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鲜事521❤网站,我们将带您了解更多奇闻世界!
微信扫码关注
看新鲜资讯

首页 >职场生活

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

职场生活 发布日期: 2023-01-24 浏览:

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

  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找工作,留在哪个城市等问题,面对有不同的职业方向,不知道怎样选择,下面来谈谈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

  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1

  1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2009中国发展指数”报告。教育指数最高的前三个省(区市)是北京、上海、天津,随后是辽宁、新疆、吉林等。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课题组成员翟振武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很多困惑自己该去哪里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教育指数是一个重要参考。辽宁、吉林等一些教育指数较高的城市,发展会很有“后劲”。因为城市的发展“后劲”主要靠人才,跟教育有密切联系。

  中国青年报:本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发现53.3%的公众认为,在中小城市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同时也有52.2%的人愿意在大城市打拼。您怎么看这个结果?

  翟振武:这很正常啊。现在真正高速发展的,还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等。这些地方增长快、收入高,机会也比较多。我曾经说过,我相信成千上万的外地人到北京来,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养老或者看风景。大家留在北京不走,是因为工作的吸引力,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人向大城市聚居,是符合规律的。

  但关键问题是,在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大城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大学生,特别是一般学校毕业的学生去中小城市,也许更理性。

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

  中国青年报:近来大家很关注“蚁族”现象。“蚁族”就是生活在城市边缘,但依旧不放弃大城市奋斗梦想的年轻人。您认可他们的生活方式吗?

  翟振武:我觉得机会很多,不一定非得留在大城市。你都在大城市当“蚁族”了,为什么不去中小城市找机会呢?

  在北京,一个办公室打杂儿的都要硕士,完全是浪费人才。要是到外地,本科生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我们一个社工专业本科生,去了苏州一个政府部门。9月份刚报到,现在就在那儿参与编写“人口十二五发展规划”了。苏州还有一个吸引人才的计划,本科生都被当做“人才”来吸引。即使这样,从2006年到2008年引进的22万人才中,也只吸引了4%的硕士和博士、52%的本科生。他们很希望我们推荐学生去,我都没敢答应,我那些学生,还是想留在北京。

  中国青年报:既然有现成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为什么没人愿意去?

  翟振武:这种心理也正常,就好比大家出国留学都愿意去美国。要说生活条件,荷兰、丹麦、挪威都是很好的。可很多中国人,哪怕住美国华盛顿贫民区边上,也不愿意去丹麦和挪威。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理——爱面子。那些比较活跃的“海归”,大部分是成功了的,是衣锦还乡。还有成千上万“不成功”的留学生,你根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只是默默还乡,或根本就不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现在“海归”的光环已经逐渐消退了,大城市的光环好像还在吧?

  翟振武:是还在。再发展个十年,可能会好一点。十几年前,大家就认准了北京,后来深圳、广州,现在长沙、武汉、青岛等地,也有人愿意去了。青年人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没有自信的人,才会随大流。你要相信自己呢,就到外地去。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专家人才,都是从外地引进的,直接从外地把户口往里面调啊。

  中国青年报:您现在鼓励学生去中小城市吗?

  翟振武:我鼓励,可他们还是想留在北京。我觉得他们胆子还不够大,阅历不够。我发现,我们一些去了中等城市的学生,发展得都不错。我们学院一个硕士生去了湖南的一个民政学院,他们有两个系都争着要他。这要在北京,谁争啊?你自己找上门都不见得要你。到年底的时候,这学生还评了个教学奖,一下子就成了人才。我估计过两年就会评职称、成学科带头人了。这要在人民大学,硕士生评高级职称起码要熬7年。现在北京很多机关里,收发文件的人都是硕士,人才拥挤、浪费。

  中国青年报:可还是有人说“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间房”啊?

  翟振武:这就跟当年上海人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一样。你看看,浦东现在的房价多高?你挤都挤不进去。

  前两年我们一个博士去了外地一所大学。他去之前,整个学校就20多个博士。学校为吸引人才,就出了个吸引博士的政策,只要是博士毕业到这里工作,一年补助5万元,连续补5年。那个学校就一下子去了100多个博士。现在博士多了,钱也不够了,学校就把补贴政策取消了,以后来的博士就没有补贴。那机会就给我们这学生赶上了。后面的人发现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了,才往这些地方转移的',但人一多,就不一定有那么好的机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发展得很好。一个城市到底有没有快速发展的前景,这也需要判断。

  中国青年报:对于年轻人来说,最理性的选择是去哪儿?

  翟振武:要去一个完全不发达的地区,风险也比较大,大城市竞争又太激烈。要我说,年轻人要想创业,就去一个经济比较活跃,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地方。你找到一个空白点,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很快就能把这个领域的产业做得很好。

  中国青年报:能具体说说吗?

  翟振武:中国发展指数中的教育指数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教育反映了人力资本的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和资源。我们排出了从2005年到2008年的教育指数排名。北京、上海、天津始终是前三,这个不意外。接下来的,你可能就想不到了—是东北。辽宁始终在第四,吉林基本都是六七名。从这个角度,东北等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会很有“后劲”。因为城市的发展“后劲”主要靠人才储备、人口和人力资本状况,跟教育有密切联系。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产业怎么升级换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是高素质的人,而不是矿山、石油。

  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2

  职场选择

  第一,未来不可知因素太多。

  你真的以为,大佬的判断就一定准确,我告诉你的方向和领域就一定适合你?我以前说过,中国互联网巨头,有一个算一个,创业初期找对方向的,一个都没有。百度最早是做企业服务的。

  腾讯开始时想做电信增值服务的。新浪最开始四通利方论坛。阿里开始时卖黄页的。盛大开始是游戏社区。唯品会卖奢侈品卖不动才转型的。头条之前测试了很多产品后选定了赛道。

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

  京东是在电子市场摆摊的。网易最开始是邮局和个人社区。搜狐一开始想做娱乐时尚门户。这么多大佬一开始都看不清方向,很多成就也都是在特定时间点踩对了节奏,你说你能判断出哪个公司有前途,哪个领域方向好?说真的,所谓选择正确的,其实很多都是蒙上的。

  我们马后炮说,当年谁选择了腾讯走向了财富自由,谁去了牛逼外企结果成了油腻的中年人拖家带口还被裁了,但回到那个年代,十五年前你说腾讯能有千亿美金,说实话,我也不信啊,全中国你能找到一个信的么。今年初很多大佬说了,你选了区块链就是选了下一个腾讯,现在这些投资圈大佬把微博都删了。大佬看不准的,我其实也看不准的。

  第二,适合自己比追逐风头更有价值。

  我举过那个例子,十几年前一个小姑娘,还算是我带入门的吧,和草根站长的人脉资源最开始是我介绍的,百度实习生,然后没过试用期,去了腾讯,没过试用期,去了盛大,没过试用期,一年内三大互联网巨头实习都没过试用期,自然也混不到令人羡慕的期权,那时候阿里不如盛大,你说她原本倒是追风口,结果追不上了,只好自己创业了,两三年后开辆宝马7,我倒是跟上百度上市的风口了,我现在都开不上宝马7。做自己擅长的,发挥自己特长,自己就是风口啊。

  第三,人生不止一次选择。

  什么走错一步,后悔终身,你要是冲动犯罪那确实是后悔终身,你找个工作只要别被传销组织给搞进去,不至于说一选定终身的。

  第四,努力勤奋的人,会有更多选择。

  我们为什么要读好学校啊,因为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一点。我们为什么要精于技术算法啊,通过人家巨头面试会容易一点。

推荐阅读

换身1415-【2024年5月更新】

​周末,北方抽空带我去了一家私人诊所,先检查检查,以确保在怀孕期间母子平安。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年轻严肃的颇为英俊医生,高高瘦瘦的,穿着一身白袍,带着眼镜,不苟言笑的严肃态度让人肃然安静。「怎么会是个男医生

2024-05-02

找兼职小姐的经歷-【2024年5月更新】

​单位安排出差,一周时间。接到通知第一件事就是考虑工作之馀的休闲问题。出差人的烦恼只有出差中的人才能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无人问的感觉,很不爽。找了几个网上的朋友咨询,同时在论坛里开始检索信息。这时有个朋友

2024-05-02

我在法国的那些日子(留学洋马)

​(上)回芝加哥的时候是那年的圣诞节前三天。我们互相没有打招呼,我看着她提着箱子从三楼下到一楼,然后和小N一起推开门走了。教授R从她办公室里走出来对我说,天气很冷啊,你什么时候回家呢?我说明天就走。又寒暄了一阵

2024-04-24

欲望之身(原创真实)梁晓涵

​1991年冬我出生在东北边境一个5线小城市,跟俄罗斯隔江相望,也是口岸城市。小的时候一直生活在农村,记忆里的农村就是一趟一趟参差不齐的砖草房,土道,树林,稻田还有青色的小山。记得小时候住的是炕,烧起来非常烫,

2024-04-24

寂寞的黄蓉[古典武俠]

​一日午后,黄蓉正侧躺在柔软的床上,一只手托着脸颊闭目养神。只听门外一人喊道:「郭夫人,您的茶来了。 」「进来。 」黄蓉应道。进来的人叫做王成,是一个十分机灵的年轻人,由于北方战事的关系,使得父母双亡,于是

2024-04-24