分为上述三个时期的观点在考古界流行开来(54),也有学者据此建立了商代考古文化序列,对中国商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55)。但是,把殷墟一期早期的文化遗存从殷墟文化中分离出来,纳入“中国商文化”三期,仍然是不妥当的。按照目前考古界的普遍看法,环北花园村环北商城仍在殷墟范围内,其文化遗存无疑属于殷墟文化范围,这应该从盘庚迁殷说起。如果把花园庄时期的殷墟文化纳入中国商代文化,殷墟文化只能从现在大家公认的殷墟晚期,也就是武定早期开始,以此把武定之前的盘庚到孝义三王与殷墟文化遗存割裂开来,是不合理的。关于环北商城的性质,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如殷都(56)、何家甲(57),是盘庚迁殷时所建。甚至有观点(58)认为,无论是盘庚移阴的可能性,还是何家贾居阴的可能性,都不可忽视,可能“此起彼伏”地发生了。但据文献记载,在何家贾、商王、盘庚之间,有四代七王。何家贾迁后,商王的下一代祖彝随即迁邢,再经祖辛、祖定后迁选,直至南庚杨家,再于盘庚由选迁殷。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要证明环北商城曾经是一条河商城,就需要在考古中确认环北商城有属于先商时期,即白家庄时期或白家庄附近的宫殿祠堂或城墙等夯土建筑遗存,也有属于殷墟一期早期或大寺孔村一期附近的宫殿祠堂或城墙等夯土建筑遗存。此外,必须证明这些夯土建筑,如白家庄时期或接近白家庄时期的宫庙或城墙,是在新建的“殷墟一期早期”或夯土建筑遗迹(如白家庄时期的宫庙或城墙)之前被废弃很久的

根据目前的发掘资料,还很难确立环北商城就是何家贾居住的地方。即使环北商城的年代可以提前到和阗嘉时期,其驻留时间也极其短暂。如果考虑到上述花园别墅期的第一期不仅晚于二里岗上层的第二期,而且两者之间还有差距(60),显然很难排除是盘庚迁居殷后居住在环北商城的人所创造的文物。既然殷墟的名称始于盘庚迁殷,而环北商城又在殷墟范围之内,那么就没有理由把花园村文化遗存从殷墟中分离出来,列为中国商文化的第三期。

在殷墟文化分期的研究中,有学者注意到,除了参考甲骨文的分期框架外,还应考虑殷墟文化中代表性青铜器的分期(61)。由于青铜器的发展变化与陶器的发展变化并不同步,而且出土的陶器数量比青铜器多得多,所以除了充分考虑文化层的重叠以打破关系外,考古学家总是把陶器分析作为殷墟文化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必然的。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对青铜器进行了独立的分期研究,得出了相对独立的分期体系(62)。但最近学者根据青铜礼器的发展规律,对青铜器进行了分期(63),与根据陶器分析制作的接近。应该说这是很可喜的。分期意见如下:

a49d8793c073aa63d3a42a75ef2ce108.jpg其实花园别墅期,也就是他所论述的青铜器分期中的第一期,也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如M 3三家庄出土的青铜鼎80JM 3 2明显早于花园庄M10出土的青铜鼎99AHDM101。因此,就青铜器分期研究而言,园庄期也可分为早、晚期。

如果考虑殷墟文化的考古分期和相应的青铜器、陶器的分期,殷墟文化合理的分期应该是将现存殷墟文化第一期早期之前的前三家庄期列为新殷墟文化第一期,再细分为新殷墟文化早期和晚期。然后,将殷墟文化一期晚期的大寺孔村一期和殷墟文化二期的大寺孔村二期分别作为新殷墟文化二期的早期和晚期。现在新殷墟文化有三个阶段,可以细分为早期和晚期。大四空村三期为殷墟文化三期,大四空村四期为殷墟文化四期,分别列为新殷墟文化四期、五期。我们可以将目前可以识别的结果综合成表11:

8fb920ff4406b14033e8c0d168d64aea.jpg我们认为,殷墟的合理分期应综合已有的殷墟出土陶器、甲骨文、青铜器的分期研究成果,形成上表所示的新的综合分期体系。

虽然对殷墟文化分期的研究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考古学家多年来在殷墟范围内不断有新的发现,相关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相信随着殷墟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会有新的资料拓宽我们的视野,殷墟文化分期的研究也会不断深入,不断提出新的更合理的观点,形成更完善的体系。

注意事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课题组,1998年10号,《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第15集,《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2004。

(42)(43)(60)汤继根、徐广德:《洹北花园庄遗址与盘庚迁殷问题》,《中国文物报》 1999年4月14日;杨希章,许广德,高伟:《盘庚迁殷地点蠡测》,《中原文物》,2000年1号。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62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8号。

见《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史记宋微子世家》等。

范宇舟和周燕:《西周余文历谱与历史年代探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

后来姬子到了周朝,觉得自己的宫殿被毁了,就生了小米。姬子伤害了他,但他不能哭。作为他身边的女人,他想哭,所以他写了《麦秀》来歌颂这件事。他的诗说:“麦秀渐至,玉米油。他好狡猾,对我不好!”所谓狡子也,尴尬也。阴人闻之,皆泣。

有学者认为殷墟文化始于武定。参见杨希章:《殷墟的年代和性质问题》,《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顾斐:《殷墟王陵问题之再考察》,《考古》 1994年第10号。应该说,不仅与历史记载不符,也与殷墟发掘实际不符,所以不予采纳。

古书《竹书纪年》记载:“盘庚即位,自选后迁北蒙古,称殷。”我也记得:“从盘庚迁殷到其灭亡,二百七十三年不迁都。”见《水经洹水注》引文,《史记殷本记》节《正义》引文为“773年”,王国维根据朱幼增《汲冢几年存真》校对修改为“273年”。参见方世明、王秀玲:《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

参见范玉舟:《甲骨文月食纪事刻辞考辨》,《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1)(21)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62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简报》,《考古》 1964年第8期;汤继根王涛:《殷墟第四期文化年代辨微》,《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12)董作斌:《殷虚文字甲编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年。

(13)董作斌:《大龟四版考释》,《安阳发掘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3号,1931年。

(14)董作斌:《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种外编,《庆祝蔡元培老师六十五岁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

(15)董作斌:《安阳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字》,《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1936年。

(十六)李记:《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卷,1948年。

(17)马德之、周永贞、张云鹏:《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9卷,1955年。

(18)吴汝祚:《安阳大司空村的殷墓是否全属晚期——对“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中殷代墓葬年代的商榷》,《考古通讯》第3号,1958年。

(1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581989年殷墟发掘报告》,《考古》,1961年2号。

(20)邹衡:《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文化遗址》,《考古学报》 1956年第3期。

(2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62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8号。

(23)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版)1964年第4、5期。

(24)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2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册,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

(26)参见郑、陈志达:《小屯南地甲骨》,《论妇好墓对殷墟文化和卜辞断代的意义》,1981年第6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考古》,《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1981年4号。

(27)郑:《考古学报》,《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文物出版社,1986年。

(28)见范玉舟,军事战役铭文从YH 127,公报的非洲和东方研究学院,伦敦大学,LII卷,第三部分,1989年;范禹舟:《中国考古学研究》,《殷代武丁时期的战争》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范宇舟:《甲骨文与殷商史》,《略论武丁不辞的时期划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30)尹:《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殷墟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第十五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31)青铜器分期问题与以陶器为基础的分期问题差别较大,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参见张长寿:《考古学集刊》,《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第3期,1973;杨希章:《考古学报》,《殷墟青铜容器的分期》,1983年3号。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中原文物》,《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1983年2号。

(33)郑:《考古》,《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文物出版社,198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研究》,32页,科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的发现与研究》,《1987年安阳小屯村东北地的发掘》,10号,1989。

李记:《考古》,《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第二卷,1948年。

(36)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中国考古学报》,31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

(37)参见郑、陈志达:《商周考古》、《殷墟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郑:《殷墟青铜器》,《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文物出版社,198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研究》,37、38页,科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课题组:《殷墟的发现与研究》,《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1998年10号;唐继根和刘仲甫:《考古》,《安阳殷墟保护区外缘发现大型商代城址》 2000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第15集,《中国文物报》,《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2004。

(3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考古学集刊》,《河南安阳洹河流域的考古调查》 1983年第3集。

(40)(44)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课题组:《考古学集刊》,《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1998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第15集,《考古》,《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2004。

(45)陈推定萧新和萧乙在位约46年。见2号,1955-79000,《考古学集刊》;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测萧昕和萧艺在位36年。详见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我以为萧新和萧艺已经掌权45年了。参见范禹舟:《历史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第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6)岳洪斌、何玉玲:《甲骨文月食纪事刻辞考辨》,《甲骨文与殷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7)唐继根:《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商代遗存的认识》,《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第4号。

(48)一个怀瑾:《中商文化研究》,《考古学报》 1961年第4号和第5号.

(49)邹衡:《试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都》,《文物》,1978年第2期。

(50)唐继根:《郑州商城即汤都毫说》,《文物》,2002年第6期。

(51)陈旭:《商王朝考古学编年的建立》,《中原文物》,第1号,1995年。

(52)和孙:《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的年代和形制》,《中原文物》,31-32页,1997。

(53)董琦:《夏商周考古》,《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8年7月29日,8月5日,12日连载。

(54)杨希章、汤继根:《关于中商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报》出版,科学出版社,1999年。

(55)唐继根:《豫北冀南地区的中商遗存与盘庚以前的商都迁徙》,《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9年第4期;唐季根和南波纯子:《中商文化研究》,(日本)《考古学报》第84卷第4号(1999年)。

(56)参见唐继根、许广德:《中商文化認識意義》,《考古学雑誌》 1999年4月14日;杨希章,许广德,高伟:《洹北花园庄遗址与盘庚迁殷问题》,《中国文物报》第1期,2000年,岳洪斌,何玉玲:《盘庚迁殷地点蠡测》,(安阳殷商文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虞雯:《中原文物》,《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商代遗存的认识》 1998年11月25日。

(58)汤继根和刘仲甫:《洹北花园庄遗址与河宜亶甲居相》,《中国文物报》 2000年2月20日。

(59)王振忠:《安阳殷墟保护区外缘发现大型商代城址》,《中国文物报》,第1号,2006年。

(60)如邹衡在《殷墟考古分期研究》中曾讨论过青铜器分期问题,但他只是根据陶器分析的结论来划分青铜器的归属。参见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中商文化”概念的意义及其相关问题》,文物出版社,1979年。

(62)参见张长寿:《考古与文物》,《商周考古》第3期,1973年;杨希章:《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考古学报》三号,1983;朱:《殷墟青铜器的分期》,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63)参见岳洪斌:《中原文物》第三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资料来源:《中国古代青铜器》第4期,2010年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殷墟的最新资料

安阳殷墟的重要考古发现是20世纪初发现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的发掘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安阳殷墟重要考古发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主体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发现于20世纪初,于1928年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畔,面积约24平方公里。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商人们以此为都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历经八代、十二王、273年。

1899年,王在中医“龙骨”上发现刻有文字,后被罗振宇、王国维确认为商代甲骨文,出土于安阳小屯村。1928年10月,董作斌主持试掘。同年12月,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董作斌、李记、梁思勇、郭保军先后主持工作。从1928年10月到1937年6月,进行了15次发掘。发掘了11座墓葬、1个方坑、1200多座小型墓葬和祭祀坑,以及大量建筑地基,出土了近2万件甲骨文和大量陶器、青铜器和玉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殷墟发掘工作迅速恢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1973年吴官村墓和后岗祭祀坑的发掘,小屯南出土甲骨文4000余片;发现大型商代青铜铸造遗址、妇女墓葬等等。殷墟的发掘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这里丰富的出土文物为解决商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实证资料,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傅实(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所长)组织领导了安阳殷墟洹水南岸的15次田野考古发掘,确凿地证明了中国商代晚期迁殷的盘庚的都城就在这里,距今约有3300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古都遗址,包括地层、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遗物,并经甲骨文证实。甲骨文又称“大义上”、“上义”。)以出土甲骨文和青铜器为代表的这座都城的形制和殷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东方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和光荣的地位。

就学术发展本身而言,殷墟的15次发掘完全是由中国学者自己主持的,所以殷墟也被称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源地。

地理位置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14 1850,北纬36 0736,海拔约80m,宽约6km,总面积约36km2。遗产地保护区核心区414公顷,缓冲区720公顷。殷墟整体布局严谨,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祠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状分布。现存遗迹主要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墓葬遗址、环北商城、后岗遗址、聚落遗址(宗族镇)、家族墓地群、甲骨文坑、青铜铸造遗址、手工作坊等。

文物

宫庙遗址位于洹河南岸的小屯村和花园庄,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50米,总面积71.5公顷。它是商王处理政务和生活的地方,也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和组成部分,包括宫殿、祠堂等80多处建筑基址。在宫庙遗址的西侧和南侧,有一条人工挖掘的防御壕沟,围绕着宫庙,起到类似宫城的作用。

还有商纣王武丁的妻子傅颢的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商王室成员墓,也是唯一一座能够接触甲骨文并确定墓的年代、主人和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墓中有16位烈士,出土文物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骼564件,海贝近7000件。

殷墟宫殿祠堂区也有大量甲骨坑,出土甲骨约15000片。

该墓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武官村北部高地,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1.3公顷。自1934年以来,这里发现了13座墓葬、2000多座墓葬、祭祀坑和车马坑,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墓所在地。其中,东区有大量的祭祀坑,排列有序,坑内有许多人和动物的骨骼。是殷王室祭祀祖先的公祭场所,现辟为M260展厅。

此外,墓东出土的后母吴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环北商场位于环北河北岸的花园庄。城址总体呈方形,东西宽2.15公里,南北长2.2公里,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周围有夯土墙基槽。环北商城遗址的发现,延长了殷商的历史时间和殷墟的范围。

环北商城遗址的年代早于传统意义上的殷墟晚期商文化,略晚于郑州早期商文化。很可能是商代中晚期的杜毅遗址。

2017年5月3日,有消息称,考古人员在殷墟大遗址保护区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8座匈奴墓葬。这些匈奴墓葬排列整齐,形制相同。从出土的器物来看,这些墓葬晚于殷墟,形制和内容也与中原墓葬不同。它的时代应该是东汉末年到魏晋,距今1800年左右。

探索进化

据《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原文物》、《史记》等文献记载,3000多年前的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商朝,延续了近500年,是以疆域国形式出现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第一个商王唐明于公元前16世纪初建立于博,并迅速征服了周边势力,稳定了商朝的政治版图。商朝的王位继承采取“父死子继”或“兄终和好”的方式,前后共有31位商王。

商朝都城几经迁都,从商朝第20代盘庚,到1319年殷,再到公元前1046年亡国,经历了盘庚、武定、祖甲、康定、武义、狄夷、帝辛等8代12王的统治,长达273年。商朝灭亡后,逐渐沦为废墟。

南北朝时期,李道元描述了《尚书》年殷墟的位置。宋元时期,安阳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它被认为是商王何其家的首要都城。

小屯位于安阳市西郊的洹河畔。这一带地势略高,所以自战国以来,尤其是隋唐时期,

时期一度被当作埋葬亡灵的理想地点。直到明朝时,才成为由数户人家组成的一个居民点。清末以来,小屯居民在耕作中常从地下挖到碎骨片。19世纪末,当地传闻碎骨即所谓的龙骨,可以治病,于是村民 收集 碎骨片,或留作已用,或卖给中药铺。从此,“龙骨”被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掘出。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购药,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开始重金收购,进而考证出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王懿荣义愤自尽,所 收藏 龙骨由其子转售晚清学者刘锷。1903年,刘锷将其收藏的甲骨编印出版,成为第一部甲骨文著录《铁云藏龟》。

  发现商代甲骨文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学术界为之振奋,许多学者加入到收藏甲骨的行列中来。各中药铺中的“龙骨”,一时间身价百倍。由于贩卖甲骨有暴利可图,古董商人便把甲骨的出土地点隐瞒起来。1908年(一说说1910年),罗振玉经多方探求,始知甲骨出于“滨洹之小屯”,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至此,殷墟遗址第一次被学术界所知。1917年,王国维对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整理出商王世系表,进一步证实小屯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出土过程

  1928年,在傅斯年大力支持下,开始对殷墟进行第一次为期18天的试掘,

  及铜器、陶器、骨器等多种文物。1929年春,由李济主持对殷墟的正式发掘。到1937年 抗日战争 爆发,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找到了商王朝的宫殿区和王陵区,证实了《竹书纪年》关于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记载,使得殷墟遗址曾经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动摇的结论。

  1950年,武官村大墓发掘,成为新中国首次殷墟发掘。1976年,小屯西北地发现商王武丁配偶“妇好”之墓。到1986年,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获得了刻字甲骨15万片左右。1999年1月,在殷墟遗址东北部地下约2米深处,发现一座规模巨大的商代城址,这座城址的年代略早于作为商王朝晚期都邑的传统概念上的“殷墟”,分布上与旧的“殷墟”范围略有重叠,但整体在洹河北岸,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洹北商城”。

  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丰富,殷墟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宽,从殷墟文化分期到环境(如地理、地貌、植被、资源、动 植物 )等;从人种、人口、家族组织,到建筑业、手工业(如铸铜、制玉、制陶、制骨);从农业到埋葬制度、祭祀制度;从文字到艺术以及晚商社会的性质等,商朝逐渐成为信史。[15]

  遗址价值

  甲骨文是汉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全面复原殷商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对甲骨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 学科 ——甲骨学。[16]

  品、艺术品等,礼器有鼎、斛、簋、觚、爵等, 乐器 有铙、铃、钲等,兵器有戈、矛、钺、刀、镞等,工具有锛、凿、斧、锯、铲等,生活用具有铜镜、杖首、漏、勺、箸、器座、角形器等,装饰艺术品有人面具、人头面具、铜牛、铜虎、铜铃等。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金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保留了当时的真实的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有四五千件。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出土的青铜器中,有礼器170多件,兵器1340多件,还有工具以及其他杂器。1950年~1986年间,发掘所得礼器650多件,兵器1400多件,还有一些工具、艺术品和杂器。1986年以后,仍有不少青铜器被发现。青铜器主要出土于大中型墓葬,其中出土最多的就是保存完好的第五号墓——妇好墓,竟有468件之多,而且种类齐全。

  青铜器中铸造技术工艺最为精美的是礼器。而殷墟出土的礼器,不仅种类多,而且形制多样,呈现圆、扁、方等形状,其中以圆形器为主。最大最重的当属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古代青铜器,也是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此外,侯家庄西北岗M1004号墓出土的牛鼎和鹿鼎、妇好墓出土的两件司母辛大方鼎等,也是重型礼器。

  建筑特色

  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造型庄重肃穆、质朴典雅,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殷墟的洹北商城,具有高大的城墙、威严的宫殿、特别是严格的“中轴线”布局,成为数千年来中国历代城市的特征。

  史学价值

  殷墟的发掘,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史观中夏商周三代历史的面貌,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

  基点作用;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一些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如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制车、纺织等都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这一时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大量使用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

  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 礼仪 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并为以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效仿,逐渐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陵寝制度。同时,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突出表现了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体现了当时的丧葬习俗。[16]

  考古学影响

  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传统金石学与西方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标志。[19]

  殷墟宫殿区、王陵区的发掘,大批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确立了中国考古学的 国际 地位;

  1931年梁思永在安阳后冈遗址“三叠层”的发现,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划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为中国考古学的地层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殷墟发掘工地成为培养中国考古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李济、董作宾、石璋如、高去寻、梁思永、郭宝钧、尹达、夏鼐、胡厚宣等中国考古界的第一代精英。

  殷墟的发掘,对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历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风作了正面回应。随着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学证实,中国学术界得以展开有关文记载中的“夏王朝”的探索。

  评价

  国内评价

  郭沫若:①“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②“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③“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

  陈运和:“甲骨文乐得跳出殷墟,青铜器乐得跳出殷墟重见天日,真是安阳小屯村的特大欢喜”。

  夏鼐:①“殷墟不仅文物丰富,而且学术价值很高,它蕴藏的宝物,还远未罄竭。”②“商代殷墟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并且它又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中国文明有它的个性、它的特殊风格和特征。在上述三个要素方面,它都自具有中国色彩的特殊性。在其他方面,例如玉石 雕刻 、马驾的车子、刻文白陶和原始瓷、甲骨占卜也自有特色。殷墟的艺术也自成一风格。”

  金秉模:“整体来看,殷墟遗址的价值很重要,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工作也是很好的。殷墟YH127甲骨窖穴是人类东方最早的档案库。王陵遗址可与古埃及金字塔相媲美,是第二个古埃及。”

  江泽民:“这个地方学问很深,很有发展前途。”

  国外

  2006年在立陶宛召开的第30界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殷墟“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作出了以下评价:

  II、殷墟作为商王朝都邑,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顶峰时期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III、殷墟的文化遗存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关于商代晚期文化传统的证据,包括丰富的科学发明与技术成就,例如建立在日相与月相观察上的天文历法、刻写在甲骨上的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

  IV、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留下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范例,奠定了中国古代宫殿制度和陵园制度初期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VI、殷墟的考古发现,为汉字语言、古代信仰、社会制度以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物质证据。[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殷墟的最新资料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什么叫甲骨文?

所谓甲,就是龟甲;骨,主要指兽骨。古人迷信,常用甲骨占卜凶吉。占卜以后,往往在甲骨上面写刻或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便叫做“甲骨文字”,简称为“甲骨文”。这种文字还有其他许多种叫法。如“龟甲文”、“龟版文”、“契文”、“甲骨刻文”。“甲骨刻辞”、“贞卜文”、“卜辞”、”“殷虚书契”等等.但自从陆懋德于1923年发表《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之后,便约定俗成,多数学者统称“甲骨文”了。这种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它和古代埃及的纸草文书、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以及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如今,甲骨文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甲骨文虽是我国3000年之前的文字,但人们亲眼看到这种古老的文字实物距今却还不到100年,而且围绕着谁是最早的发现者以及何人将其断定为商代遗物,展开了饶有趣味以至成为一桩尚未了结的遗案。

说到甲骨文的发现,有人或许会不加思索地想起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清朝末年,确切地说是1899年,北京有个叫王懿荣的官员患病,遂清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药拿回家后,王懿荣逐一审视,当他无意间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的文字时,禁不住大吃一惊。因为,王懿荣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金石学家,他意识到这种文字肯定有价值。于是,寻根剖底,查明来历,又专门派人到那家药铺中将带有文字的“龙骨”以每字2两银子的高价全数买下来。至此,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在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中重见天日了。

王懿荣真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吗?有的学者根据那个雅趣的故事认定王懿荣就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王守信在1981年出版的《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一书明确表示:“王懿荣不仅第一个发现了甲骨文,而且还首先将其时代断为商代”。吴浩坤和潘悠在所著《中国甲骨文史》中也持此说。他们认为,说王懿荣吃中药偶然发现了甲骨文虽是传闻,但“王懿荣首先认识甲骨文,这一点该是无可怀疑的。至于他怎样认出甲骨文的,那是次要的问题”。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是王懿荣和刘锷共同发现的。汐翁1931年在《华北日报·华北画报》发表的《龟甲文》中写道。王懿荣抓了药回家,他的好友刘锷(即《老残游记》的作者,也是著名金石学家)从药里发现了甲骨文后告诉了王。但根据是什么,汐翁未作任何交待。

对于王懿荣患病吃中药偶然发现甲骨文的说法有的学者提出了种种疑问。疑问之一是北京菜市口在清朝光绪年间不曾有过达仁堂中药铺。疑问之二是中药铺的“龙骨”向来捣碎才出售,何来整块“龙骨”。疑问之三是当年带字的“龙骨”药铺压根儿不收购,只有将字迹刮去的龙骨才收购。因此,所谓王懿荣吃中药偶然发现甲骨文的说法不能成立,仅仅是传闻而已。

另一部分学者则明确提出有字的甲骨文最初是由河南安阳(安阳乃是殷代后期的首都所在地)小屯村附近的农民发现的,其时间要早于王懿荣。罗振玉在1912年所撰《洹洛访古游记》中收录其弟当年到小屯村调查的一份记录说:“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且有作殷色者(即涂朱者),不知为何物。北方土中,埋藏物多,每耕耘,或见稍奇之物,随即其处掘之,往往得铜器、古泉、古镜等。得善价……且古骨研末,又愈刀创,故药铺购之,一斤才得数钱。骨之坚者,又购以刻物。乡人农暇,随地发掘、所得甚颗,拣大者售之。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这份记录表明。小屯村农民早在1899年以前就发现了甲骨文。

王襄于1935年发表的《簠室殷室》也断定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前,甲骨文就被小屯村农民发现。范毓周在1986所著《甲骨文》一书中也赞同此说。并指出小屯村农民开始并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只是把它视为带字的“龙骨”。

大约到了1898年,“龙骨”才引起了古董商人的重视。当时有个叫范维卿的古董商在收购过程中注意到了小屯村农民挖出的“龙骨”,遂将此事告诉了天津的穷秀才孟定生和王襄。孟、王二人认为这是一种古代的契刻文字,孟定生还进一步猜测可能是古代的简策。到第2年秋,范又将一些刻字“龙骨”带到北京送给王懿荣,王初步断定这是一种刻有古代文字的“龟版”,并出高价购买收藏。

如人所知,甲骨文是商代的遗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然而,是谁最早作出这种判断,学者们的说法却不尽相同。有的说是王懿荣。王汉章于1933年在《古董录》中指出,王懿荣“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王守信也明确表示,王懿荣是“第一个将其(即甲骨文)时代断为商代的”。

甲骨文与商朝的起源

甲骨文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的“殷墟”是盘庚时期建立的都城,也是商朝最后一个都城。从盘庚迁都至此到商纣王被周武王打败,共273年。正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安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有考古发掘支持的都城。

说起殷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当属甲骨文。甲骨文实际上是“龟甲兽骨文”。“甲”指龟甲,通常是平滑的.龟的腹甲;“骨”指“兽骨”,通常是牛等大型动物的肩胛骨。历史学家又将甲骨文称为“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

有学者认为,商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重视占卜。甲骨文就是商朝王室用于占卜吉凶的,记述的内容主要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文15万片以上,其中发现了4500个字,已经有约2000个字被专家们辨识。从文字结构来看,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即所谓的“六书”,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甲骨文并非都是占卜用,也有一些是日常生活的记载。

有趣的是,最初发现甲骨文的地方竟然是中药铺。中药中有一味药叫龙骨,是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残片乃至化石。可以将生的龙骨直接配伍煎熬,或者是先用火煅烧至灰白色,再与其它药物配伍煎制。中医认为,龙骨可以具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的功效。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等症。具体说来,没有煅烧过的龙骨被称为“生龙骨”,可以用于镇惊安神,多用于失眠,怔忡,惊痫,癫狂,眩晕等病症。而煅烧后的龙骨被称为“熟龙骨”,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多用于盗汗、久泻及疮疡不和等病症。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王生于山东烟台福山,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位。他博学多才,平生酷爱金石收藏。据说,1899年,王懿荣得了疟疾病,用了许多药,就是不见好转。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其基本表现是发冷、发热、出汗。西方是用奎宁治疗。中医一般是用青蒿与其它药材配伍熬制汤药。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医学成就正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炼出了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最有效的灵丹妙药。在1899年的北京,买不到青蒿素和奎宁,疟疾尚属于疑难病症。中医给王先生开的药中使用了“龙骨”。估计是要用龙骨的所谓“镇静安神”的功效。

可能是没有听说过“龙骨”这味药。王懿荣对龙骨产生了兴趣,并在龙骨中发现了疑似古老的文字。后来,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从河南安阳带回了一包龙骨,请王懿荣鉴定。本来就对龙骨产生浓厚兴趣的王懿荣将这包龙骨拼接、研究,发现是龟甲。同时进一步发现龙骨上刻有很多古老的文字。扎实的金石功底和对金石收藏的爱好,让他很快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王懿荣查阅各种史料典籍,经过几天的努力,他最终从《周礼·春官》《史记·龟策列传》中得到启示,认为这就是先祖们占卜用的龟版。难能可贵的是,王懿荣通过考证,很快就得出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的正确认识。此后,他又从龟甲和骨头片上找到了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并对照《史记》,得到了初步的印证。王懿荣认定,这些是早在篆字出现之前的上古文字,并开始大量收购、研究。

可惜的是,此后仅仅一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临危受命,出任京师团练大臣,担负保卫京城的重任。当时清政府可能真的是无人可用,竟然让一位翰林院的文人负责团练,守卫京城。王懿荣素有爱国情怀,他率团练奋勇抵抗,但最终刀枪难敌火器。7月20日,八国联军从东便门攻入京城后,王懿荣写下了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随后,这位一生以抗倭英雄戚继光为楷模的饱学之士,偕家眷慷慨投井殉国,时年仅55岁。清政府痛失一位博学义勇的栋梁之才,同时也是甲骨文考古的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正是“壮志未酬身先死”,让人感慨、惋惜。

值得庆幸的是,王懿荣殉国后,他所收藏“龙骨”被刘鹗获得。刘鹗也是晚清有名的学者,是《老残游记》的作者,与王懿荣在金石篆刻方面素有交流。获得甲骨文后,刘鹗在王懿荣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很快成为被后世所公认的甲骨文考证四大家之一。仅仅过了3年,即1903年,刘锷将其收藏的甲骨编印出版,发表了第一部甲骨文方面的著作:《铁云藏龟》。

发现商代文字“甲骨文”的消息让整个学术界为之振奋,很多学者开始收藏甲骨,一时间各中药铺中的带字“龙骨”,身价百倍。由于贩卖龙骨有暴利可图,古董商人将其出土地点当做商业秘密,秘而不宣。

1904年,晚晴著名文人孙诒让通过发奋钻研,考释甲骨文的形义,用分类法把甲骨文字的内容作了区分,并对一百多单字逐个进行辨析,写出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

1908年,罗振玉得知甲骨的产地在河南安阳,开始到当地收集甲骨文,并进行研究,发表了《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一举成为甲骨文研究四大家之一。不过,据溥仪说这本书是罗振玉的亲家、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著。

1917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对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整理出商王世系表,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首次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的确是一部信史,并且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最关键的是,这些发现证实了河南安阳附近的小屯就是盘庚迁都的殷商都城。这是中国考古界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文献记载与古代遗物相互印证,被称为是“新史学开山”之作。

1928年6月,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留学学习医学的郭沫若见到了罗振玉所著《殷墟书契考释》,开始研究甲骨文。期间,郭沫若走访日本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仅仅一年以后,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此后,他又发表了《卜辞通纂》、《甲骨文合集》等书籍。尤其是《甲骨文合集》收录了41956片甲骨,是甲骨文研究的集大成者。

1933年,先后9次参与、领导殷墟考古发掘的董作宾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该书首创“甲骨断代学”,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被后人公认是一部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著。

发展历程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致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